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伦
- 作品数:16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返乡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与新农村建设
- 2008年
- 返乡农民工具有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优势,开发返乡农民工人力资源对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分析返乡农民工人力资源的特征,阐述其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针对开发困境,提出合理开发返乡农民工人力资源的几点建议。
- 张翠莲赵伦
-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新农村建设
- 西部新农村公路建设主体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西部新农村建设重点在于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公路建设。政府主导作用正确发挥是推动新农村公路建设的基础,村民自治组织承担核心协调作用是保障新农村公路顺利建设的关键,村民建设主体地位得到保障是决定新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成效的核心。
- 赵伦吴志明
- 关键词:西部新农村公路建设
- 社区自治制度变迁与失地农民的制度适应——成都市×社区典型个案实证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失地农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出现的社会群体,本文从社区自治的中观层面研究失地农民在被动城市化和社会机制强制性变迁的压力下适应社区自治制度的行为和表现出的特征。失地农民在适应社区自治制度变迁中表现出制度认知模糊、制度认同摇摆、制度参与矛盾和制度归属无奈四个特征,形成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是当前社区自治制度生存的畸形政治生态,次要原因是失地农民自身能动性的发挥程度。
- 赵伦林茂松蒋勇杰陈涛
-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区自治
- 农民意志与乡镇基层政府意志的博弈——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园意志与家园意志
- 2008年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乡镇基层政府必须正确贯彻落实上级政策,增强自身的公共服务职能,减少对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干涉,尊重农民主体的意愿。农民主体地位在新农村建设中必然存在自我的利益表达,这些自发的利益诉求必须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得到很好地保障和落实。基层政府意志与农民主体意志可能存在冲突和博弈,正确认识两种意志的本质、特征和局限,是处理好基层政府和农民主体关系的关键。
- 赵伦
-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意志基层政府博弈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园意志与家园意志
- 2008年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定位只能是针对掌握了丰富人财物资源的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而言,这对基层政府正确处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定位是一个误导,极有可能导致新农村建设中"公园意志"的出现。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自发形成的"家园意志"是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根本主体地位在主观意识形态上的反应。正确认识两种意志的主体、本质、特征和局限,是处理好在基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和农民关系的关键。
- 赵伦吴志明王东亚
-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政府
- 公共理性视角下公民文化建构
- 2008年
- 公民民主文化特点是一种以公共理性为引导,倡导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政治正义观念的文化,它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指引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发展方向,并保证其真正落实。在建构公民的民主文化中,在公共理性视角下,树立公民意识,明确责任和义务的观念并寻求在公共领域中的权力和公共舆论的批判精神和监督意识。
- 谭羽婵赵伦
- 关键词:公共理性公民意识公共舆论
- 西部农村季节性劳务市场形成与劳动力自组织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西部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发达地区流动转移,这使农村季节性劳务稀缺现象开始凸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自发的有组织的为那些缺乏劳动力的农户雇主"打工",这导致了农村季节性劳务市场的逐渐形成。本文论述了农村季节性劳务稀缺现象的产生、农村季节性劳务市场形成的条件、农村劳动力自发组织的形式、农村季节性劳务市场发展的前景和启示四个方面的问题。
- 邱红赵伦
- 论农村基层行政中情理法与依法行政建设——新农村法治政府建设的困境被引量:1
- 2007年
- 依法治国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治国方略,依法执政是我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执政手段。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法治政府建设的水平较低,依法行政的阻力较大。农村基层行政中情理法地位的畸形存在,严重破坏了农村的法制环境。在农村基层进行依法行政建设,关键在于选择适合推进农村基层法治政府建设的相对合理主义路径。
- 赵伦吴志明
- 关键词:新农村基层行政情理法依法行政相对合理主义
- 本科生科研训练自立项目监评机制探讨被引量:5
- 2009年
- 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是为了推进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建设,而开展的针对我国大学本科生的科研活动,国内很多高校已经将本科生的研究训练纳入创新性人才培养计划。但是现行SRT的监评机制还存在很多问题,就如何对SRT的监评机制进行完善做出了较深入的探讨。
- 张昱城赵伦王莹
-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SRT
- 失地农民社区治理中自治制度变迁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本文从制度变迁、社区治理与供需平衡理论对失地农民社区的制度变迁过程进行描述,重点分析社区居民自治制度运行的宏观环境、失地农民社区的主要特征及其决定的制度供需结构、基于失地农民"移居"的自治制度变迁的社会效用检验即失地农民在社区中呈现的制度适应特征。
- 陈星宇林茂松赵伦
- 关键词:失地农民自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