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丽双
- 作品数:15 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口腔癌患者术后吞咽障碍评价与其早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通过对口腔癌患者术后吞咽障碍的评价,观察其与口腔癌患者早期吞咽障碍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确诊并手术治疗的口腔癌患者124例,经口腔修复后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及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VFSS)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评价吞咽障碍效果。根据成功随访3个月的95例患者是否能够完全经口进食,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64例)和预后不良组(31例)。通过VFSS检查记录相关观察指标,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各VFSS参数与早期吞咽障碍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洼田饮水试验与VFSS检查检测效能比较,一致性较高(Kappa=0.710,P <0.05)。预后不良组患者3 mL液体、10 m L半固体、10 cm3固体检测口腔传送时间、咽延迟时间、咽传送时间均长于预后良好组(P <0.05);预后不良组患者3 mL液体、10 mL半固体检测舌骨上抬幅度大于预后良好组(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 mL液体口腔传送时间、咽延迟时间、咽传送时间(OR值分别为1.466、1.743、4.315,P值分别为0.011、0.030、0.003)与吞咽障碍预后不良有关。结论 VFSS是观察口腔癌患者是否发生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口腔癌患者术后VFSS相关参数(如3 mL液体口腔传送时间、咽延迟时间、咽传送时间)与其早期吞咽障碍预后不良相关。
- 王娜谭丽双李宇
- 关键词:口腔癌吞咽障碍预后
- 情景互动呼吸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后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观察情景互动呼吸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后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呼吸功能、吞咽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9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中心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后呼吸功能障碍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言语、吞咽、呼吸训练等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训练方式调整为应用情景互动呼吸训练系统进行呼吸训练。首先,基于该系统进行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呼气时长、脉博氧饱和度(SpO2)等呼吸功能评估,为制定呼吸康复训练计划提供依据;然后,患者面向屏幕,将口对准训练系统的压力传感器进行缩唇呼吸,根据患者兴趣选择2~3个游戏进行呼吸康复训练,1次/d,15 min/次,5 d/周,持续训练8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干预8周后,采用FVC、FEV1、PEF、最长呼气时间、呼吸频率(RR)、SpO2等指标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4、8周后FVC、FEVl、PEF、呼气时长、BI评分均明显提高,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4周后比较,2组干预8周后FVC、FEVl、PEF、BI评分均明显提高,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观察组干预4、8周后FVC、FEVl、PEF、呼气时长、BI评分均明显更高,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互动呼吸训练系统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吞咽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谭丽双王娜赵晓雪杜天舒张艳
-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不同分型分水岭脑梗死的CT脑灌注情况及VEGF、VIP水平变化的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分水岭脑梗死的CT脑灌注情况及VEGF、VIP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48例分水岭脑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内分水岭脑梗死(internal watershed infarction,IWSI) 62例,皮层分水岭脑梗死(cortic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SI) 8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点、临床特征及外周血细胞因子VEGF、VIP水平。结果 148例CWI患者中有63例(其中IWSI 42例,CW-SI 21例)患者在分水岭梗死区域周围出现大面积异常灌注。与镜像对侧比较,CWI周围异常灌注的TTP、MTT明显延迟,CBF明显降低,均有P <0. 01; 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IWSI组周围异常灌注、梗死病灶呈条索状或串珠状、大脑中动脉闭塞或狭窄程度≥50%所占比例明显高于CWSI组,P <0. 05;两组患者在颈内动脉闭塞或狭窄程度≥50%及前、后交通动脉开放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出院时,IWSI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CWSI组,住院时间长于CWSI组,均有P <0. 05。发病后3个月,IWSI组有22例预后不良,其中有20例进展为同侧大面积脑梗死,CWSI组仅有5例预后不良,两组比较,P <0. 05。治疗后,IWSI组的VEGF水平明显低于CWSI组,VIP水平明显高于CWSI组,P <0. 05。结论检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CT脑灌注情况及外周血VEGF、VIP水平对判断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李焕峰谭丽双胡晓丽
- 关键词:外周血细胞因子分水岭脑梗死X线计算机
- 眼针联合超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33
- 2021年
- 目的:探讨眼针联合超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诊治的10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超早期康复训练,干预组给予眼针联合超早期康复训练,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和肢体活动不利等中医症状积分变化;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对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困难程度进行分级;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系统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变化情况;观察两组血流变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情况;治疗结束后计算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和肢体活动不利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且干预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改善(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均呈上升趋势(P<0.05),且干预组较对照组上升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中红细胞压积水平、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浆黏度水平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57%(48/53),优于对照组的79.25%(42/53)(P<0.05)。结论:眼针联合超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恢复患者肢体功能,临床治疗急性脑卒中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董岩谭丽双刘峻
