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应满

作品数:64 被引量:199H指数:8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31篇成像
  • 26篇磁共振
  • 11篇弥散
  • 9篇波谱
  • 9篇磁共振成像
  • 8篇加权成像
  • 8篇磁共振波谱
  • 7篇动脉
  • 7篇抑郁
  • 7篇抑郁症
  • 7篇张量成像
  • 7篇扩散
  • 5篇血管成像
  • 5篇抑郁症患者
  • 5篇弥散张量
  • 5篇MRI
  • 4篇乳腺
  • 4篇前列腺
  • 4篇弥散加权
  • 4篇弥散加权成像

机构

  • 61篇海南省人民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海南省安宁医...

作者

  • 61篇赵应满
  • 35篇李建军
  • 15篇余宁
  • 13篇王振平
  • 13篇李传资
  • 12篇陈峰
  • 12篇李岩
  • 10篇袁利
  • 9篇王桂华
  • 8篇蒋湘玲
  • 8篇林明方
  • 8篇罗是是
  • 8篇郭敏
  • 6篇许琴
  • 4篇岑松
  • 4篇董丽伟
  • 4篇陈旺生
  • 4篇杨凯
  • 4篇刘光洪
  • 3篇王栋

传媒

  • 11篇海南医学
  • 5篇中国热带医学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现代医用影像...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听力语言...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4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7
  • 9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8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幕上Ⅱ~Ⅳ级胶质瘤多模态MRI的分级诊断与病理学结果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幕上Ⅱ~Ⅳ级胶质瘤多模态MRI的分级诊断与病理学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的胶质瘤患者126例,其中低级别胶质瘤(Ⅱ级)56例、高级别胶质瘤(Ⅲ级和Ⅳ级)7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T1WI、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动态增强成像(DCE-MRI)以及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ASL)。结果:常规MRI、DWI、DTI、DCE-MRI、3D-ASL鉴别诊断高、低级别胶质瘤的敏感度分别为78.57%、91.07%、91.07%、92.86%、83.93%,特异度分别为81.43%、90.00%、91.43%、95.71%、88.57%,上述序列联合诊断的敏感度为98.21%,特异度为97.14%,与病理结果高度一致(Kappa=0.952)。结论:多模态MRI对幕上Ⅱ~Ⅳ级胶质瘤的分级诊断与病理结果高度一致。
张格陈旺生陈峰赵应满
关键词:胶质瘤多模态扩散加权成像扩散张量成像动态增强成像动脉自旋标记
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额叶三维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分析研究被引量:20
2006年
目的探讨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额叶灰、白质可能存在的神经生化异常。方法对24例首次发病抑郁症患者(抑郁症20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者4例;抑郁症组)进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及应用三维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MRS)检查,测量双侧额叶背外侧白质和前部扣带回皮质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醇(MI)和肌酸(CR)的绝对值,计算NAA、CHO、MI与CR的比值,并与21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作比较。结果(1)抑郁症组患者前额叶扣带回皮质CHO[(772±59)MMOL/L]、MI[(131±39)MMOL/L]的绝对值及CHO/CR(2·3±0·4)、MI/CR(0·39±0·14)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63±70)MMOL/L,(99±26)MMOL/L,2·0±0·4,0·3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NAA的绝对值及NAA/CR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抑郁症组患者额叶背外侧白质内NAA、CHO、MI的绝对值以及NAA/CR、CHO/CR、MI/CR的比值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抑郁症患者额叶扣带回皮质的CHO、MI绝对值以及CHO/CR、MI/CR比值均增高。
林明方李建军王桂华蒋湘玲郭敏李传资赵应满余宁
关键词:抑郁症磁共振波谱学额叶
青年抑郁症患者胼胝体MR扩散张量成像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青年抑郁症患者胼胝体可能存在的细微结构异常。资料与方法对54例青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38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测量胼胝体膝部、体部和压部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各向异性分数(FA),并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抑郁症组患者胼胝体膝部和体部的ADC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胼胝体压部的ADC值和FA值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内ADC、FA值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抑郁症患者胼胝体膝部和体部白质纤维束可能存在细微结构的改变。
李建军孔祥泉林明方王桂华蒋湘玲李传资余宁赵应满郭敏
关键词:抑郁症磁共振成像扩散张量成像胼胝体
磁共振扩散成像在肝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占位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6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病人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并测量表面扩散系数ADC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肝囊肿ADC值分别为(1.34±0.12)×10-3mm2/s、(1.79±0.21)×10-3mm2/s、(3.23±0.28)×10-3mm2/s、(4.07±0.65)×10-3mm2/s,肝脏良性肿瘤的ADC值明显高于恶性肿瘤的ADC值,且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转移瘤和原发肝癌的ADC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鉴别诊断较困难。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为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方法,特别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赵应满王振平
