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轶洲

作品数:102 被引量:159H指数:6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1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7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血管
  • 16篇心肌
  • 15篇起搏
  • 12篇动脉
  • 12篇起搏器
  • 12篇冠状
  • 11篇心脏
  • 10篇心房
  • 10篇细胞
  • 10篇冠状动脉
  • 10篇房颤
  • 8篇心房颤动
  • 8篇心力衰竭
  • 8篇型心
  • 8篇衰竭
  • 8篇平滑肌
  • 8篇平滑肌细胞
  • 7篇植入
  • 7篇介入
  • 6篇心病

机构

  • 78篇杭州市第一人...
  • 19篇浙江大学
  • 11篇浙江中医药大...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杭州市余杭区...
  • 1篇长春师范学院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杭州市第七人...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富阳市中医医...
  • 1篇杭州市红十字...
  • 1篇淮安市第一人...
  • 1篇上海市第十人...
  • 1篇皖南医学院第...

作者

  • 101篇许轶洲
  • 24篇凌峰
  • 21篇高晓飞
  • 19篇王宁夫
  • 16篇陈朝峰
  • 13篇李佩璋
  • 11篇于忠
  • 11篇徐海鹰
  • 10篇刘晓华
  • 9篇徐坚
  • 7篇张邢炜
  • 5篇李虹
  • 5篇周亮
  • 5篇吴欣
  • 5篇段徐
  • 5篇高炎
  • 4篇杨俊
  • 4篇李杭燕
  • 4篇吴静
  • 3篇潘浩

