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赖建洋

作品数:10 被引量:9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委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特发性脊柱
  • 4篇青少年特发性
  • 4篇脊柱
  • 4篇脊柱侧
  • 3篇电图
  • 3篇特发性脊柱侧...
  • 3篇青少年特发性...
  • 3篇青少年特发性...
  • 3篇椎旁
  • 3篇椎旁肌
  • 3篇疗效
  • 3篇面肌
  • 3篇肌电
  • 3篇肌电图
  • 3篇脊柱侧弯
  • 3篇脊柱侧弯症
  • 3篇表面肌电
  • 3篇表面肌电图
  • 3篇侧弯
  • 2篇电信号

机构

  • 10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赖建洋
  • 9篇王楚怀
  • 5篇许轶
  • 3篇李丹
  • 2篇林科宇
  • 2篇韩秀兰
  • 2篇梁崎
  • 1篇张桂芳
  • 1篇吴文
  • 1篇黄少华
  • 1篇潘雄英
  • 1篇李小金
  • 1篇陈晓丹
  • 1篇李志建
  • 1篇阮经文
  • 1篇周玉萍
  • 1篇张珊珊
  • 1篇王艳君
  • 1篇鲍珊珊

传媒

  • 3篇中华物理医学...
  • 3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现代医学仪器...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电导仪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 观察超声电导仪对颈椎病、肩周炎、膝关节炎、网球肘等肌肉骨关疾病所致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 方法 67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诺亚同舟YZB/京0044-2002超声电导仪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治疗,包括中频电、超短波、感应电治疗、TENS等.两组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临床疗效评定法进行评估.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缓解及功能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VAS评分,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愈率69.69%,好转率100%,对照组治愈率35.29%,好转率88.24%(P<0.01). 结论 超声电导仪对慢性疼痛的疗效确切,应用于临床具有高效、快速的优点.值得推广.
韩秀兰王楚怀赖建洋
关键词:超声电导仪慢性疼痛
一种腹部按摩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腹部按摩器,其包括:腰带、设置在所述腰带上的安装盒、设置在所述安装盒内的弧形滑轨、滑设于所述弧形滑轨上的弧形齿条、设置在所述安装盒内并用于驱动所述弧形齿条移动的驱动机构、设置在所...
陈晓丹王楚怀黎徽玲罗慧婷赖建洋李小金黄少华
悬吊式核心稳定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被引量:50
2014年
目的:探讨悬吊式核心稳定训练对比垫上核心稳定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的疗效。方法:30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随机分为悬吊式核心稳定训练组(悬吊组)和垫上核心稳定训练组(垫上组)两组,每组15例。通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和背伸肌肌肉力量测定,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6个月时,对患者疼痛、腰部功能和背伸肌肌力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结束6个月时,悬吊组VAS得分改变值高于垫上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悬吊组在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6个月时,VAS评分均有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垫上组在治疗结束时VAS评分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6个月时,悬吊组得分改变值均大于垫上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ODI评分均有下降(P<0.05),治疗结束6个月时悬吊组ODI评分下降(P<0.05)。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6个月时,悬吊组患者背伸肌肌力测定改变值均高于垫上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6个月时悬吊组背伸肌肌力均提高(P<0.05),而垫上组患者背伸肌肌力仅在治疗结束时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悬吊式核心稳定训练与垫上训练均可以减轻下腰疼痛,改善腰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而悬吊组改善下背痛疼痛的长期效果可能优于垫上组。
林科宇许轶王楚怀鲍珊珊张桂芳韩秀兰赖建洋
关键词:悬吊训练
麦肯基法加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即时疗效临床观察
2009年
目的研究麦肯基法加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疼痛即时疗效临床观察。方法选择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腿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麦肯基法加腰椎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腰椎牵引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下腰痛功能障碍问卷调查表中第二至第六部分个人生活自理、提物、行走、坐、站等功能状态综合评分,对治疗前后疼痛即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应用两种方法评分,实验组疼痛改善率分别为49.25%和35.93%,对照组疼痛改善率分别为19.70%和15.8%,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应用麦肯基法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改善疼痛疗效可靠,有推广价值。
赖建洋王楚怀李丹潘雄英
