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易明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多孔金属
  • 2篇制件
  • 2篇凝胶体
  • 2篇热稳定
  • 2篇热稳定性
  • 2篇纳米
  • 2篇金属
  • 2篇孔径
  • 2篇孔径大小
  • 2篇活性剂
  • 2篇薄壁
  • 2篇表面活性
  • 2篇表面活性剂
  • 2篇超薄壁
  • 2篇除气
  • 2篇磁流体
  • 1篇油基
  • 1篇乳化剂OP
  • 1篇稳定性
  • 1篇纳米FE

机构

  • 5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谭易明
  • 4篇林涛
  • 4篇邵慧萍
  • 4篇郭志猛
  • 2篇杨栋华
  • 2篇魏然
  • 2篇叶青
  • 2篇王军
  • 1篇季业
  • 1篇孙森

传媒

  • 1篇粉末冶金技术
  • 1篇粉末冶金工业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硅油基磁流体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以有机硅油VPO705为基体,分别以乳化剂OP-7、油酸、月桂酸和肉豆蔻酸为表面活性剂制备磁流体;通过VSM、TEM、FT-IR等对磁流体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以乳化剂OP-7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的磁流体,其磁性颗粒大小均匀,约为10nm左右;饱和磁化强度为50.63A.m2.kg-1,并且有良好的磁响应性,在四种不同表面活性剂磁流体中磁性能最好;FT-IR结果显示四种表面活性剂都在Fe3O4纳米颗粒表面吸附上,修饰成功;热稳定性测试显示了以经乳化剂OP-7修饰的磁流体,经70℃30天的测试,其稳定性良好,没有沉降现象发生,其耐高温性明显高于其他三种磁流体。
谭易明邵慧萍郭志猛林涛孙森
关键词:FE3O4纳米颗粒表面活性剂热稳定性
一种超薄壁多孔金属管件的成形方法
一种超薄壁多孔金属管件的成形方法,属于粉末冶金生产领域。先将单体和交联剂按体积比1~120:1的比例加入有机溶剂或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浓度为5~50wt%的预混液,然后把金属粉末和造孔剂与配好的稳定的凝胶体系预混液混合,并加...
邵慧萍魏然郭志猛林涛杨栋华王军谭易明叶青
文献传递
高性能油基磁流体制备与研究
谭易明
关键词:磁流体表面活性剂FE3O4热稳定性
一种超薄壁多孔金属管件的成形方法
一种超薄壁多孔金属管件的成形方法,属于粉末冶金生产领域。先将单体和交联剂按体积比1~120:1的比例加入有机溶剂或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浓度为5~50wt%的预混液,然后把金属粉末和造孔剂与配好的稳定的凝胶体系预混液混合,并加...
邵慧萍魏然郭志猛林涛杨栋华王军谭易明叶青
稳定性油基纳米Fe_3O_4磁性流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磁性颗粒,在强超声振荡下将其分散在煤油中。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技术,研究不同用量表面活性剂对Fe3O4磁性颗粒分散的状况以及对饱和磁化强度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VSM振动磁强计对纳米磁流体颗粒的分散稳定性、饱和磁化强度、纯度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Fe3+与Fe2+摩尔比约为3∶2、最佳反应温度40~45℃,表面活性剂油酸用量为0.6~0.9ml/g(Fe3O4)的条件下合成的油基磁流体分散均匀、性能稳定;测得的Fe3O4比饱和磁化强度为83.33 A.m2.kg-1,矫顽力为3.40 kA.m-1,具有超顺磁性。
谭易明邵慧萍季业林涛郭志猛
关键词:化学共沉淀法磁流体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