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鲁新
- 作品数:18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淄博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HSP70、NF-κB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关系被引量:13
- 2005年
- 目的探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核蛋白因子-κB(NF-κB)表达和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前房加压法制作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后者又按照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分为1、6、12、24、48、72h组。应用末端脱氧核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指数(AI),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酶卵白素(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HSP70、NF-κB的表达。结果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出现于再灌注后6h,并逐渐递增,24h达到高峰,48h开始下降,72h不明显。HSP70在再灌注后1h即有表达,随时间段延长表达逐渐增加,至再灌注后24h达到高峰,之后渐下降。NF-κB的表达变化与凋亡细胞变化的规律基本一致。结论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神经节细胞的凋亡;HSP70和NF-κB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表达升高,对神经细胞的凋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 牛膺筠赵颖贾新国赵鲁新
- 关键词: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热休克蛋白70
- 超声乳化能量、时间与眼压的关系及辅助切口放液治疗术后高眼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超声能量、时间与术后早期眼压升高的关系,评价角膜缘辅助切口放液治疗术后早期高眼压的效果。方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01例144眼随机分为软性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IOL)植入组(简称软性IOL)和硬性人工晶状体植入组(简称硬性IOL组),又根据术后处理高眼压的方法不同分为辅助切口放液组(36眼)和药物治疗组(36眼),用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测量术前、术后4—6h、术后24h各组眼压值。记录术中平均超声能量和超声时间,计算有效超声时间(effectiVephacotime,EPT)和眼压升高的百分数,用spearman等级相关估计眼压升高的百分率和EPT的关系。辅助切口放液组为结膜囊内滴表面麻醉剂后在裂隙灯显微镜下用一次性针头轻压角膜缘辅助切口后唇放出部分房水,比较与药物治疗组控制眼压的效果。结果软性IOL眼压升高与EPT分别是(55.11±74.17)%和6.61±3.71s,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636,p<0.05;硬性IOL则是(42.32±68.92)%和4.61±3.10s,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508,p<0.05。辅助切口放液组24h内眼压全部控制在正常,药物组需要3-4天完全控制眼压。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超声能量、时间与术后早期眼压升高具有相关性,角膜缘辅助切口放液治疗术后高眼压简单、安全、有效。
- 翟洪赵鲁新王哲张焱张劲松
-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眼压人工晶体术后放液治疗
- 普南扑灵滴眼剂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 探讨普南扑灵滴眼剂不同用药方式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0 0例(112只眼)随机分为试验1组(2 5例2 8只眼)、试验2组(2 5例2 8只眼)、试验3组(2 5例2 8只眼)和对照组(2 5例2 8只眼)。试验1组单纯用普南扑灵滴眼剂,试验2组术前1天及术后使用普南扑灵滴眼剂,试验3组使用普南扑灵滴眼剂+科恒滴眼剂,对照组单纯使用科恒滴眼剂。观察用药后异物感、睫状充血、角膜反应、房水闪光等指标。结果 除了术后3天,试验3组的房水闪光减少大于试验1组(P <0 .0 5 ) ;术后7天,对照组房水闪光好于试验1组(P <0 .0 5 ) ,其余的症状和体征在术后各时间内均无差别。各组综合得分在术后同一时间内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普南扑灵滴眼剂与科恒滴眼剂一样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炎症反应的控制有效、安全。
- 翟洪赵鲁新王哲李海英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高眼压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
- 2008年
- 目的探讨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手术后早期眼压升高的不同治疗方法。方法在住院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中选择超声乳化吸除手术的连续性病人513例602眼,将术后出现高眼压的62例71眼随机分为放液组和药物组,术前常规测量眼压,术后4-6h测眼压,眼压高者根据分组采用角膜缘切口放液和药物控制眼压,并观察术后1d、2d、3d、1周的眼压变化。将资料进行t检验和r检验。结果放液组和药物组术前眼压和4~6h后眼压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d和2d,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放液组眼压低于药物组(P=0.000),3d和1周则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451.P=0.791)。术后1d、2d放液组眼压升高的病例少于药物组(P=0.000,P=0.011)。术后3d两组都没有高眼压病例出现。结论药物治疗超声乳化后高眼压起效慢,需要的时间长,而辅助切口放液简便、安全、有效,是处理早期高眼压的好方法。
- 翟洪赵鲁新姚雪王哲
-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眼压人工晶状体
- 聚肌胞用于小梁切除术26例报告
- 2004年
- 李凯军王少鹏刘政赵鲁新
- 关键词:聚肌胞小梁切除术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干扰素
- 白色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观察
- 翟洪赵鲁新王哲
- 超声乳化能量、时间与眼压的关系及辅助切口放液治疗术后高眼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超声能量、时间与术后早期眼压升高的关系,评价角膜缘辅助切口放液治疗术后早期高眼压的效果。方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01例(144只眼)随机分为软性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组(简称软性IOL)和硬性人工晶状体植入组(简称硬性IOL组),又根据术后处理高眼压的方法不同分为辅助切口放液组(36只眼)和药物治疗组(36只眼),用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测量术前、术后4~6h、术后24h各组眼压值。记录术中平均超声能量和超声时间,计算有效超声时间(effective phaco time,EPT)和眼压升高的百分数,用Spearman等级相关估计眼压升高的百分率和EPT的关系。辅助切口放液组为结膜囊内滴表面麻醉剂后在裂隙灯显微镜下用一次性针头轻压角膜缘辅助切口后唇放出部分房水,比较与药物治疗组控制眼压的效果。结果软性IOL眼压升高与EPT分别是(55.11±74.17)%和(6.61±3.71)s,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636,P<0.05;硬性IOL则是(42.32±68.92)%和(4.61±3.10)s,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508,P<0.05。辅助切口放液组24h内眼压全部控制在正常,药物组需要3~4天完全控制眼压。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超声能量、时间与术后早期眼压升高具有相关性,角膜缘辅助切口放液治疗术后高眼压简单、安全、有效。
- 翟洪赵鲁新王哲张焱张劲松
-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眼压
- 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NF-κB、Ref-1和PCNA的表达及bFGF对其影响
- 目的:通过观察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核转录因子-кB/(nuclear factor-кB,NF-кB/)、氧化还原因子-1/(redoxfactor 1,Ref-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 赵鲁新
- 关键词:BFGF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NF-ΚBREF-1PCNA
- 文献传递
- 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分析
- 目的 探讨玻璃体手术在严重的眼外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08至2012年来我院就诊的眼外伤患者25例25只眼,复杂眼外伤皆行玻璃体手术,其中男性24例,女性1例.年龄21~46岁,平均33岁.致伤原因:异物伤5只眼...
- 赵鲁新王哲于晓晖潘洁翟洪
-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初步观察
- 1998年
-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初步观察赵鲁新刘成魁高东鸿(淄博市中心医院眼科,淄博市255036)关键词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外伤性白内障作为常见的致盲眼病,随着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普及和发展,治疗效果不断提高。但手术时机和术式的选择,各家观点不尽相同...
- 赵鲁新刘成魁高东鸿
- 关键词: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