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娟
- 作品数:75 被引量:256H指数:9
-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正常人头胸导联与常规导联心电图对照分析
- 1995年
- 对35例正常人头胸(HC)导联与常规(wilson′s)导联进行对比.结果,HC导联P、R、T波振幅均高于wilson′s、导联;右胸导联(V_1、V_3R~V_6R)HC导联R波有递增趋势,而wilso′s导联则Q波有递增现象。正后壁(V_7~V_9及V_7R~V_9R),正常人异常Q波检出率wilson′s吕导以显著高于HC导联,前者以V_9R以依次向两侧递减,而在HC导联则无一例异常Q波的出现。提示,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尤其是右室梗塞)的诊断及假性Q波的鉴别诊断,HC导联可以弥补wilson′s导联的某些不足;对某些心律失常及病理性低电压的观察及诊断可以提供有关依据,从而提高临床的诊断率。
- 赵玉娟黄良生张伟龙
- 关键词:头胸导联常规导联心电图
- 参麦注射液对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患者生命体征影响的观察被引量:7
- 2000年
- 赵玉娟张伟龙吴胜群
- 关键词:MODS中医药疗法参麦注射液
- 两种方法控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心率的比较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通过两组病例的对比研究,探讨控制患者检查前的心率和效果。方法:基础心率大于70次/min的患者654例,分为药物干预组352例和心理干预组302例,进行不同的心率干预措施后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将两组患者的心率控制效果,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及图像后处理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口服倍他乐克减慢和稳定心率后,340例(96.6%)心率降至70次/min以下,12例(3.4%)口服倍他乐克者未降至目标心率。352例患者中有347例(98.8%)的整体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心理干预组127例(42.0%)经过给予心理护理后心率降至70次/min以下,154例(58.0%)未降至目标心率。302例患者中266例(88%)能满足诊断要求。控制组图像后处理的平均时间为(12±5)min,对照组图像后处理的平均时间为(18±6)min。结论:倍他乐克可降低心率明显提高冠状动脉CTA的成像质量,药物控制心率优于心理护理。
- 李学文赵玉娟赵季红姜铁民冯凯琳顾欣孟凡超
- 关键词: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心率控制心理护理
- “弱势群体”在突发灾难事件中的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
- 2012年
- 国内外灾害事件心理调查的结果表明,重大应激事件可使人产生焦虑、抑郁、躯体化反应、反应性精神症状等心理障碍[1]。而弱势群体由突发灾难事件(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而引发的孤独、压抑、焦虑、恐惧等负性的情绪会进一步加重心理失衡的状态[2]。关注并及时干预弱势群体的心理危机,改变弱势群体的社会"边缘化"现状,以纠正其弱势心理为主要目的,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赵玉娟吴胜群刘红梅苏彬安芳
- 关键词:弱势群体灾难事件心理应激危机干预
- 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分析及治疗对策
- 2008年
- 杨朝斌李金升李贺付莉杜海科赵玉娟梁栋丁晓松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2型糖尿病老年人合并冠心病年轻成人
- 不同心率下64排VCT-XT冠脉低剂量扫描技术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评价不同心率情况下64排螺旋CT低剂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1月100例疑诊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剂量组(A组)和低剂量组(B组),每组50例,分别进行冠脉CTA检查,对两组不同心率的图像进行质量评分,有效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降低了70%以上的有效辐射剂量,两组辐射剂量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心率偏慢的患者有效辐射剂量降低更明显。心率偏慢的患者图像质量评分更高。【结论】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对心率偏慢患者减少的有效辐射剂量更多,图像质量更好。
- 李学文冯凯琳赵玉娟顾欣宗洁史德龙崔兰柱
- 关键词:冠状动脉成像心率
- 4455名机关工作人员高血压患病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 2008年
- 【目的】研究机关工作人员高血压发生率、血脂水平、心电图变化,了解本地区此类人群高血压发生和流行规律。【方法】对某市政府、企、事业单位4455名(男、女分别为2314、2141人)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体检,检测血压、血脂、心电图。按受检者年龄分为24—34、35—44、45—54、及55岁以上4组。【结果】(1)高血压检出率为7.11%,55岁以下年龄组男性较女性高血压发生率高,55岁以上组男、女性高血压发生率无明显差异。(2)未观察到35岁以上各组随年龄增加高血压发生呈增高趋势。(3)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病知晓率42.27%,降压治疗率为28.70%。(4)高血压与血脂异常间关系密切。(5)血压升高程度与心电图异常间关系密切。【结论】随血压增高血脂水平异常、心电图改变发生率增加,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知晓率、降压治疗率低,高血压防治工作应进一步加强。
- 李金升周志强叶帆董联伟侯雯丽赵玉娟李贺
- 关键词:高血压发病率
- 内分泌疾病所致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 2009年
- 内分泌性疾病引起的腹泻在临床实践中容易被忽视,尤其当患者出现肠道症状时,临床上诊断往往只注意局部表现而忽略全身症状,而造成误诊或漏诊。现结合临床病例及有关文献,浅谈内分泌疾病所致腹泻的一些治疗体会。
- 王静程晨崔明亮赵玉娟李樱
- 关键词:内分泌疾病腹泻诊治
- 不同时间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轻中度高血压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睡前和晨服阿司匹林在合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降压药物对血压的影响。方法从门诊和查体人群中筛选未经治疗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500例,按随机原则均分为5组。组1为改善生活方式;组2为组1+晨服拜阿司匹林100mg;组3为组1+睡前服用拜阿司匹林100mg;组4为组2+晨服达爽5mg;组5为组3+晨服达爽5mg,连续观察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24h血压监测,留取各项化验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组1、2、3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h动态血压监测趋势亦无明显改变;组4、组5收缩压和舒张压则较治疗前及组1、2、3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4h动态血压监测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阿司匹林在睡前服用是安全可行的,与晨服比较,有助于降低血压。在合并服用ACEI类药物降压时,不同时间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降压有一定的影响。
- 董军亚赵玉娟赵季红姜铁民蔡伟吴振军杨宁侯伊玲邓丽丽石蕊
- 关键词:阿司匹林血压服药时间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感染性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外周淋巴细胞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mRNA的表达研究被引量:12
- 2001年
- 吴胜群赵玉娟李银平徐新女刘宏胜刘平祁建宾
- 关键词:外周血血小板激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