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荏棠
- 作品数:13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艾塞那肽通过p38MAPK通路对成骨细胞促增殖和抗凋亡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通过p38MAPK通路对成骨细胞促增殖和抗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 Subclone 14分为对照组、艾塞那肽组、棕榈酸钠组、棕榈酸钠组+艾塞那肽组,分别使用相应试剂培养48 h。通过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与凋亡。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38MAPK、Cyclin D1、Caspase-3的蛋白水平。结果艾塞那肽对正常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棕榈酸钠组的细胞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艾塞那肽+棕榈酸钠组的细胞活力显著高于棕榈酸钠组(P<0.01);艾塞那肽对正常细胞凋亡无显著影响(P>0.05),棕榈酸钠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艾塞那肽+棕榈酸钠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棕榈酸钠组(P<0.01);艾塞那肽对正常细胞中P38MAPK、Cyclin D1和Caspase-3蛋白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棕榈酸钠组的P38MAPK和Caspase-3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yclin D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艾塞那肽+棕榈酸钠组的P38MAPK和Caspase-3显著低于棕榈酸钠组而Cyclin D1显著高于棕榈酸钠组(P<0.01)。结论艾塞那肽可以通过p38MAPK通路,减少Caspase-3蛋白并上调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抑制高脂环境下成骨细胞的凋亡并提高细胞活力。
- 陈泽群朱文雄江铭谢荏棠张海滨
- 关键词:骨质疏松成骨细胞P38MAPK通路
- 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适应证选择、手术技巧和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分析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适应证选择、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关节镜辅助smith&nephew带线铆钉进行肩袖重建手术。比较患者术前术后肩关节ASES评分,比较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患者术前后疼痛评分、前屈角度、前屈肌力及满意度。结果患者术前术后1周肩关节ASES评分及术前术后VAS评分比较,术后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后疼痛评分、前屈角度、前屈肌力及满意度比较,术后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并发症少、创口小,能良好的保护三角肌及肩关节功能恢复快,如能正确的掌握适应证,手术的熟练度则是治疗肩袖损伤最具疗效的手术方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 王庆祥郭建恩曾淳梁润林谢荏棠
- 关键词:肩关节镜肩袖损伤适应证
- 重建固定股骨髁骨折联合膝关节镜下异体胫前肌腱一期重建前交叉韧带与二期重建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比较分析重建固定股骨髁骨折联合一期膝关节镜下异体胫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与二期膝关节镜下异体胫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疗效。方法 8例重建固定股骨髁骨折联合一期膝关节镜下异体胫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4例二期膝关节镜下异体胫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随访6~24个月,平均12.3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编制委员会分级评估标准(IKDC)检测评价疗效。结果两组间患者满意度、关节稳定性及功能差异均无明显差异。重建固定股骨髁骨折二期膝关节镜下异体胫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治疗过程较联合一期膝关节镜下异体胫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延长得多。结论重建固定股骨髁骨折联合一期膝关节镜下异体胫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与二期膝关节镜下异体胫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疗效相近,但一期重建较二期重建具备更明显优势。
- 曾淳郭建恩王庆祥谢荏棠陈庆槐陈志坚
- 关键词:股骨髁骨折前交叉韧带同种异体移植
-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及替代型假体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比较后交叉韧带保留型(CR)及替代型(假体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疗效。方法 PR)因晚期膝关节病变而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9例(72膝),其中38例(40膝)使用CR假体治疗,31例(32膝)使用PS假体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HSS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2周、3个月、12个月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结论 >0.05)两种假体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均获得良好疗效。
- 罗宇文刘世桢周雪明刘先银陈庆槐谢荏棠成剑文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假体后交叉韧带
- Gemini MKⅡ全膝关节置换的疗效评价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采用Gemini MKⅡ旋转平台假体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2例患者(106膝)行TKA,均采用Gemini MKⅡ旋转平台假体进行置换,使用骨水泥固定,不置换髌骨。记录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的膝关节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末次随访时,HSS 评分由术前的22-54(36.42±5.64)分提高至81-93(83.60±7.34)分,P〈0.05;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54°-85°(64.2°±5.1°)提高至102°-120°(106.9°±5.1°), P〈0.05。 X线检查未发现骨溶解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Gemini MKⅡ旋转平台假体用于TKA近期临床效果满意,但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 刘世桢吴容成剑文谢荏棠罗宇文陈庆槐周雪明刘先银
