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波
- 作品数:15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 激波-边界层被动控制概念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通过运载火箭模型的跨声速风洞试验,研究了运用激波-边界层被动控制降低模型表面脉动压力和阻力的效果,并得出了开孔区表面的开孔率、开孔方式和空腔深度对脉动压力系数的影响规律,探讨了激波-边界层被动控制的机理。
- 卢奇正路波
- 关键词:激波边界层
- 面向紊流激励响应的颤振亚临界预测方法
- 对于风洞颤振试验来说,由于受模型尺寸以及结构的限制,不便于安装主动激励装置,通常采用风洞紊流自然激励的方式,基于模型的输出响应来预测颤振临界.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素流激励响应的颤振亚临界预测方法.首先,通过随...
- 郭洪涛路波吕彬彬余立
- 关键词:飞机颤振风洞试验气动弹性模态参数
- 飞行器操纵面嗡鸣风洞试验技术综述
- 2022年
- 操纵面嗡鸣是飞行器跨声速飞行时发生的气动弹性动不稳定现象。嗡鸣的发生,轻则降低飞行器操纵面效率,重则导致灾难性的飞行事故,是除颤振外飞行器设计部门重点关注的气动弹性难题。操纵面嗡鸣涉及激波与边界层的相互作用,目前尚没有准确预测嗡鸣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风洞试验来获取相关数据。操纵面嗡鸣风洞试验可以利用风洞再现嗡鸣现象,研究嗡鸣特性,是飞行器研制阶段检验操纵面防嗡鸣设计最行之有效的手段。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操纵面嗡鸣风洞试验研究现状,梳理了操纵面嗡鸣的发生机理、触发条件及分型依据,对操纵面嗡鸣试验风洞选取、模型设计、试验方法提供了建议,对颤振试验中可能出现的嗡鸣问题提供了判别方法,对后续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 闫昱路波杨兴华郭洪涛余立
- 关键词:嗡鸣操纵面风洞试验颤振气动弹性
- 颤振试验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矩阵束方法是对Prony一类方法的发展,由于采用了信号的矩阵束结构,从而具有对噪声不敏感、计算量小等优点.本文将随机衰减法与矩阵束方法相结合,采用Routh稳定性判据,发展了一种颤振边界预测方法,并以CVI为开发平台编制...
- 郭洪涛路波杨兴华
- 关键词:稳定性判据颤振试验
- 风洞试验模型振动机理及主动控制研究进展
- 2025年
- 风洞常规测力试验中经常会出现模型大幅度振动的问题,影响试验数据精度甚至威胁设备安全。深入认识模型振动的发生机理,结合有效的控制手段减小试验中的模型振动幅值,对风洞试验研究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了风洞模型振动的危害与减小模型振动的意义,分析了模型发生振动的机理,总结了常见的减小模型振动的方法及其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主动振动控制方法涉及的内容与技术难点。已有的研究工作表明,在各种减缓模型振动的方法中,以压电堆作为作动器的主动控制方法最能符合工程实用要求,且减振效果较好。最后对大型风洞中模型振动控制需要研究的问题给出了若干建议。
- 寇西平寇西平曾开春马涛路波
- 关键词:振动主动控制风洞试验
- 2.4米跨声速风洞全模颤振试验悬浮支撑系统
- 本文介绍了用于CARDC的2.4米跨声速风洞全模颤振试验的悬浮支撑系统的组成、试验装置的结构及其特点、控制算法等。给出了风洞调试试验结果,并进行了简要讨论。试验结果表明,悬浮支撑系统具有强度高,对模型的浮沉和滚转控制能力...
- 路波杨兴华罗建国芮伟
- 关键词:跨声速风洞
- 高速气流法低温固相合成锰基金属有机框架
- 2018年
- 以均苯三甲酸和乙酸锰为原料,应用机械化学法(即高速气流法)低温固相合成了锰金属有机框架(Mn-BTC)材料,并通过XRD、FTIR、TG、SEM对Mn-BTC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Mn-BTC为前体制备了Mn2O3,考察了其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液相扩散法合成Mn-BTC需要24 h,高速气流法只需要10 min,并且合成操作简便、耗能低、效率高、绿色环保、易于工业化生产。与液相扩散法相比,以高速气流法合成的Mn-BTC为前体制备的Mn2O3具有更好的AP催化效果,可使其高温分解(HTD)温度降低158℃。
- 程志彭汝芳金波王海龙楚士晋左金路波
- 关键词:MN2O3环境友好
- 2.4m米风洞全模颤振试验技术研究
- 本文简要介绍了CARDC全模颤振试验技术的研究情况。全模颤振试验技术研究包括从国外引进了悬浮支撑系统,研制了颤振试验数据采集与系统和安全系统,开发了数据处理软件,改造了风洞控制系统和颤振模型等。本文还简要介绍了初步风洞试...
- 路波杨兴华罗建国
- 关键词:风洞颤振试验
- 内埋弹舱流动/振动/噪声多场载荷实验被引量:2
- 2022年
- 针对内埋武器系统设计面临的多学科交叉问题,通过高速风洞实验,开展内埋弹舱流动/振动/噪声多场载荷实验研究,为内埋弹舱气动/结构一体化设计和作战环境评估提供支撑。基于相似原理,建立内埋弹舱流动/振动/噪声多场载荷实验技术,采用高时间分辨率多场载荷同步测试方法与时频数据处理方法,获取亚、跨、超声速条件下内埋弹舱多场载荷特征,分析多场载荷作用下内埋弹舱流动特性、共振条件和结构响应规律。结果显示,内埋弹舱非定常绕流促进了舱内复杂噪声环境的形成,噪声载荷与结构振动数据呈现强相关性。当舱内噪声模态频率与结构固有频率耦合时,内埋弹舱结构响应明显增强,在噪声载荷主频位置,结构振动谱出现峰值,此时噪声/振动数据相关性最大,且耦合频率范围的噪声谱能量提高显著。
- 王显圣周方奇徐来武吴军强路波杨党国
- 关键词:噪声流激振荡风洞实验
- FL-23风洞洞壁对跨声速颤振的干扰影响被引量:1
- 1989年
- 本文提供了在FL-23风洞中进行的试验研究结果。试验采用动力相似的四种不同尺寸的60°三角机翼平板半模型。结果表明:洞壁干扰提高了跨声速颤振临界速压,当模型展长对试验段宽度的比值Lm/B为0.687、0.600和0.512时,使颤振临界速度的压缩性修正系数分别减小3.8%、2.5%和1.4%。改变开孔率的试验定性验证了上述结果的合理性。
- 卢奇正李清路波
- 关键词:风洞跨声速颤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