关键词:麦肯基腰椎牵引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即时疗效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患者凸凹侧椎旁肌平均肌电比值与Cobb角度相关度的分析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AIS)患者凸凹侧椎旁肌表面肌电比值与相应的Cobb角度进行相关关系分析研究。方法:AIS患者25例,男7例,女18例,年龄11—21岁;所有患者均执行BST实验,采用芬兰ME6000型表面肌电仪记录患者凸、凹侧椎旁肌表面肌电信号时域指标平均肌电值(AEMG),计算凸凹侧AEMG比值,并与相应Cobb角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EMG比值与Cobb角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34,(P<0.01),有显著性意义。结论:AIS患者AEMG比值与Cobb角呈正相关,表明Cobb角度越大,凸凹侧的肌力差异越大,失衡越明显。
许轶王楚怀赖建洋李丹
关键词:表面肌电图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
局部冰敷在治疗上肢骨折术后早期肿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局部冰敷治疗下肢骨折术后早期肿胀的应用。方法将70例上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即给予局部冰敷,对照组常规观察,两组均遵医嘱使用药物。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肿胀完全消退的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局部冰敷治疗上肢骨折术后的早期肿胀有明显效果。
周玉萍李志建赖建洋
关键词:冰敷肿胀
慢性腰痛患者腰部深层多裂肌超声形态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采用肌骨超声观察慢性腰痛(cLBP)患者腰部深层多裂肌静息及收缩时形态结构特征变化,并分析疼痛强度、持续时间与多裂肌形态特征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肌骨超声对21例cLBP患者(纳入腰痛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进行腰部深层多裂肌形态学测量,观察指标包括多裂肌静息时厚度、横截面积及最大随意收缩时肌肉厚度变化,并分析多裂肌形态学指标与行为学数据间的相关性。结果入选cLBP患者腰部深层多裂肌静息状态下厚度[(1.68±0.21)cm]及横截面积[(2.91±0.74)cm^2]均明显不及健康对照组水平(P<0.01);多裂肌在最大等长收缩时厚度[(2.20±0.34)cm]也明显不及健康对照组水平(P<0.01)。此外入选cLBP患者多裂肌静息时厚度与疼痛持续时间呈负相关(r=-0.49,P<0.05),与疼痛强度视觉模拟评分(VAS)无明显相关性(r=0.09,P>0.05)。结论cLBP患者腰部深层多裂肌发生萎缩,自主收缩能力下降,故临床制订康复方案时应强化腰部多裂肌力量及协调功能训练。
张珊珊王艳君赖建洋吴文王楚怀
关键词:慢性腰痛形态学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患者椎旁肌表面肌电信号时域指标变化规律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检测技术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AIS)患者脊柱旁凸、凹侧椎旁肌肌电活动时域指标变化规律进行初步探讨。方法:AIS患者25例,男7例,女18例,年龄11—21岁;正常对照组少年14例,男4例,女10例,年龄12—19岁;两组受试者均执行BST实验、抬物实验,采用ME6000型表面肌电仪记录受试者双侧椎旁肌表面肌电信号时域指标平均肌电值(AEMG)、频谱面积(SPA)。结果:AIS患者脊柱旁顶椎区凸、凹侧椎旁肌AEMG(凸侧106.76±47.73μV/s,凹侧67.93±26.11μV/s,P<0.01),SPA(凸侧11.01±8.81m2,凹侧4.38±3.14m2,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正常对照组椎旁肌左、右侧表面肌电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AIS患者脊柱旁顶椎区凸、凹侧椎旁肌肌电活动不对称,表面肌电图可用作评定AIS脊柱旁凸、凹侧肌电活动差别的客观检查之一,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梁崎许轶王楚怀赖建洋林科宇
关键词:表面肌电图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患者椎旁肌表面肌电信号测试方法选择与比较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采用多种方法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AIS)患者椎旁肌表面肌电活动进行检测,筛选可用于评价椎旁肌功能的检测方法。方法共选取AIS患者25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给予BST、抬物动作及半桥动作检测,采用芬兰ME6000型表面肌电仪记录患者凸、凹侧椎旁肌表面肌电信号指标,包括平均肌电值(AEMG)及频谱面积(SPA)等,分析各检测方法所得结果间有无差异。结果本研究AIS患者经上述3种方法检测后,发现各检测手段所获凸侧及凹侧AEMG、SPA数据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ST、抬物动作及半桥动作试验均可作为检测AIS患者椎旁肌表面肌电活动的有效方法。
王楚怀许轶梁崎阮经文赖建洋
关键词:表面肌电图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
舍努式矫形器压力面积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通过比较2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穿戴不同压力面积舍努式矫形器后的疗效,以期为临床设计、制作舍努式矫形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取T6以下椎体为顶椎的特发性脊柱侧凸青少年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穿戴跨度为3个椎体面积和5~6个椎体面积作为压力区域的舍努式矫形器,并测量装配前、后科布氏(Cobb)角和顶椎旋转角度以及穿戴矫形器后的疼痛指数。结果A组患者Cobb角的矫正率为17%,B组患者Cobb角的矫正率为2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顶椎旋转角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疼痛指数为5.00,B组为2.0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增大舍努式矫形器压力面积有利于提高脊柱侧弯患者矫正角度,并且能使患者穿戴更舒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丹王楚怀赖建洋许轶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凸矫正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