传媒

  • 9篇心脑血管病防...
  • 8篇中华心律失常...
  • 8篇心电与循环
  • 5篇浙江医学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浙江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2007年浙...
  • 2篇2015年浙...
  • 2篇2007年浙...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生命科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7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9篇2007
  • 6篇2006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RT-D植入术后反复放电1例报道:误放电还是电风暴?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除颤器(CRT-D)电风暴的鉴别、诱因和处理原则。资料和方法:患者,男,69岁,因"咳嗽、咯痰伴发热4天"入我院干部病房。14年前诊断为"马凡综合征"行主动脉瓣换瓣术。高血压病10年。5年前脑梗死史。...
许轶洲凌峰
文献传递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力衰竭机制的研究进展
<正>近年来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脂以外的其他多种作用。其临床获益不仅与调节胆固醇有关,还可能与其非调脂作用有关。由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原因除心脏功能损害、神经激素失衡外,儿茶酚胺水平升高、细胞因子增加、在其病理生...
徐海鹰许轶洲潘浩李虹王宁夫吴欣
文献传递
心脏起搏器系统
本发明涉及心脏起搏器系统,包括程控仪、起搏器和若干电极导线,电极导线的近端与起搏器连接,电极导线远端通过静脉插入心脏,电极导线上连接有导线固定装置,所述导线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轴套,固定轴套侧壁上设有绕线槽,缝合线通过该绕线...
陈朝峰许轶洲高晓飞刘晓华陈柳莹刘梅军
文献传递
无创耳穴夹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创耳穴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铰接并具有一固定的转动支点,还包括作用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使其保持相对夹紧的锁定装置;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上设有相对设置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
高晓飞许轶洲 陈柳莹陈朝峰刘晓华 刘梅军
植入CRT-D治疗马凡综合征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一例
2007年
患者男性,69岁,半年前因“咳嗽、咯痰伴发热4d”入院。14年前因马凡综合征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瓣置换术。有高血压病病史10年,5年前有脑梗死病史。近1年来心力衰竭症状反复发作。此次因肺部感染,心力衰竭加重伴心房颤动(房颤)入院。入院当晚突发心室颤动(室颤),立即给予电除颤及相应措施约半小时心跳呼吸恢复。2d后意识恢复,9d后再次突发意识丧失,心电监护显示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率2087次/min,十几秒自行恢复为房颤心律。入院胸部x线检查示右下肺感染,胸腔积液;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扩大,左心室功能不良,二尖瓣中度反流。患者经短暂对症支持治疗后行InSyncSentry^TM7298型CRT—D植入术。植入过程中因房颤未测右心房起搏阈值,其余起搏、感知、阻抗参数均满意。未行除颤阈值测试(DFT)。设置室速诊断标准为150次/min,治疗模式为抗心动过速起搏(ATP),室颤诊断标准为188次/min,治疗模式为除颤。
凌峰许轶洲王振东王蓓于忠
关键词:对症支持治疗室性心动过速马凡综合征心室颤动心力衰竭主动脉瓣置换术
温阳化饮方对不稳定型心绞痛阳虚饮停证患者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后反复心绞痛发作的影响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观察温阳化饮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阳虚饮停证患者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后反复心绞痛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不稳定型心绞痛阳虚饮停证且在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后仍有反复心绞痛发作患者32例,在维持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阳化饮方加减口服治疗,每日1剂,共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平均每周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平均每次持续时间,检测血浆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记录6分钟步行距离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平均每周心绞痛发作频率、平均每次持续时间明显下降,血浆NT-proBNP水平及中医症状积分亦降低(P<0.01),6分钟步行距离、LVEF明显提高(P<0.01)。结论温阳化饮方可显著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阳虚饮停证患者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改善心功能及活动能力。
王宇杰杨振刚蒋文潇郭佳丽杨科陶均英许轶洲童国新周仕平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温阳化饮方心绞痛脑钠肽前体
AGEs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细胞内胆固醇外流通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AGEs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细胞内胆固醇外流通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诊治的75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7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细胞内胆固醇外流通路的影响,对比两组患者的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以及胆固醇外流率的大小。结果研究组患者AGE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胆固醇的外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经由ABCA1途径的胆固醇流出在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与PLTP活性成正相关。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组织内的AGEs含量水平会大幅度上升,同时AGEs含量的积累会导致细胞内胆固醇外流通路受到阻碍,胆固醇外流率降低,因此,AGEs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徐海鹰钟益刚杨俊周占林王宁夫许轶洲
关键词:糖基化终末产物冠心病糖尿病
心律失常领域新进展——来自美国心律学会2011年会
2011年
科学、发现与创新是近年来心律失常领域的主旋律,每年都有大型临床试验的公布,以及各类新技术的发布,这对于心电生理的持续发展、对心律疾患病人的治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聚焦2011年美国心律学会年会(HRS)上发表的最新进展,突出本领域的最新技术亮点和最新循证证据。 1 HRS2011最新公布临床试验【Late—breaking trials) 1.1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和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植入者的除颤(shock)后生存分析:ALTITUDE研究:方法:分析了入选LATITUDE远程监控系统的ICD和CRT-D植入患者的生存结果。3814名有shock者导致首次shock的心律事件由7名电生理专家判断。在每一种心律分类中,有shock的患者与无shock的植入者匹配(无shock者3630名)。
许轶洲凌峰
关键词:心律失常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大型临床试验心脏再同步治疗远程监控系统心电生理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心率特点及β受体阻滞剂的早期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心率特点以及β受体阻滞剂的早期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5日至3月10日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区以及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三病区收治的146例重症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重症与危重症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心率特点,分析重症COVID-19患者早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心率等变化。结果146例患者中,危重症组与重症组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8.86±11.90)次/min对(90.65±14.23)次/min,P=0.012]。Pearson线性分析显示心率与血氧饱和度(SpO2)呈负相关(r=-0.272,P=0.004)。治疗1个月后,重症组患者心率较入院时下降(P<0.001);共124例患者复测病毒核酸,95例阴性患者的心率较29例阳性者降低(P<0.001)。早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患者的SpO2、心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8.13%±2.05%)对(95.75%±2.99%),P<0.001;(82.43±11.02)次/min对(88.93±13.57)次/min,P=0.026]。结论重症COVID-19患者心率比正常人群增高,但不具有早期危重症预测和识别价值。早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可尽早降低重症COVID-19患者心率并提高SpO2。治疗1个月后复测COVID-19核酸阴性者心率明显低于阳性患者,提示心率可能与病毒活动存在相关性。
钟益刚鲁锦国陈柳莹陈恋郑永科许轶洲
关键词:心率重症Β受体阻滞剂
心脏起搏器新能源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心脏起搏器是一类用于治疗心动过缓的电子设备。受起搏器电池寿命的影响,植入者需反复更换,由此增加经济成本及手术相关的并发症风险。近来,随着材料学领域的发展,借助光伏电池、超声换能装置、纳米发电机、振荡发生器等设备转换太阳能、超声波、无线电波、生物学动能等能源用于发电,为保障起搏器的持久续航提供了一个新思路。该文就近年来这些起搏器新能源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沈利水许轶洲
关键词:新能源纳米发电机生物起搏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