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青
- 作品数:31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皮内免疫小鼠局部毒性病理学
- 为了观察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简称HB-BCG联合疫苗)对小鼠的局部毒性反应及可逆性改变,检查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否存在促使卡介苗(BCG)毒力增强的潜在因素。将81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设对照组、 BCG免疫...
- 赵晓青赵亚力周长军王丹周捷赵小琳郝富勇金立杰
- 关键词:卡介苗联合疫苗毒性病理学乙型肝炎
- 文献传递
- 豚鼠溴敌隆急性中毒的病理形态学观察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豚鼠食入溴敌隆急性中毒的病理形态学特点。方法对中毒豚鼠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尸体剖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豚鼠体内毒物分析鉴定。结果豚鼠心血、肝、肠系膜淋巴结、小肠和盲肠内容物未见致病菌生长。尸体剖检及组织病理学所见完全相同,病变特点为全身各组织器官广泛高度淤血;肺、心肌斑点状出血;胃肠道斑点状及弥漫性出血,急性出血性卡他性胃肠炎;心、肝、肾和肾上腺等实质器官变性;弥漫性肺气肿。豚鼠体内毒物分析鉴定均检出溴敌隆杀鼠剂。结论豚鼠食入溴敌隆中毒病理改变符合抗凝血类化学毒物中毒病理学特点,为快速诊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 赵亚力姜志恒戴长河赵晓青刘继明刘建华
- 关键词:溴敌隆中毒病理形态学
- 豚鼠致死性球虫性肠炎病理组织学观察
- 目的:掌握豚鼠致死性艾美尔球虫的感染和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剖检冻干皮注射用卡介苗安全试验中发病及死亡豚鼠11只,并进行寄生虫形态学检查,肠内容物细菌分离鉴定,以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主要病变在盲肠和结肠,尤以结肠为重...
- 赵亚力赵晓青周捷刘建华孙阳
- 关键词:球虫病病理学形态学
- 文献传递
- rhIFNα-2b喷雾剂豚鼠及家兔毒性试验的病理检查
- 目的:观察重组人基因工程干扰素α-2b(简称rhIFNα-2b)喷雾剂对豚鼠和家兔鼻腔黏膜是否具有刺激作用或伤害反应,同时观察其对上述动物内脏器官的毒性病理损伤。
方法:将rhIFNα-2b喷雾剂喷入豚鼠和家兔...
- 周捷赵晓青赵亚力郑辉郭桥李晶
- 关键词:毒性试验动物试验组织病理生物制品
- 文献传递
- 豚鼠溴敌隆急性中毒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 目的观察豚鼠食入溴敌隆急性中毒的病理形态学特点。方法对中毒豚鼠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尸体剖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豚鼠体内毒物分析鉴定。结果豚鼠心血、肝、肠系膜淋巴结、小肠和盲肠内容物未见致病菌生长。尸体剖检及组织病理学...
- 赵亚力姜志恒周捷赵晓青刘建华刘继明郭鼎
- 关键词:溴敌隆中毒病理形态学
- 文献传递
- 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免疫豚鼠及小鼠的病理学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观察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简称HBV-BCG联合疫苗)皮下免疫豚鼠的毒性病理损伤,及其皮内免疫小鼠的局部毒性反应和可逆性改变,检查乙肝表面抗原是否为促使卡介苗毒力增强的潜在因素。豚鼠及小鼠均分设3组,即对照组、BCG组和HBV-BCG联合疫苗组。按计划免疫豚鼠及小鼠,豚鼠观察至42天全部活杀。小鼠观察至第3、5、7、9、11、15、20、25、30天各活杀3只。大体剖检,常规病理制片,HE染色,病理组织学观察和显微照相。对照组豚鼠及小鼠接种局部皮肤组织及全身各脏器均未见异常。与对照组相比,BCG组和HBV-BCG联合疫苗组豚鼠及小鼠接种局部皮肤均发生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以及由BCG引起的特异性类上皮细胞肉芽肿性炎。2组接种局部皮肤的病理改变相似,未见明显差异。另外豚鼠蹊部、肺门和肠系膜淋巴结皮质内的淋巴滤泡有不同程度增生,生发中心活跃、扩大,副皮质区增宽。肺、肝、脾及其余各脏器均未见与疫苗相关的病理改变。BCG或HBV-BCG联合疫苗免疫豚鼠及小鼠所产生的病变,具有BCG原发性病变特征,均未见干酪样坏死或转向恶性化的结核性病变。证实HBsAg不具有促使BCG毒力增强的潜在危险。
