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新珠
- 作品数:31 被引量:93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胰岛细胞癌1例被引量:1
- 1995年
- 胰岛细胞癌1例柏亚平,谷新珠,王志华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9岁。右上腹包块伴黑便1月。体检:锁骨上淋巴结无肿大,上腹部正中可扪及6cm×8cm大小包块,质地中等,无明显压痛,肿块可推动。B超和CT均提示:后腹膜肿瘤,胰头占位。血糖为4.75mol·...
- 柏亚平谷新珠王志华
- 关键词:胰岛肿瘤细胞癌病例报告
- 胰腺结石的诊断和治疗
- 1997年
- 胰腺结石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在国内这方面报道甚少。近年来随着B超、ERCP、CT等影像诊断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普及,胰腺结石的发现也逐年增多。近10年来笔者收治7例胰腺结石病人,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陈炯谷新珠李国芹
- 关键词:胰腺结石平片素片胰管结石ERCP吻合术
- 体内冲击波碎石治疗胆道术后残留结石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应用体内冲击波胆道碎石仪治疗胆道术后残留难取性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我院2005年10月17日至2007年10月16日期间应用体内冲击波胆道碎石仪治疗172例次胆道术后残留难取性结石。结果所有病例碎石后成功取石,无胆道穿孔并发症。结论体内冲击波胆道碎石仪操作安全简单,应用于治疗胆道术后残留的难取性结石,可提高取石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费用。
- 王士堂黄强邵成颂谷新珠查恕云
- 关键词:结石胆道镜
- 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被引量:1
- 1996年
- 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谷新珠,谷海(安徽省立医院外科合肥230001)胆囊结石手术前或手术中,查出胆总管内有结石或可疑病变,切除胆囊后再切开胆总管探查取石是外科的传统方法。我院外科近几年来对部分胆囊结石伴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病人切除胆囊后扩张胆囊管,经...
- 谷新珠谷海
- 关键词:胆结石胆囊结石外科手术
- 胰颈、体和尾部严重挫裂伤的保留脾脏式切除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胰颈、体、尾部严重挫裂伤时行保留脾脏式胰颈、体、尾部切除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方法 :总结分析 1992年 9月 -2 0 0 1年 5月 7例保留脾脏式胰颈、体、尾部切除的病例。其中 6例保留脾动脉 ,1例结扎脾动脉。结果 :全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脾脏均正常存活 ,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正常。结论 :胰颈、体、尾部严重挫裂伤的保留脾脏式胰颈、体、尾部切除 ,操作简单、省时、科学 ,避免了无辜性脾切除 ,宜提倡和推广。
- 赵涛吕德超刘永庆王高生谷新珠
- 关键词:胰腺创伤脾脏器官保存
-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放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被引量:18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经内镜胆道支架置放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方法 :有 2 4例胆道恶性梗阻病人接受治疗 ,其中 11例被放置金属支架 ,13例被放置塑料支架。结果 :插管成功率 89% ,并发症 2例 ,急性胰腺炎和急性胆管炎各 1例 ,并发症发生率 7.4 %。血清胆红素由 2 89umol/L下降到术后 1周的 10 4umol/L。3个月、6个月存活率分别达 95 %及 78%。结论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放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是安全。
- 黄强王成谷新珠
- 关键词:微创外科
- 胆胰疾病内镜治疗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 黄强王成胡元国邱陆军谷新珠陈炯杨树高查恕云邵成颂郭存美王士堂
- 该项目采用EST后应用网篮主动取石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于2000年开始应用EPBD和EML以及ERBD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至今已完成胆胰疾病的内镜诊治1500例,取石总成功率为98.6%,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部分传统的手术...
- 关键词:
- 关键词:胆胰疾病
- 内镜下机械碎石术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内镜下机械碎石 (EML)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EML取石治疗的 15例临床资料。结果 :15例病人中 ,14例碎石取石成功 ,成功率为 93.3% (14 / 15 ) ,复发 1例 ,复发率为 7.14 % (1/14 )。全组无因EST和EML操作所致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EML进一步扩展了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范围 ,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疗效肯定等特点 ,是治疗胆总管内大结石的重要方法。
- 王成黄强谷新珠杨树高陈炯王士堂
- 关键词:内镜机械碎石术胆总管结石
- 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的临床应用
- <正>目的探讨内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7例拟诊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采用内镜治疗。其中14例直径<1.0cm的结石采用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
- 王成黄强谷新珠杨树高陈炯胡元国
- 文献传递
- 内窥镜所见十二指肠憩室
- 1995年
- 十二指肠憩室并非少见,但因多无典型特异症状亦不伴有危险。很少引起重视。我们在1200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中发现83例(6.9%)。现将83例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及处理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83例中男性54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45.1岁(26~76岁)。83例计94个憩室,均在乳头周围2~3cm以内。单个憩室73例(87.9%)。
- 李建生谷新珠贾燕
- 关键词:十二指肠憩室内窥镜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