- 关键词:眼针急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
- Vojta法结合Bobath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爬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05年
- 目的评价Vojta疗法中反射性俯爬配合Bobath法治疗脑瘫患儿爬行的疗效。方法将64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Vojta中的R-K法配合Bobath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Bobath法治疗。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治疗组患儿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Vojta法中的R-K法配合Bobath法治疗脑瘫患儿爬行有较好的疗效。
- 冯喆谭丽双胡晓丽董娜王雪峰
- 关键词:VOJTA法BOBATH法
- 针灸按摩配合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针灸按摩配合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小儿脑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康复功能训练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针灸按摩配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高压氧治疗。将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ADL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灸按摩配合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较单纯高压氧治疗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并深入研究。
- 谭丽双
- 关键词:小儿脑瘫穴位注射高压氧
- 趣味训练用具在儿童脑性瘫痪作业疗法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自制趣味训练用具在脑性瘫痪患儿诱发腕关节背屈分离运动中的作用。方法为了激发患儿作业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自制的、简易的、会发声的腕关节趣味训练用具带于患儿腕部。患儿腕关节背屈到一定角度时,训练用具就会发出悦耳的音乐声。结果提升患儿腕关节背屈的兴趣,最终诱发腕关节的主动运动。结论在脑瘫患儿的作业治疗中应用趣味训练用具,可提升患儿的主动运动意识,在短时间内诱发出腕关节背屈分离运动,缩短康复疗程,提高康复疗效。
- 谭丽双
- 关键词:康复训练作业疗法儿童
- 中西医结合方法提高脑性瘫痪患儿腕功能1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穴位刺激配合作业疗法诱发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腕关节背屈功能的疗效。方法将3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在常规康复功能训练基础上,采用穴位刺激配合作业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作业治疗,治疗7、20d时进行腕关节背屈活动度测量,对比疗效。结果治疗7、20d时,观察组患儿腕关节活动度扩大范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疗法穴位刺激与作业疗法相结合,对于痉挛型脑瘫患儿腕关节背屈功能改善优于单纯作业治疗。
- 谭丽双王雪峰
- 关键词:脑性瘫痪穴位疗法
- 游走罐法联合电刺激在产后腹直肌分离修复中应用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游走罐法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1日—2020年11月30日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腹直肌分离(尺测法测量腹直肌分离≥2 cm)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与试验组(n=30)。其中,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和腹式呼吸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游走罐法,分别于入组时、治疗1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脐环、脐上和脐下3个位点的腹直肌分离距离、腹围和腰背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腹直肌分离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70.00%;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腹围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游走罐法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恢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谭丽双段晓莹孙晓宁李焕峰
- 关键词:游走罐生物反馈电刺激腰背疼痛
- 电针联合理筋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及对软骨磁共振T2信号影响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理筋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软骨磁共振T2信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予以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电针联合理筋手法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14 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相关细胞因子(IL-6、IL-1β、TNFsR-Ⅰ、TNFsR-Ⅱ、TNF-α、Apelin)水平变化情况,同时采用WOMAC骨关节炎评分、VAS评分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关节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关节软骨T2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L-6、IL-1β、TNFsR-Ⅰ、TNFsR-Ⅱ、TNF-α、Apelin水平、WOMAC总评分、VAS评分及髌骨、股骨内侧髁、股骨外侧髁、胫骨内侧髁、胫骨外侧髁、股骨关节面、胫骨关节面浅层及深层T2值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血清IL-6、IL-1β、TNFsR-Ⅰ、TNF-α、Apelin水平、WOMAC总评分、VAS评分及髌骨、股骨内侧髁、股骨外侧髁、胫骨内侧髁、胫骨外侧髁、股骨关节面、胫骨关节面浅层及深层T2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TNFsR-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P>0.05。结论:电针联合理筋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与机体对细胞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有关;软骨磁共振T2信号可作为膝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病变的评估指标,对病情预后的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李焕峰谭丽双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理筋手法WOM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