- 蔡岩赵晓青李继宏周捷周长军赵亚力惠琦
- 关键词: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病理学
- 流感病毒裂解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规律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研究流感病毒在裂解剂作用下不同时间的形态变化及对病毒亚单位结构形态上的影响 ,掌握流感病毒在裂解剂作用下的裂解规律。方法 将纯化后的流感病毒抗原按 0 5 %~ 0 6 %比例加入裂解剂TritonN 10 1,分别在 0 5 ,1,2 ,3,3 5 ,4 ,5 ,6h取样 ,用有膜电镜载网粘取样品 ,用 2 %磷钨酸 (PTA)负染 ,电镜下观察。结果 流感病毒裂解可大致分为基质蛋白 (Mprotein ,MP)包膜膨胀阶段 ,神经胺酸酶 (NeuraminidaseNA)、血凝素 (Hemagglu tininHA)、脂质双层 (LipidbilayerLB)脱落阶段 ,基质蛋白包膜破裂核衣壳 (NucleocapsidNP)溢出阶段、基质蛋白溶解阶段。结论 采用震荡措施可使病毒间裂解进程趋于同步。
- 颜淑芹刘建华舒适王敏文王志刚赵晓青张玉辉袁延宝盛军
- 关键词:流感病毒裂解
- 外源3型呼肠孤病毒污染原代地鼠肾细胞的光镜及电镜诊断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检测原代地鼠肾细胞(PHKC)是否潜伏外源呼肠孤病毒(Reov)污染。方法制备PHKC涂 片及单层细胞盖玻片进行HE及吖啶橙染色,供光镜观察;收集PHKC培养物,经冻融浓缩及超速离心,制备负染、 IEM及超薄切片样品,供电镜观察。结果光镜下在PHKC胞浆内发现具有Reov包涵体特征的核周嗜酸性包涵 体,该包涵体经吖啶橙染色后呈苹果绿色。电镜下病毒仅在胞浆内复制,形成特征性包涵体,病毒粒子均呈圆球 形,双层衣壳,无囊膜,平均直径65nm,核心平均直径38nm,常见空衣壳。病毒常散在或呈类晶格状,或聚集成堆位 于胞浆内或包涵体内。也见少数病毒粒子位于胞浆空泡内。细胞间隙也见多少不等的病毒粒子。结论光镜细 胞病理学与电镜超微结构结合观察,是检测哺乳动物原代细胞或传代细胞潜伏外源病毒污染的可靠和有效手段。
- 赵亚力孙衍庆周捷韩亮赵晓青惠连
- 关键词:电镜诊断
- 豚鼠及家兔rhIFNα-2b喷雾剂毒性试验与病理检查
- 2009年
- 目的观察rhIFNα-2b喷雾剂对豚鼠和家兔鼻腔黏膜是否具有刺激作用或伤害反应,同时观察其对上述动物内脏器官的毒性病理损伤。方法将rhIFNα-2b喷雾剂喷入豚鼠和家兔鼻腔进行局部刺激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及长期毒性试验,各试验分别设空白对照组、稀释液对照组及实验组。长期毒性试验实验组按给药浓度不同分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组用4只动物,实验组给予rhIFNα-2b喷雾剂,稀释液对照组喷入喷雾剂稀释液,空白对照组未喷任何物质。临床观察后全部活杀。剖检鼻腔、咽部和喉部黏膜及内脏等器官,10%中性甲醛液固定,常规病理制片,光镜观察。结果鼻腔局部刺激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及长期毒性试验中各实验组与稀释液和空白对照组之间的病理组织学所见相似,均未见明显毒性病理损伤。结论rhIFNα-2b喷雾剂对豚鼠和家兔的鼻腔黏膜及内脏器官均未见明显毒性作用,证实rhIFNα-2b喷雾剂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 李芳王宝仁赵晓青赵亚力周捷郑辉郭桥李晶
- 关键词:毒性病理学
- 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联合疫苗动物安全性试验研究
- 2007年
- 为评价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分别给豚鼠皮下注射、小鼠皮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联合疫苗或卡介苗,豚鼠每2周称体重一次,观察6周,解剖检查其病理变化;小鼠也进行病理检查。结果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联合疫苗接种组和卡介苗接种组的豚鼠体重均增加,疫苗注射局部及各脏器病理改变相似;小鼠接种局部皮肤病理改变也未见差异。结论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没有促使卡介苗毒力增强,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联合疫苗接种实验鼠是安全的。
- 杨丽华王志赵亚力赵晓青于爱东蔡岩杨彤赵小林金立杰
-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联合疫苗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