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荣
- 作品数:42 被引量:21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不典型肝脓肿的MRI诊断
-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18例不典型肝脓肿的MRI影像特点,探讨MRI对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及临床随访治愈的不典型肝脓肿MRI表现,分析病灶的发病部位、形态、MRI信号特点、...
- 赵文荣汤光宇陈云燕彭屹峰唐翠松
- 关键词:肝脓肿核磁共振
- 文献传递
- MR影像报告数据系统鉴别良恶性乳腺肿块的价值初探
- 目的:评价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da system,BI— RADS)在动态增强MRI诊断乳腺癌中的价值,并分析乳腺良、恶性占位的特点及部分动...
- 刘勇汤光宇李伟姚冀平赵文荣李彭
- 关键词:乳腺肿块
- 文献传递
- 乳腺癌MR动态增强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7
- 2008年
-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DCE-MRI)活体评估乳腺癌预后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分析DCE-MRI参数与乳腺癌分子预后因子的相关性,对34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行DCE-MRI检查,病理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记录分子预后因子ER、Ki-67、c-erbB-2、uPA/PAI-1的表达情况,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分析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动态增强参数(强化率、峰值时间、初始斜率、流出率)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曲线类型与uPA/PAI-1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507);峰值时间与E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532),与Ki-67(r=-0.542)、c-erbB-2(r=-0.535)、uPA/PAI-1(r=-0.640)阳性表达呈负相关。结论部分DCE-MRI参数与乳腺癌预后因子表达具相关性,可以间接预测乳腺癌的预后,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 李彭汤光宇刘勇姚冀平李伟赵文荣
-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预后因子
- 卵巢恶性肿瘤17例CT诊断分析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卵巢恶性肿瘤的CT诊断和原发性与转移性恶性卵巢癌的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我院 6年来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卵巢恶性肿瘤 17例 ,其中原发性 12例 ,转移性 5例 ,共 2 1个病灶的CT表现。结果 16个病灶( 76 .1%)位于附件区和子宫直肠窝。 2 1个病灶中囊性 3个 ,囊实性 14个 (囊壁有单结节尤如印戒样 9个 ) ,实性 4个 ,均有一定的特点。结论 卵巢恶性肿瘤好发于附件区和子宫直肠窝。卵巢肿块恶性CT表现为 :( 1)囊实性肿块 ,具有“印戒样”表现 ;( 2 )囊性肿块 ,囊壁和囊内嵴样分隔有不规则增厚 ;( 3)分叶状实性肿块。另外 ,原发性卵巢癌CT表现主要以囊实性和囊性肿块为主 ,而转移性卵巢癌以分叶状实性肿块为主要特点。
- 赵文荣汤光宇王骐李伟顾伟中
- 关键词:卵巢恶性肿瘤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
- 纤维组织源性肿瘤的CT与MRI表现与组织病理学对照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黏液纤维肉瘤的CT与MRI表现及其组织病理性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7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9例)、黏液纤维肉瘤(3例)的CT和MRI表现,并与病理表现对照。结果共检出肿瘤23个。侵袭性纤维瘤病7个,2个呈膨胀性生长,5个呈浸润性生长,CT像上呈等低密度,T1WI上呈低信号,T2WI/FS上信号明显增高。肿块内夹杂线样、条索状低信号影,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匀;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2个,均呈分叶状,边界模糊,密度/信号不均匀,常伴囊变、坏死,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呈明显欠均匀强化。黏液纤维肉瘤4个,2个呈膨胀性生长,2个呈浸润性生长,密度/信号混杂,MRI可清晰显示黏液样基质的特征性信号,T2WI上呈高亮信号。结论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黏液纤维肉瘤均为纤维组织来源肿瘤,影像学见瘤体内数量不同的线样低密度或低信号影,但又有各自影像特点,与其不同的病理学基础密切相关。MRI在反映病灶内成分方面优于CT。
- 张琳汤光宇姚建华赵文荣陈云燕王骐
- 关键词:黏液纤维肉瘤病理学
- 动态增强MRI对肝门型胆管癌的诊断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对肝门型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肝门型胆管癌的动态增强MRI表现,其中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刷检细胞学检查证实。结果18例肝门部肿块位于肝总管5例,肝总管加左(右)肝管7例,左(右)肝管6例;平扫T1WI低信号或等信号分别为10例(55.6%)和8例(44.4%),T2WI高信号、稍高信号和等信号分别为10例(55.6%)、6例(33.3%)、2例(11.1%);动态增强动脉期强化5例(27.8%),门脉期强化17例(94.4%),延迟期强化5例(27.8%)。远端胆管均有不同程度扩张,13例(72.2%)扩张的胆管近端呈“笔尖样”变细、僵硬。结论动态增强MR I对肝门型胆管癌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较高价值,扩张的胆管近肿块处为“笔尖样”变细、僵硬有助于癌肿鉴别诊断。
- 赵文荣吴佩军刘勇汤光宇
- 关键词:胆管癌磁共振成像
- 1H MRS对椎体骨髓研究初步应用
- 目的:运用H MRS测量椎体骨髓脂肪含量(fat fraction,FF),探讨其在不同年龄组、性别的变化规律及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ies,BMD)的相关性。方法:对85名年龄21~70岁健康...
- 刘勇汤光宇汤榕彪姚冀平李伟赵文荣
-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学骨髓脂肪含量骨密度
- 文献传递
- 60例肾上腺疾病的CT检查
- 2003年
- 陆春花赵文荣谢启东
- 关键词:肾上腺疾病CT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腺瘤转移癌
- 成人肠套叠的CT诊断被引量:1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病理基础与CT表现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 15例成人继发性肠套叠的CT表现及其病理改变。结果 15例成人继发性肠套叠的病因分别为 :结肠癌 9例 ,淋巴瘤 1例 ,转移瘤 1例 ,小肠息肉 2例 ,慢性阑尾炎 2例。 15例肠套叠病人的CT表现为 :靶征、彗星尾征及肾形肿块。结论 CT能很好地显示肠套叠的套入部 。
- 赵文荣王骐汤光宇
- 关键词:肠套叠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成年人CT
- 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MRI诊断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MRI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对隐匿性骨折的发生部位、类型、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3例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发生在一侧平台8例(34.8%),二侧平台14例(60.9%),同时累及两侧平台和髁间嵴1例(4.3%);同侧胫骨股骨关节面相邻两端同时发生骨折(对吻骨折)6例。Ⅰ型隐匿性骨内骨折5例(21.7%),MRI表现为片状长T1、长T2信号;Ⅱ型隐匿创伤性骨折18例(78.3%),MRI表现为T1WI有线样低信号18例(100%),T2WI有线样低信号14例(77.8%),不伴有线样低信号4例(22.2%),Ⅱ型在STIR上均为高信号。合并韧带损伤11例(47.8%),半月板损伤3例(13.0%),关节软骨损伤2例(8.7%),关节腔积液23例(100%)。结论:MRI检查尤其是STIR序列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具有高度敏感性,同时MRI检查还能发现韧带和半月板及关节软骨的损伤,减少误诊和漏诊。
- 赵文荣陆春花唐翠松陈云燕彭屹峰
- 关键词: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