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雪琴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生物学及中药分析省部共建教化学生物学及中药分析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电化学
  • 4篇电荷
  • 4篇电荷转移
  • 4篇电荷转移配合...
  • 4篇配合物
  • 3篇电沉积
  • 3篇电化学石英晶...
  • 3篇电氧化
  • 3篇致电
  • 3篇石英晶体微天...
  • 3篇晶体
  • 2篇荧光
  • 2篇软骨
  • 2篇软骨素
  • 2篇碳纳米管
  • 2篇皮素
  • 2篇槲皮素
  • 2篇硫酸皮肤素
  • 2篇硫酸软骨素
  • 2篇纳米

机构

  • 7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邵阳医学高等...

作者

  • 7篇蒋雪琴
  • 6篇谢青季
  • 6篇姚守拙
  • 4篇曹志军
  • 2篇陈代武
  • 1篇唐浩

传媒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化学传感器

年份

  • 7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电化学-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研究邻联甲苯胺电氧化所致电荷转移配合物和硫酸皮肤素的灵敏检测
采用电化学-表面等离子体共振(ESPR)技术,研究了B-R缓冲溶液中邻联甲苯胺(σ-TD)电氧化生成的电荷转移配合物(CTC)的电沉积行为及共存硫酸皮肤素(DS)的影响。在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扫描时,观察到倒“V”字...
蒋雪琴曹志军唐浩谢青季姚守拙
关键词:硫酸皮肤素
电化学联用技术研究电荷转移配合物及其对多糖和H/_2O/_2的分析应用
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技术基于逆压电效应,通过测量石英晶体的谐振信息,可实时动态研究电化学反应或过程的多种理化参数和材料学性质。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SPR/)技术基于金属//电介质/(或金属//真空/)界...
蒋雪琴
关键词:TTF-TCNQ
文献传递
电荷转移配合物的电沉积及分析应用
2008年
电荷转移配合物(charge—transfer complex,简称CTC)主要指分别作为电子给体(electron donor,简称D)和电子受体(electron acceptor,简称A)的分子或离子间发生电荷转移形成的配合(复合)物,其研究和应用引起了化学、材料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医药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产业界的广泛兴趣和高度关注。近期,该文课题组对一些CTC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
蒋雪琴曹志军谢青季姚守拙
关键词:电荷转移配合物电沉积COMPLEX电化学行为电子给体电子受体
荧光法研究槲皮素与酪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共存碳纳米管的影响
采用荧光猝灭和同步荧光法,研究了磷酸缓冲溶液(PBS,pH=7.4)中有无碳纳米管(CNTs)共存时,荧光活性物质槲皮素(Qc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酪蛋白(Cas)的相互作用。推导了方法1(固定蛋白质浓度,改变Q...
陈代武谢青季蒋雪琴姚守拙
关键词:碳纳米管槲皮素酪蛋白荧光猝灭分子间作用
邻联甲苯胺电氧化所致电荷转移配合物的电沉积及共存硫酸软骨素的影响
采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技术,研究了B-R缓冲溶液中邻联甲苯胺IoTD)电氧化生成的电荷转移配合物(CTC)的电沉积及共存硫酸软骨素(CS)的影响。在弱酸性和中性(pH=4.07~6.5)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扫...
蒋雪琴曹志军谢青季姚守拙
关键词: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电荷转移配合物
邻联甲苯胺电氧化所致电荷转移配合物的电沉积及共存硫酸软骨素的影响
2008年
采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技术,研究了B-R缓冲溶液中邻联甲苯胺(o-TD)电氧化生成的电荷转移配合物(CTC)的电沉积及共存硫酸软骨素(CS)的影响.在弱酸性和中性(pH=4.07-6.50)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扫描时,观察到谐振频率的"V"字型响应,表明o-TD电氧化会产生水溶性差的电荷转移配合物中间体,该CTC可在金电极上沉积和溶出.考察了溶液pH值、电位扫描速率及支持电解质的影响,发现该"V"字型频率响应深度(-Δf0V)与支持电解质有关,-Δf0V大小顺序为0.20mol·L-1NaNO3>0.20mol·L-1NaClO4>0.10mol·L-1Na2SO4.发现共存硫酸软骨素可显著增大-Δf0V,采用红外和紫外-可见光谱表征了CTC和CS间的相互作用,并用EQCM法定量测算了CTC与CS间的摩尔结合比(x)及其电极收集效率(η).结果表明,-Δf0V响应随CS浓度增加而增大,在0.75-15.2μmol·L-1CS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50nmol·L-1,藉此建立了CS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具有电极表面可动态更新的特点.
蒋雪琴曹志军谢青季姚守拙
关键词: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电荷转移配合物
槲皮素与酪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共存碳纳米管的影响被引量:25
2008年
采用荧光猝灭和同步荧光法,研究了磷酸缓冲溶液(PBS,pH=7.4)中有无碳纳米管(CNTs)共存时,荧光活性物质槲皮素(Qc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酪蛋白(Cas)的相互作用.推导了方法1(固定蛋白质浓度,改变Qct浓度,测量蛋白质荧光改变)和方法2(固定Qct浓度,改变蛋白质浓度,测量Qct荧光改变)研究分子间作用的一般方程,由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法测算了结合常数K和摩尔结合比n,并藉此定量评估了"光内滤所致猝灭"效应的影响.研究了共存CNTs或Qct对BSA或Cas的荧光猝灭效应,及CNTs对Qct-BSA和Qct-Cas相互作用的影响.以同步荧光法考察了CNTs或Qct对BSA或Cas构象的影响,并测算了CNTs或Qct与蛋白质中酪氨酸(Tyr)或色氨酸(Trp)残基相关的K和n.结果表明,CNTs主要与处于蛋白质分子表面附近的Trp残基作用,而小分子Qct则还可与处于蛋白质分子内部的Tyr残基作用.
陈代武谢青季蒋雪琴姚守拙
关键词:碳纳米管槲皮素酪蛋白同步荧光分子间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