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莫泳康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5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成像
  • 3篇影像
  • 3篇肿瘤
  • 3篇X线
  • 3篇X线计算
  • 3篇X线计算机
  • 2篇神经鞘瘤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能谱成像
  • 2篇胃神经鞘瘤
  • 2篇胃肿瘤
  • 2篇CT能谱成像
  • 2篇CT影像
  • 1篇对比噪声比
  • 1篇影像分析
  • 1篇噪声
  • 1篇社区获得性
  • 1篇社区获得性肺...
  • 1篇食管

机构

  • 7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汕头大学
  • 2篇汕头市中心医...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梅州市人民医...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莫泳康
  • 4篇马树华
  • 3篇黄锦粧
  • 2篇乐洪波
  • 2篇谢磊
  • 2篇王寿扬
  • 1篇庄儒耀
  • 1篇林植荣
  • 1篇戴卓智
  • 1篇林黛英
  • 1篇尹晶晶
  • 1篇张炯
  • 1篇徐克
  • 1篇蔡泽龙
  • 1篇郭奕群
  • 1篇陈淮
  • 1篇陈湘光
  • 1篇廖丹玲
  • 1篇许伟雄
  • 1篇刘源

传媒

  • 4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扩散张量成像评价鼻咽癌放疗后颞叶“正常脑白质”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9年
目的:研究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在常规磁共振成像(MRI)中表现正常的颞叶脑白质在放疗前后不同阶段水分子的弥散特征,为放射性脑损伤的监测提供量化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行常规MR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以放疗前15例患者作对照组,放疗后71例患者作为放疗组。测量各组患者的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系数(MD)、表观扩散系数(ADC)、平行本征值(λ_‖)及垂直本征值(λ_⊥)等参数值,对各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放疗后6个月内平均λ_‖值较放疗前明显减低(P<0.05),6个月后平均λ_‖值基本恢复至治疗前水平。放疗后12个月内平均λ_⊥值较放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12个月后平均λ_⊥值基本恢复至治疗前水平。放疗后12个月内平均FA值比放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DTI可在常规MRI发现异常前检测到脑组织中尤其是白质微观结构的改变,有助于监测放射线的损伤程度,了解其修复过程的变化规律。
王寿扬易炜莫威庄儒耀莫泳康廖丹玲许伟雄刘源陈淮
关键词:鼻咽癌脑白质放射性损伤
胃神经鞘瘤与低危险度胃间质瘤CT影像鉴别诊断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与低危险度胃间质瘤的CT影像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胃神经鞘瘤组11例与低危险度胃间质瘤组21例的CT影像资料,并与病理相对照。结果:2组患者肿瘤的生长方式、钙化、强化、黏膜面溃疡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肿瘤质地、胃周淋巴结肿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胃神经鞘瘤CT影像学呈均匀稍低密度,胃周淋巴结反应性增大多见;而低危险度间质瘤易坏死囊变,极少见胃周淋巴结肿大。
莫泳康郭奕群王寿扬谢磊郭锐伟马树华
关键词:胃肿瘤神经鞘瘤X线计算机
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普通型社区获得性肺炎CT征象对比
2021年
目的:探讨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与普通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胸部CT征象差异,以提高COVID-19与CAP的CT鉴别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34例普通型COVID-19及47例普通型CAP患者的胸部CT影像资料,比较COVID-19与CAP患者CT表现的差异。结果:COVID-19患者铺路石征、实变影和胸水发生率分别为44.1%、5.9%、0%,CAP患者的分别为10.6%、53.2%、2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VID-19患者外周混合磨玻璃影、实变影、实性结节数分别为2.00(0.00,6.05)、0.00(0.00,0.00)、0.00(0.00,0.00)个,CAP患者的分别为0.00(0.00,2.00)、1.00(0.00,2.00)、0.00(0.00,0.00)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其他CT征象的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普通型COVID-19和普通型CAP患者的CT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普通型COVID-19患者的铺路石征发生率比CAP患者高,外周混合磨玻璃影数也比CAP患者多,而实变影和胸水发生率以及实变影、实性结节数均较CAP患者低。
钟鑫威范晓东陈小凤莫泳康林黛英陈湘光戴卓智杨志企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
