芦灯 作品数:19 被引量:17 H指数:3 供职机构: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金属学及工艺 更多>>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半主动温控减振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半主动温控减振装置及方法,包括质量块,所述质量块能够在设定平面内运动,所述质量块通过连接机构与刚性杆连接,所述刚性杆端部伸入温控箱内部,且固定有端板,所述端板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的另... 张思祥 马悦 田连博 陈鹏 芦灯 张鸣 刘俊才 田利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半主动温控减振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半主动温控减振装置及方法,包括质量块,所述质量块能够在设定平面内运动,所述质量块通过连接机构与刚性杆连接,所述刚性杆端部伸入温控箱内部,且固定有端板,所述端板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的另... 张思祥 马悦 田连博 陈鹏 芦灯 张鸣 刘俊才 田利调容式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 2011年 介绍了自动跟踪补偿调容式消弧装置,并提出了一种新的高电压试验方案。 徐天锡 芦灯 宋明慧关键词:消弧线圈 电容 电流 线路避雷器在交流特高压大跨越线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8年 以实际1 000 k V大跨越工程为例,依据设计规范确定了大跨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绝缘子片数和空气间隙取值,利用ATP-EMTP建立具有频率特性的输电线路仿真模型,根据实际的绝缘子串长和塔头尺寸计算了大跨越线路的耐雷性能,分析了安装线路避雷器对耐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雷器显著提高大跨越线路的耐雷水平,降低雷击跳闸率。 窦婷婷 姚元玺 陈鹏 芦灯关键词:大跨越 耐雷水平 跳闸率 交流线路直流化改造的直流线路绝缘子配置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交流线路直流化改造的直流线路绝缘子配置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原交流线路的交流盐密;根据交流盐密和直交流积污比确定直流盐密;根据直流盐密并经化学成分修正、伞形修正、串形修正和直径修正后,得到有效直流盐密;在有... 陈鹏 郎需军 田连博 杨博 周志勇 李艳丽 封波 宋朋 芦灯 刘晓林 袁春元 徐子轩 葛界锋 赵学成 马芳调容式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与小电流选线 本文首先针对中性点不接地电网情况,对电网正常运行和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电网状态和主要特点进行了理论分析,由此引出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正常运行时的电网状态,以及单相接地时消弧线圈的补偿原理。
其次,详细列举了当前相对... 芦灯关键词:消弧线圈 调容式 自动跟踪补偿 选线 文献传递 基于ATP-EMTP的电弧建模及工程仿真 被引量:2 2018年 采用电磁暂态计算软件(ATP-EMTP)仿真分析直流线路与接地极线路同塔共架线路杆塔遭受雷击后的响应。验证改进Mayr电弧模型对研究的适用性,建立具有频率响应的输电线路仿真模型、多波阻抗的杆塔模型、基于先导法的空气间隙击穿模型,分析接地极线路对直流线路反击耐雷水平的影响,以及接地极线路招弧角的放电情况。研究表明:由于接地极线路差绝缘的保护作用,直流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提高约45.9%;单极大地运行情况下,雷击点处多基杆塔的招弧角间隙建立持续电弧,引发接地极线路多点接地故障。 窦婷婷 姚元玺 陈鹏 芦灯关键词:接地极线路 招弧角 电弧 特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设计方案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5 2015年 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的推广应用是电网安全运行、提高电网输送能力的必然要求。同时输电网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也使得运行维护人力资源的不足更加凸显。在特高压输电线路上安装相应的传感设备,通过在线监测的手段实现对输电线路设备内在危害的及时感应,判断线路的设备运行状态,从而将现有的人力和装备集中使用在应修设备上。它为设备安全、稳定、长周期、全性能优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和管理保障。本文就在线监测和线路运维现状进行了论述,对常用的在线监测装置及布置原则进行了分析,对比了5.8G无线专网、光通信和GPRS/3G 3种通信方式的优缺点。最后,推出了较优的通信组网方案。 芦灯 翟彬 王爱华 张燕燕关键词:输电线路 在线监测 与特高压线路同走廊的低压线路感应电压计算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与特高压线路同走廊的低压线路感应电压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特高压架空线路及同走廊低压线路的运行电压和电流数据,特高压架空线路的三相与同走廊低压线路的三相之间单位长度的互电容和互电感数据,以及同走廊低压线路... 李子扬 郎需军 田连博 张思祥 芦灯 杨博 张勇 张广龙 盖永志 赵庆周 李世鹏 王冉冉鲁固特高压直流黄河跨越点选择 被引量:1 2019年 鲁固特高压直流是外电入鲁继±660 kV银东线、±800 kV昭沂直流后的第3条直流输电通道,在山东境内跨越黄河,主跨越档距超过1 300 m,最高铁塔高度接近140 m,设计阶段需按照大跨越设计。结合工程实际,重点介绍了黄河大跨越的跨越点选择原则、多方案技术和经济比较、设计重点要求等内容,可为后续工程的黄河大跨越提供设计参考。 姚元玺 陈鹏 芦灯 王胜毅 蔄晓琨关键词:特高压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