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智超

作品数:4 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黄土区
  • 2篇植被
  • 2篇植被恢复
  • 2篇土壤
  • 2篇丘陵
  • 2篇黄土丘陵
  • 2篇半干旱
  • 2篇半干旱黄土区
  • 1篇植被类型
  • 1篇入渗
  • 1篇陕北黄土区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入渗
  • 1篇水土
  • 1篇水土保持
  • 1篇速率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壤侵蚀
  • 1篇土壤入渗
  • 1篇土壤水

机构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4篇许智超
  • 2篇张岩
  • 2篇朱清科
  • 1篇赵维军
  • 1篇朱岩
  • 1篇马浩
  • 1篇尹忠东
  • 1篇刘宪春

传媒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4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川中丘陵紫色土区土壤水分入渗性能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选取四川省盐亭县陈家湾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使用环刀法对紫色土土壤水分入渗规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入渗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容重、坡度、坡向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色土土壤水分入渗速率随着时间增加呈下降趋势,25~30min达到稳定入渗阶段,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可用Horton公式较好描述。随着坡度的增加,土壤入渗速率增加,不同坡向土壤水分稳定入渗速率表现为半阴坡〉半阳坡〉阳坡。土壤容重与土壤入渗速率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加,土壤入渗速率减小。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耕地的土壤稳渗速率大于林地。
马浩尹忠东许智超
关键词:紫色土土壤入渗
半干旱黄土区沟间地浅沟分布特征被引量:6
2011年
浅沟侵蚀是半干旱黄土区坡面土壤侵蚀的重要方式。基于陕北吴起县2004年SPOT影像,提取各小流域的浅沟分布,并结合吴起县境内35个小流域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分析沟缘线以上土地利用、坡度与浅沟分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浅沟密度依次为:丘陵区旱地<林地<草地;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浅沟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在各类土地利用类型上浅沟密度与平均坡度呈显著正相关,浅沟主要分布在25°~35°的坡度段上。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提供参考。
赵维军许智超张岩朱岩朱清科
关键词:坡度土地利用土壤侵蚀黄土丘陵区
半干旱黄土区退耕还林十年植被恢复变化分析——以陕西吴起县为例被引量:35
2011年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已逾10 a,了解植被恢复变化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对于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方略具有重要意义。以吴起县为例,基于实地调查及遥感等数据,对退耕还林(草)以来植被覆盖度、主要植被类型变化及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恢复变化的差异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至2009年,植被覆盖度大于30%的面积在全县总面积中的比例由不足1%上升至91.96%;其中缓坡立地类型上的乔灌林地类型面积增长最为显著,而阳向陡坡等恶劣生境下的植被恢复缓慢;有林地、灌木林地及疏林地均呈现规模增大趋势,属扩张状态;中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草地、坡耕地及耕地呈现规模减少趋势,属缩减状态。
许智超张岩刘宪春朱清科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类型
陕北黄土区植被恢复及人工林可持续性评价——以吴起县为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一项以恢复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为主导目标的生态建设工程,该工程开展以来,吴起县的生态环境得到巨大改善。本研究以吴起县为研究对象,基于吴起县2000年和2009年得遥感图像、1957年至2006年的气象...
许智超
关键词: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恢复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