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内脂素和VE-cadherin的含量变化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内脂素(visfatin)和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的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内脂素和VE-cadherin含量的测定,分别测定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各30例)及30例正常对照组产妇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内脂素和VE-cadherin的含量.结果 内脂素和VE-cadherin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及对照组血清及胎儿脐血中均有表达.VE-cadherin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含量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7.31,9.82,10.04,P值均〈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组(t=7.23,8.95,P值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68,P〈0.05).内脂素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含量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7.83,9.85,10.51,P值均〈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组(t=7.68,8.73,P值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69,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内脂素和VE-cadherin含量呈正相关(r=0.67,P〈0.01).内脂素和VE-cadherin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胎儿脐血中的含量,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内脂素和VE-cadherin的高表达说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内皮细胞损伤,且内脂素和VE-cadherin在损伤过程中起作用.
- 苏文华周永勤班开斌黄友敏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脐血
- 难产产妇应用哌替啶干预的临床效果对产程时间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哌替啶干预在难产产妇临床分娩中的应用效果,以及该药物对产程时间的影响。方法择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来该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84例难产产妇为课题研究对象。根据产妇的个人意愿,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难产产妇不接受任何药物干预,研究组难产产妇接受哌替啶干预。分别对比两组产妇的宫颈成熟情况、宫缩强度、产程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难产产妇的宫颈成熟度、宫缩强度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7、4.712,P=0.001、0.000<0.05)。研究组在各个产程内耗费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8、10.231、9.699、2.010,P=0.046、0.000、0.000、0.047<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1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58,P=0.000<0.05)。结论将哌替啶干预应用于难产产妇的临床分娩中可获得显著的干预效果,不仅能够促进产妇宫颈的成熟,而且能缩短产程,减少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 苏文华丁云
- 关键词:难产产程时间宫缩乏力
- 剖宫产术中应用B-lynch缝合治疗产后出血17例临床分析探索构架
- 2020年
-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应用子宫外科缝扎术(B-lynch)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参与课题研究。根据分娩的先后顺序,将34例产妇分为两组。在剖宫产术中,两组产妇均接受缩宫素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产妇还需接受B-lynch缝合治疗。分别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为(975.63±30.86)mL,手术时间为(46.82±11.18)min,总输血量为(466.23±112.38)mL,产后出血量为(492.58±101.23)mL,各项临床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给予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B-lynch缝合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不仅能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而且能提升疗效,改善预后。
- 苏文华马晓晋
- 关键词:剖宫产术B-LYNCH缝合术产后出血
-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观察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2例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按照救治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液体复苏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64±7)、(35±7)mm Hg(1 mm Hg=0.133 kPa),血红蛋白(HGB)为(86±21)g/L,红细胞压积(HCT)为(0.38±0.0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45.3±12.9)s,凝血酶原时间(PT)为(18.5±1.7)s;对照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50±8)、(29±6)mm Hg, HGB为(62±17)g/L, HCT为(0.21±0.03)%, APTT为(30.9±10.8)s, PT为(10.3±1.1)s;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HGB、HCT、APTT、PT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过程中,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液体复苏方法 ,能够降低并发症风险,为患者组织器官的血供、氧供提供保障。
- 苏文华
- 关键词:产科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
- VE-ca和MMP-2含量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及脐血中的意义研究
- 班开斌苏文华尹海威邱晓菲苏梦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对母婴危害较大,现仍为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迄今不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与内皮细胞损伤有重大关系。血管内皮细胞钙黠蛋白(VE-cadh...
- 关键词:
-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疾病胎儿脐血
- 分娩方式对新生儿脐血抵抗素和IL-18的影响
- 2009年
- 苏文华陈燕班开斌黄友敏林琳
- 关键词:新生儿脐血分娩方式抵抗素IL-18炎症反应过程脂肪细胞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