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红忠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期新生儿黄疸动态监测与干预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评价早期监测新生黄疸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新生儿进行黄疸动态监测,记录相关数据分析胆红素峰值出现的时间规律。对动态监测中发现的血清胆红素值超标的患儿给予早期干预治疗,并统计高胆红素血症的患病率与2003年全年未实施早期新生儿黄疸的动态监测与干预治疗时期的高胆红素血症患病率进行对比,以客观评定新生儿黄疸的动态监测与干预治疗的意义。结果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36.93%,观察组为15.21%;对照组胆红素脑损伤的发生率为4.05%,观察组无脑损伤病例报告。结论动态监测可尽早发现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异常,为尽早干预治疗提供了保障。早期干预治疗极大地降低了高胆红素血症的患病率,有效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的发生。
- 熊远青姚霖谢红忠
-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干预治疗
- 结肠镜治疗小儿大肠息肉7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小儿大肠息肉的内镜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00年7月至2008年12月接受肠镜检查的小儿大肠息肉患者74例资料,对其中70例的临床症状、内镜特点、病理类型与内镜下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小儿大肠息肉90.8%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77.8%为带蒂息肉、74.29%为幼年性息肉、11.4%为P-J息肉、7.14%为炎性息肉、4.29%为增生性息肉、2.86%为腺瘤性息肉。55例患儿(78.6%)68枚息肉全部切除,其中高频电切49例、高频电凝1例、钳除5例,均无并发症,随访2年5.3%复发。结论对小儿便血,肛门指检不可忽视,有条件的应尽早行肠镜检查,结肠镜腔内治疗小儿大肠息肉简便易行和安全可靠,切除后应坚持随访。
- 林汉利谢红忠李俊达
- 关键词:小儿大肠息肉内镜治疗随访
- 黑斑-胃肠息肉综合征17例诊疗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索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的临床诊治。方法:对2000/2008年收治的黑斑-息肉综合征患者17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中有典型黑斑和息肉12例,14例有3枚以上息肉,3例3个以下息肉中2例并有典型黑斑,1例有PJS家族史;15例为结肠息肉,其中2例伴有小肠息肉,2例伴有胃息肉,2例单纯为胃十二指肠息肉。经胃肠镜下摘除14例,外科手术治疗1例,均无并发症发生。6例术后复发;1例复查发现癌变。结论:PJS在诊断上应综合考虑临床症状、家族史、详细的体格检查和胃肠镜全消化道检查,以免误诊和漏诊;临床治疗上以胃肠镜下摘除为主,也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治疗后应定期复查及随访。
- 林汉利谢红忠
- 关键词:息肉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