- 关键词:GEMINI全膝关节置换术
- 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与手法复位治疗的价值比较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 对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与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5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行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踝功能障碍指数(FADI)及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分;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OFAS评分、FADI指数及SF-36评分分别为(89.61±4.67)、(86.42±5.97)、(95.43±6.2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8.29±4.64)、(76.08±6.14)、(81.04±6.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04±0.53)、(46.24±3.07)d,短于对照组的(16.79±2.14)、(59.87±5.44)d;治疗费用(2173.48±116.95)元少于对照组的(167024.13±1319.5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手法复位治疗,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利于患者康复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谢荏棠
-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手法复位手术治疗
-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评价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方法因膝关节骨关节炎行腓骨近端截骨术患者8例(8膝),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结果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增加,但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HSS评分明显升高(P<0.01)。结论腓骨近端截骨术对膝关节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早期疗效。
- 罗宇文刘世桢周雪明刘先银陈庆槐谢荏棠成剑文
- 关键词:膝关节骨关节炎
- 髋臼外展角顶区与髋臼横韧带引导髋臼杯植入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髋臼外展角顶区与髋臼横韧带引导髋臼杯植入的效果。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患者35例,以髋臼横韧带为参照标志确定髋臼杯的前倾角,髋臼杯的外展角是以髋臼外展角顶区和髋臼横韧带为参照标志确定髋臼杯的外展角完成髋臼杯植入。术后测量髋臼杯的外展角和前倾角,观察关节脱位及其它并发症,其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Harris 35例均获随访12~23个月,平均(13.0±3.2)个月。术后髋臼杯外展角为(40.11±5.02)°,前倾角为(29.51±7.94)°。1例术后第1天出现髋关节脱位。无深部感染、术后假体周围骨折、髋臼和股骨假体无菌性松动等情况出现。术后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4.3%。结论髋臼外展角顶区与髋臼横韧带可作为髋臼杯植入的可靠参照标志。
- 刘彬周雪明谢荏棠吴润柏陈志坚陈庆槐
- 关键词:全髋置换髋臼假体前倾角外展角
- 不同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对比不同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根据入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行后外侧入路,对照组行后内侧入路。比较两组恢复情况、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踝关节酸痛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11±1.04)d、(9.63±1.75)周,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8.47±2.47)d、(10.62±2.16)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行后外侧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谢荏棠
- 关键词:钢板螺钉内固定后外侧入路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后内侧入路
- 小剂量氨甲环酸在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小剂量氨甲环酸(TXA)在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围手术期失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氨甲环酸治疗,对照组给予氯化钠溶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输血率、手术时间及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结果观察组总失血量(835.28±143.50)ml、术中失血量(316.6±87.4)ml、术后引流量(48.5±28.7)ml、隐性失血量(55.3±21.2)ml均少于对照组的(1008.62±168.68)、(426.0±90.4)、(179.0±27.3)、(101.2±26.3)ml,输血率7.50%低于对照组的37.50%、手术时间(72.50±9.42)min短于对照组的(80.30±12.0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Hb及H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48、72、120 h,观察组患者Hb及H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两组均未发现静脉血栓。结论将小剂量氨甲环酸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行THA围手术期失血的治疗中,可以有效降低失血量,且不会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强。
- 陈志坚刘世桢蔡立民刘先银陈庆槐谢荏棠陈沛芬周雪明
- 关键词:氨甲环酸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