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丹

作品数:10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地下水
  • 4篇地下水位
  • 3篇震中
  • 3篇气压
  • 3篇周期波
  • 3篇固体潮
  • 2篇地震
  • 2篇水层
  • 2篇化学特征
  • 2篇含水
  • 2篇含水层
  • 2篇12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下水水化学
  • 1篇地下水水化学...
  • 1篇地震学
  • 1篇岩相
  • 1篇再利用

机构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华北科技学院
  • 1篇核工业北京地...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地质博物...

作者

  • 10篇赵丹
  • 7篇王广才
  • 2篇韩永
  • 1篇尹尚先
  • 1篇刘成龙
  • 1篇刘淑芬
  • 1篇廖启鹏
  • 1篇郭永海
  • 1篇钟涛
  • 1篇王瑞雪
  • 1篇蒋万军

传媒

  • 2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地球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中国科学:技...
  • 1篇设计艺术研究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井水位气压效应识别地震导致的含水层参数变化
<正>已有研究表明,地震能够导致地下水含水层参数的变化,从而使地下水位产生相应改变。地下水位的波动受气压变化影响而具有气压效应。在深层承压含水层中,气压效应参数(气压效率、相位滞后和主要影响分波)与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具...
赵丹王广才
文献传递
地下水中稀有气体古温度恢复研究进展
2016年
地下水中稀有气体的古温度恢复在研究古气候和地下水的补给环境上发挥了较大作用。首先论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然后分析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该方法进行展望。
韩永王广才尹尚先赵丹
关键词:稀有气体
芦山地震中川-12井地下水位固体潮与气压周期波变化
本文以川-12井为例,研究芦山地震中地下水位固体潮和气压周期波的变化,通过含水层参数与固体潮、气压周期波的关系分析地震前后含水层性质与结构的改变。
赵丹王广才
关键词:地震学地下水位固体潮
文献传递
地下水位气压效应的消除及主要气压影响分波的识别被引量:13
2013年
气压变化对地下水位微动态存在影响,而地下水位微动态变化通常携带了大量构造活动和地震异常信息,消除地下水位的气压效应对于有效识别地震异常信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识别地下水位中主要气压影响分波并分析其变化,可以进一步探求地震过程中含水层介质的变化,进而达到预测地震的目的.本文以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为例,利用南溪、巢湖与邛崃井的地下水位与气压观测数据,进行了地下水位的气压效应消除和影响地下水位的主要气压分波识别研究.通过2种回归方法得到了消除气压影响后的校正水位;利用调和分析法结合频谱分析识别了影响水位波动的气压分波;对地震前后影响井水位变化的气压分波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地震前后主要气压影响分波发生了改变,各气压分波振幅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减,这可能与气压分波各自周期性变化有关,也可能是地震造成含水层特性发生改变从而使井水位对气压的响应改变所致.
赵丹王广才
关键词:地下水位
芦山地震中川-12井地下水位固体潮与气压周期波变化
<正>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继'5·12'汶川Ms8.0级地震后的又一次震级较大的地震,即'4·20'芦山Ms7.0级地震。此次芦山地震震中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震源深度13km。据中国地震台网中...
赵丹王广才
文献传递
新疆吐-哈盆地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作用被引量:23
2016年
新疆吐-哈盆地水资源严重缺乏,地下水是当地主要的水资源,探讨该地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对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用阴阳离子Piper三线图、氢氧稳定同位素、Gibbs图以及离子相关关系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该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结果表明:吐-哈盆地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排泄以蒸发为主;溶滤作用、蒸发浓缩作用对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形成具有主导作用;沿地下水流动方向水化学类型由Cl·SO_4-Na型逐渐演变为Cl-Na型,水化学组分变化规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浓缩现象比较明显。
蒋万军赵丹王广才郭永海刘成龙钟涛刘淑芬何琛芝
关键词: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同位素吐-哈盆地
兖州煤田奥陶系灰岩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理被引量:11
2017年
鲁西南兖州煤田的奥陶系灰岩地下水对煤田深部煤炭开采具有潜在的水害威胁,且为研究区的主要供水水源之一,其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理分析,可为该区深部煤炭开采水害防治和地下水资源利用提供依据。经过目的层水样的采集与测试可知,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SO_4-Ca-Mg型为主,SO_4^(2-)含量为537~2 296 mg/L,Ca^(2+)和Mg^(2+)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55.7 mg/L和116.6 mg/L,TDS的范围为961~3 555 mg/L,pH值为6.9~8.0。Ca^(2+)和SO_4^(2-)随TDS的增加而增加,呈良好线性关系,推断TDS的增加主要来自Ca^(2+)和SO_4^(2-)的贡献。由饱和指数(SI)可知,地下水中的白云石和方解石均处于过饱和状态,而绝大部分的水样的石膏饱和指数均小于0,处于不饱和状态。石膏的饱和指数与地下水中TDS呈正相关关系。这些结果表明,在该含水层中地下水运移过程中不断发生水岩相互作用,主要包括石膏溶解、白云石和方解石沉淀或溶解、离子交换等反应。
卞跃跃赵丹韩永
关键词:水化学特征水岩相互作用灰岩含水层兖州煤田
石质景观设计手法在矿区再生设计中的运用被引量:2
2017年
矿区再生设计的景观修复随着城市环境的发展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而石质景观在矿区景观再生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地域性、文化性、持久性等特征。石材在矿区中的营造手法丰富,可分为大地艺术的运用、废弃地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及后工业景观设计三大方面。石质景观设计手法在矿区景观中拥有后工业美学的独特性,是实用与美观的结合,对于矿区生态修复再生设计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赵丹米佳廖启鹏
关键词:废弃矿区
芦山地震中川-12井地下水位固体潮与气压周期波变化
<正>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继"5·12"汶川Ms8.0级地震后的又一次震级较大的地震,即"4·20"芦山Ms7.0级地震。此次芦山地震震中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震源深度13km。据中国地震台网中...
赵丹王广才
我国矿区棕地综合治理及再利用被引量:8
2017年
矿区土地治理与再利用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由于多年的矿产开采,导致矿区的大面积土地破坏和废弃,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从而形成了矿区棕地并造成大量的土地价值损失,加剧了矿区的人地矛盾。因此,研究棕地这一类特殊土地的再利用对于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矿区棕地研究相关理论与方法,结合我国矿区棕地的现状,探讨了矿区棕地综合治理的方案和措施。建议我国矿区棕地治理和再利用方案框架可划分为调查评价、生态修复和土地复垦与景观再造3个阶段:调查评价阶段主要包括棕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利用评价;生态修复阶段可选择适宜的技术方法进行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土地复垦与景观再造阶段是根据矿区棕地类型及分布特点,因地制宜,进行棕地复垦和综合治理利用。同时讨论了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措施,比较了不同修复技术方法的优劣,给出了我国矿区棕地复垦和综合利用的模式建议。
王滋贯赵丹王瑞雪
关键词:生态修复土地资源再利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