关键词:肝占位性病变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
MR弥散加权成像骨髓对比率与核素骨显像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对比MR弥散加权成像(DWI)骨髓对比率与核素骨显像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脊柱转移瘤患者40例,21例经骨穿刺检查、13例手术病理证实,其余6例经MRI、CT(或X线)、核素骨显像综合分析和随访证实为转移瘤。均进行b=500s/mm2的DWI扫描,在DWI图上描出感兴趣区(ROI),ROI应尽量包括最典型病灶并避开坏死部分,于病灶ROI上测量异常骨髓信号强度值为SIA,并与相邻椎体ROI上测量的正常骨髓信号强度值SIN比较,骨髓对比率的计算公式为(SIA-SIN)/SIN,测量得出脊柱转移瘤DWI上最典型病灶的骨髓对比率。观察DWI信号变化,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DC),计算骨髓对比率;并同时进行核素骨显像检查对比。结果:4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中,DWI阳性共39例,其中颈椎5例,胸椎14例,腰椎20例;并在病变椎体上发现高信号病灶162个;核素骨显像检查共31例阳性,并在脊柱发现病灶131个。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转移瘤的阳性检出率磁共振DWI(97.5%)高于核素骨显像检查(77.5%)(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病灶腰椎体的ADC值[(1.37±0.51)×10-3mm2/s]明显高于邻近正常腰椎体[(0.534±0.23)×10-3mm2/s],DWI病灶与邻近正常腰椎体信号强度的骨髓对比率(1.65±1.38)差异大。椎体转移瘤病灶的高信号(162个)和骨髓对比率变化检出比核素骨显像(131个)阳性率高,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核素骨显像比较,DWI的高信号或骨髓对比率在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优势。
赵应满陈峰许琴戴儒奇李建军
关键词:脊柱转移瘤弥散加权成像核素显像
256层CT上肢血管成像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评价
目的 研究256层CT血管成像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256层CT对2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造瘘侧上肢血管成像,其中标准内漏25例,人工血管内漏2例.从非患肢前臂静脉进针注射非离子型造影...
王振平罗是是赵应满袁利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管造影计算机体层成像
依据BMI值减少冠状动脉CTA辐射剂量
2017年
目的探讨如何依据不同体质量指数(BMI)并使用i DOS3技术来减少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CTA)的辐射剂量。方法对我院2013年10~12月289例怀疑冠心病患者行CCTA检查,按不同BMI值分为三组,其中BMI<25者168例(A组);2530者16例(C组)。每组患者分别降低辐射剂量的30%(方案1)、40%(方案2)及50%(方案3)进行扫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i DOS3技术。对不同组图像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A组、B组及C组的图像质量的平均评分分别为(3.80±0.47)分、(3.69±0.51)分和(3.37±0.62)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1,P=0.858>0.05)。结论在降低不同百分比辐射剂量条件下的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不同BMI患者的图像质量虽然均有所降低,但均符合诊断要求。因此,对不同BMI值人群可采取不同的扫描条件,可达到既使图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又减少患者辐射剂量的目的。
袁利李建军李岩王振平杨凯赵应满
关键词:体质量指数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抑郁症客观诊断标准的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从目前抑郁症发病的现状及其诊断的标准,到治疗用药的效果及人类情感解剖的部位为依据,应用三维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技术进行研究证明:抑郁症患者额叶扣带回皮质的生化代谢均有异常表现,这一研究结果成为该疾患的客观诊断标准之一,并已应用于临床。
林明方李建军王桂华蒋湘玲郭敏廖光锐李伟资赵应满余宁
关键词:抑郁症
青年抑郁症患者胼胝体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目的:研究青年抑郁症患者胼胝体可能存在的细微结构异常。方法:对54例青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38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查,测量胼胝体膝部、体部和压部的表观弥散系数(ADC)...
李建军孔祥泉林明方王桂华蒋湘玲李传资余宁赵应满郭敏
文献传递
青年抑郁症患者额叶三维氢质子波谱和扩散张量成像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应用MR三维氢质子波谱(3D1H MRS)和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青年抑郁症患者额叶可能存在的神经生化异常。方法对54例青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50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3D1H MRS和DTI研究,测量双侧额叶背外侧白质和前部扣带回皮质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醇(mI)和肌酸(Cr)的绝对值,计算NAA、Cho、mI与Cr的比值,以及双侧额叶白质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并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抑郁症组患者前额叶扣带回皮质Cho、mI的绝对值及Cho/Cr、mI/Cr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NAA绝对值、NAA/Cr比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抑郁症组前额叶背外侧白质内NAA、Cho、mI的绝对值以及与Cr的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③抑郁症组患者前额叶白质的AD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结论前额叶扣带回皮质的Cho、mI值及Cho/Cr、mI/Cr比值增高、以及前额叶白质的ADC值增高和FA值降低可能构成了青年抑郁症患者发病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李建军孔祥泉林明方王桂华蒋湘玲李传资余宁赵应满郭敏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扩散张量成像额叶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