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苑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幽门螺杆菌感...
  • 2篇螺杆菌
  • 2篇螺杆菌感染
  • 2篇杆菌感染
  • 1篇增殖
  • 1篇三联疗法
  • 1篇沙星
  • 1篇四联疗法
  • 1篇胃癌
  • 1篇胃癌细胞
  • 1篇胃癌细胞增殖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增殖
  • 1篇疗法
  • 1篇疗法治疗
  • 1篇莫西沙星
  • 1篇酪酸
  • 1篇酪酸梭菌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18...

作者

  • 3篇俞力军
  • 3篇邢苑
  • 2篇韩钧凌
  • 1篇黄轶华
  • 1篇张宏

传媒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莫西沙星的三联疗法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二线治疗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价基于莫西沙星的三联疗法作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二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4例经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失败的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为37例。A组给予口服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g+莫西沙星400mg,均为2次/d;B组给予口服雷贝拉唑10mg(2次/d)+枸橼酸铋钾300mg(4次/d)+甲硝唑(400mg,3次/d)+四环素(500mg,3次/d)。两组均治疗7d,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按意向治疗分析A组和B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78.4%和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按符合方案分析A组和B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5.3%和7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0)。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0.8%和2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结论含莫西沙星的三联方案优于含铋剂的四联方案,是一种疗效好且安全性高的Hp根除二线疗法。
俞力军邢苑韩钧凌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莫西沙星
DEK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调控Notch1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DEK基因的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RT-PCR检测胃癌细胞中DEK mRNA的表达;DEK-siRNA、NC-siRNA转染人胃癌BGC-823细胞,不作任何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组,转染48 h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DEK、MMP-2、MMP-9、Notch1、Hes1蛋白表达;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DEK基因在人胃癌MNK-28、SGC-7901、BGC-823细胞中的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GES-1细胞(P<0.01),DEK基因在胃癌BGC-823细胞的mRNA表达最高,选择作为后续研究对象;DEK-siRNA转染BGC-823细胞后DEK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及NC-siRNA组比较,DEK-siRNA组细胞存活率、细胞侵袭数及MMP-2、MMP-9、Notch1、Hes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RNA干扰(RNAi)抑制胃癌细胞中DEK基因的表达后可抑制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其机制与Notch1信号通路的调控有关。
邢苑韩钧凌俞力军陈和萍张宏
关键词:胃癌增殖
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疾病的疗效。[方法]^(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阳性的132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A组给予四联疗法,即雷贝拉唑肠溶片(20mg,2次/d)、枸橼酸铋钾颗粒(2g,2次/d)、阿莫西林胶囊(1g,2次/d)、盐酸左氧氟沙星片(0.2g,2次/d);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片(0.7g,3次/d);2组疗程均为14d。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Hp根除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可提高Hp根除率,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盛玉奇黄轶华邢苑俞力军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酪酸梭菌四联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