胃神经鞘瘤的CT影像分析及复习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 :探讨胃神经鞘瘤的CT影像特征,提高胃部肿瘤的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神经鞘瘤的CT资料,并与病理对照。结果:8例胃神经鞘瘤均为单发,6例发生于胃体部,2例发生于胃窦部,最大径3.5~9.1 cm,7例呈均匀稍低密度,1例呈混杂密度伴多发斑点钙化,6例增强扫描呈轻中度渐进性强化。8例浆膜面光整,其中2例周围见肿大淋巴结。8例胃神经鞘瘤手术病理均显示良性,免疫组织化学检查s-100蛋白均为阳性,而CD117、CD34、SMA及Desmin均为阴性。结论:胃神经鞘瘤CT表现为胃壁黏膜下稍低密度肿块,呈轻中度渐进性强化,具有一定特征性。
莫泳康谢磊黄锦粧乐洪波林植荣马树华
关键词:胃肿瘤神经鞘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肝脏动脉期CT能谱成像的影像优选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通过单源双能CT腹部能谱成像,评价单能重建影像的质量并验证以往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研究肝内病灶的最优对比噪声比(CNR)影像所处keV水平,分析单能量影像的CT噪声随单能量水平(keV)的变化特点。方法应用宝石能谱CT,对83例有明确肝内病灶病人进行动脉期能谱成像(GSI扫描)。从原始数据空间重建出一系列单能量影像与混合能量影像;对100个病灶使用Optimal CNR工具获得最佳CNR单能量影像,记录最优CNR影像所在keV水平。测定100个病灶层面腹壁皮下脂肪组织的CT值,记录所得数据中的CT值标准差(SD)代表该部位的CT噪声值(CTN)。筛选最优CNR影像位于70 keV水平附近且大小适中的病灶50个,重建出相同层面的70 keV影像与混合能量影像(140 kV),并以随机展示方式由2个具有一定资历的诊断医师在盲法下评估2种影像探查病灶的能力及显示病灶内外情况的清晰度。结果结果显示最优CNR位于70 keV附近水平明显较高。96%的噪声曲线均在低keV段出现一个低keV段极低噪声,而在70 keV上出现低keV段极低噪声者占63%。在主观影像评价方面,70 keV影像在显示病灶内外细节情况如血管壁的显示优于混合能量影像。结论肝脏病变的动脉期能谱成像的最优CNR影像大多位于70 keV水平附近,低keV段极低噪声亦最多见于70 keV水平,并接近或等于最低噪声。70 keV水平有利于发现大部分肝内病灶,而且噪声小,可清晰显示病灶内外情况,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莫泳康黄锦粧马树华马树华
关键词:能谱成像噪声对比噪声比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CT与病理诊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标准。方法: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2019年食管癌数据库中选取3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1周CT检查淋巴结转移的位置、淋巴结的短径、长径和数量,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以淋巴结短径≥6.5 mm为诊断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标准,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62,Youden指数为0.633;而当短径≥10 mm时,Youden指数为0.100。以淋巴结短径≥7.5 mm为诊断喉返神经区淋巴结转移标准,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78,Youden指数为0.411;而当短径≥10 mm时,Youden指数为0.199。以淋巴结短径≥6.5 mm为诊断非喉返神经区淋巴结转移标准,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640,Youden指数为0.297;而当短径≥10 mm时,Youden指数为0.048。以淋巴结短径≥6.5 mm为诊断贲门、胃左区淋巴结转移标准,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65,Youden指数为0.406;而当短径≥10 mm时,Youden指数为0.167。结论:食管癌淋巴结转移CT诊断标准的短径<10 mm可能更合理。
关雪婷莫泳康林桂丽张建发
关键词: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肝脏动脉期CT能谱成像的图像优选
目的:通过单源双能CT腹部能谱成像,评价单能重建图像的质量,研究肝内病灶的最优CNR图像所处keV水平,分析单能量图像的CT噪声随单能量水平(keV)的变化特点。  资料与方法:应用单源双能C T(Discovery C...
莫泳康
关键词:CT检测能谱成像
文献传递
CT和MRI在颅底沟通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颅底沟通性肿瘤的CT和MRI表现特征与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底沟通性肿瘤42例,术前行MR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扫描和/或CT扫描。结果 42例中按肿瘤沟通部位分类:颅眶沟通性肿瘤17例,颅鼻沟通性肿瘤18例,颅鼻眶沟通性肿瘤7例;按肿瘤原发部位分类:来源于鼻眶部肿瘤26例,来源于颅内肿瘤9例,来源于颅底的骨性、膜性及神经性结构的肿瘤7例。38例行手术切除,其中34例CT及MRI所见病灶范围与术中所见一致;另4例因肿瘤广泛累及鼻腔鼻窦、眼眶及颅内,只行活检未做手术切除。结论 CT和MRI能较准确地显示颅底沟通性肿瘤的沟通路径及病变特征,有助于提高颅底沟通性肿瘤的诊断水平,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乐洪波张慧红蔡泽龙尹晶晶张炯黄锦粧莫泳康马树华
关键词:颅底沟通性肿瘤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