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勇

作品数:4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底泥
  • 2篇多环芳烃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1篇多环芳烃污染
  • 1篇性状
  • 1篇性状研究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质
  • 1篇生态风险
  • 1篇生态风险评价
  • 1篇水系沉积物
  • 1篇烃污染
  • 1篇污染
  • 1篇污染性
  • 1篇污染性状
  • 1篇淮河流域
  • 1篇沉积物
  • 1篇PAHS

机构

  • 4篇安徽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贺勇
  • 3篇严家平
  • 1篇陈孝杨
  • 1篇黄河

传媒

  • 1篇安徽建筑工业...
  • 1篇能源环境保护
  • 1篇生态环境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淮河中下游底泥中的重金属与有机质研究被引量:25
2005年
测定了淮河中下游底泥6种重金属和有机质的含量,探讨了其分布特征,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初步认为底泥重金属和有机质含量的高峰值出现在淮河淮南段的平圩和洛河一带,在受重金属污染的地带,伴随有有机污染物的综合污染;大部分重金属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有机质也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
贺勇黄河严家平
关键词:底泥重金属有机质
淮河流域安徽段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和有机碳的含量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基于对淮河流域安徽段水系中7条河流的21个沉积物样品的实验研究,获得了Be、Cd、Cr、Cu、Pb、Ni、Mn、Ba、Tl和Zn等10种重金属的含量数据,分析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状况和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沉积物的有机碳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综合评价了淮河流域安徽段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重金属在研究区水系沉积物中的分布存在一定规律,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河流(淮河除外)有机碳含量沿水流方向,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研究区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总体较轻微,仅在西淝河、茨淮新河、涡河和淠河等4条河流的部分河段沉积物中出现了Cd、Pb、Mn和Ba等重金属污染迹象。
陈孝杨严家平贺勇
关键词:淮河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有机碳
淮河中下游底泥多环芳烃污染性状研究
基于对淮河中下游32个底泥样品的分析,获得USA16种优先控制PAHs(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含量数据,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底泥PAHs的沿岸和垂岸分布特征;并结合其pH值、粒度组分、...
贺勇
关键词:底泥多环芳烃污染性状
文献传递
淮河中下游底泥中PAHs的分布及其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29
2006年
通过使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测定淮河中下游底泥中多环芳烃(PAHs)单体的含量,探讨其分布特征及进行污染物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淮河中下游底泥中PAHs含量总平均值为293.8ng·g-1,变化范围较大,总体呈中游高下游低的趋势;PAHs的种类和环数分布及菲/蒽、荧蒽/芘比值显示何台渡口至新集乡段底泥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高温燃烧与裂解,而安淮村至小河头段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低中温不完全燃烧或天然成岩过程;对照有关底泥的生态风险评价标准,淮河中游平圩和洛河段可能具有生物负效应,而其它地区的潜在生态风险则很小。
贺勇严家平
关键词:底泥多环芳烃生态风险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