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苑鹏飞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药学院中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学成
  • 4篇化学成分
  • 3篇脂肪酸
  • 3篇葡萄糖
  • 3篇化学成分研究
  • 2篇药理
  • 2篇药理作用
  • 2篇脂肪酸成分
  • 2篇糖苷
  • 2篇糖苷酶
  • 2篇葡萄糖苷
  • 2篇葡萄糖苷酶
  • 2篇桂花
  • 2篇Α-葡萄糖苷...
  • 1篇顶空
  • 1篇顶空固相微萃...
  • 1篇性状
  • 1篇性状鉴别
  • 1篇亚油酸
  • 1篇药理作用研究

机构

  • 9篇河南大学

作者

  • 9篇苑鹏飞
  • 8篇康文艺
  • 2篇王金梅
  • 2篇陈百泉
  • 2篇崔维恒
  • 1篇陈林
  • 1篇张丽
  • 1篇李昌勤
  • 1篇王二辉
  • 1篇许启泰
  • 1篇李勉
  • 1篇刘广河
  • 1篇岳淑梅
  • 1篇姬志强
  • 1篇曹乃锋

传媒

  • 3篇河南大学学报...
  • 2篇中成药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精细化工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垂丝海棠花蕾和花挥发性成分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首次分析了垂丝海棠花蕾和花的挥发性成分。从样品中共分析鉴定出68种组分,其中花蕾63种组分,花中24种组分,有19种组分共有。烷烃类化合物是花蕾和花的主要成分(花蕾:34.87%;花:37.48%);酯类化合物在花蕾中的含量高于花(花蕾:2.34%,花:0%),而酸类、醇类化合物在花蕾中的含量却远低于花(花蕾:12.86%、7.19%,花:31.49%、7.76%),这说明在花的开放过程中,酯类化合物被相关的酶水解成相应的酸和醇。
苑鹏飞姬志强康文艺
关键词:顶空固相微萃取挥发性成分垂丝海棠
两种唇形科植物荔枝草和夏至草α-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荔枝草系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的地上部分。夏至草为唇形科夏至草属植物夏至草的全草。本文利用已建立的α-葡萄糖苷酶体外抑制模型对上述两种植物的提取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检测,以评价将这两种植物开发为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可行性。
康文艺张丽陈林苑鹏飞
关键词:荔枝草夏至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九子连环草、矮桃和桂花化学成分研究
本论文分为3章。第一章对九子连环草和矮桃中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第二章对3种桂花叶脂肪酸成分、花和叶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研究;第三章对虾脊兰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九子连环草和矮桃化学成分研...
苑鹏飞
关键词:化学成分脂肪酸药理作用
文献传递
桂花枝与叶的显微鉴定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生药桂花的叶和嫩枝的生药学鉴别方法。方法:采集材料进行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结果:桂花叶和嫩枝生药学特征:叶横切面主脉发达,分枝状石细胞与上表皮垂直;叶粉末石细胞较多,多为分枝状,导管多为螺纹;枝粉末可见木化的薄壁细胞。结论:桂花枝与叶的特征可作为绵毛酸模叶蓼的质量标准制定的参考依据。
苑鹏飞李勉刘广河李昌勤康文艺
关键词:性状鉴别显微鉴别
GC-MS法分析革叶耳蕨叶的脂肪酸成分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用索氏提取法提取革叶耳蕨叶的脂肪酸成分。方法: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首次对该耳蕨叶中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发现该耳蕨叶主要的脂肪酸成分是:油酸(25.37%)、棕榈酸(16.18%)、亚油酸(10.92%)和植醇(10.96%)。结论:油酸和亚油酸是革叶耳蕨叶的药效成分。
苑鹏飞崔维恒王二辉康文艺
关键词: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油酸亚油酸
矮桃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研究矮桃(Lysimachia clethroidesDuby)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醋酸乙酯和甲醇部位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α-香树酯醇(1),β-香树酯醇(2),β-谷甾醇(3),豆甾-5,22(E)-二烯-3β-醇(4),12-乌苏酸-3-O-β-D-葡萄糖苷(5),12-乌苏烷-3-O-β-D-葡萄糖苷(6)和β-胡萝卜苷(7)。结论化合物1~3、5和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和6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岳淑梅陈百泉苑鹏飞崔维恒康文艺
关键词:化学成分
4种桂花脂肪酸成分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首次对4个品种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进行研究。从白洁、败育丹桂、佛顶珠和金桂中分离鉴定了41个化合物。其中,(Z,Z,Z)-9,12,15-亚麻酸和棕榈酸分别是白洁(8.68%,7.99%)和败育丹桂(10.36%,8.14%)中的主要成分;佛顶珠中主要成分是22,23-二羟基-豆甾醇(11.09%),(3β,24Z)-豆甾-5,24(28)-二烯-3-醇(11.07%);金桂中主要成分是(Z,Z,Z)-9,12,15-亚油酸(10.81%),棕榈酸(9.67%),9,12-亚油酸(8.20%)。白洁和佛顶珠均具有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165.41mg/L和158.62mg/L,远低于阳性对照Acarbose(1081.27mg/L)。该文报道工作的新颖性已为河南大学图书馆2009年8月19日出具的第CX2009081901号《科技查新报告》所证实。
陈百泉王金梅苑鹏飞曹乃锋康文艺
关键词:桂花脂肪酸Α-葡萄糖苷酶
木犀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8年
本文综述了木犀属植物资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为木犀属植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康文艺王金梅苑鹏飞
关键词:木犀属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九子连环草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九子连环草Calanthe discolor Lindl.全株乙酸乙酯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该部分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麦角甾-7,22-二烯-3-醇(1),α-香树酯醇(2),β-香树酯醇(3),豆甾-5,22(E)-二烯-3β-醇(4),胡萝卜苷(5),甘遂烷-5,7,24-三烯-3β-醇(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苑鹏飞许启泰康文艺
关键词:化学成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