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诗贤

作品数:18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妊娠
  • 5篇妊娠期
  • 3篇胆汁淤积
  • 3篇胆汁淤积症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内皮
  • 3篇血管内皮祖细...
  • 3篇妊娠期肝内胆...
  • 3篇妊娠期肝内胆...
  • 3篇子宫
  • 3篇祖细胞
  • 3篇卵巢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祖细胞
  • 3篇肝内
  • 3篇肝内胆汁
  • 3篇肝内胆汁淤积
  • 3篇肝内胆汁淤积...
  • 2篇多囊
  • 2篇多囊卵巢

机构

  • 16篇深圳市妇幼保...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邱诗贤
  • 9篇江丽萍
  • 4篇林逸飞
  • 2篇覃春容
  • 2篇董玉楠
  • 2篇姚吉龙
  • 2篇刘芳
  • 2篇段纯
  • 2篇李晓英
  • 2篇李智泉
  • 1篇江曼茹
  • 1篇赵坤
  • 1篇都红蕾
  • 1篇阮莉妮
  • 1篇任晓慧
  • 1篇张丽
  • 1篇郑娇雪
  • 1篇欧秀华
  • 1篇汤德民
  • 1篇冷秀兰

传媒

  • 3篇中外医学研究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妇幼卫生...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 选择2012~2013年我院收治的280例疑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女性患者,给予支原体培养、药敏试剂盒测定,同期抽取90例疑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男性患者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280例女性患者中,有156例显示阳性,检出率为55.7% (156/280),与男性患者的阳性检出率27.8%(25/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发生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并且感染多以Uu为主,临床在治疗时建议首选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等进行治疗.
董玉楠龚林邱诗贤
关键词: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耐药性
动态监测LIF、β-hCG及P水平对诊断输卵管妊娠的探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动态检测隔日血清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β-hCG及P水平,评估其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60例作为EP组;正常早孕20例作为对照(NIUP)组。采用ELISA法测血清LIF水平;采用RIA法测血清β-hCG及P水平。【结果】①血清LIF水平在异位妊娠组及正常早孕组分别为(5.26±0.51)pg/mL及(5.88±0.26)pg/mL;异位妊娠组与正常早孕组血清LI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位妊娠组血LIF较正常早孕组低。②血清β-hCG水平在异位妊娠组及正常早孕组分别为(731.15±530.8)mIU/mL及(2036.95±1791)mIU/mL。血清孕酮水平在异位妊娠组及正常早孕组分别为(5.26±0.51)ng/mL及(20.88±0.26)ng/mL。异位妊娠组与正常早孕组血清β-hCG、P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早孕组比较,异位妊娠组妇女血清β-hCG、P水平均明显降低。(3)异位妊娠组术前间隔48h两次血LIF、P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组术前间隔48h血β-hCG变化分为上升型(上升>66%4例占6.7%,上升10%~66%24例占40%)、平台型(波动于±10%20例占33.3%)、下降型(下降10%-50%12例占20%,其中下降>50%6例占10%)。【结论】检测血清LIF、P水平有助于鉴别宫内早孕与异位妊娠;动态监测血β-hCG变化规律可作为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重要依据。
覃春容姚吉龙任晓慧段纯邱诗贤张丽彭莉
关键词:LIFΒ-HCG异位妊娠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管内皮祖细胞生物学变化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管内皮祖细胞(EPC)生物学变化特点,并了解其变化所代表的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检查的健康妊娠期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EPC生物学特点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血清胆汁酸水平高于对照组,EPC数量比、增殖OD值、迁移数、黏附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的EPC功能功能下降,其与胆汁酸对细胞膜造成的破坏作用有密切关系。
江丽萍林逸飞邱诗贤
关键词:妊娠干细胞细胞学内皮细胞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INSR基因mRNA表达及意义
2015年
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INSR基因mRNA表达及意义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间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36例,将其均分为两组,一组为无胰岛素抵抗组(IR),一组为有胰岛素抵抗组(NIR),对两组患者的臀围、腰围、体重、身高、月经周期、年龄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并计算患者的WHR(腰臀比)、BMI(体质指数),取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应用荧光定量RT-PCR对患者的INSR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臀围、腰围、体重、WHR、BMI具有明显差异,IR组明显高于NIR组,IR组的INSR mRNA表达值为:0.113±0.161,NIR组的INSR mRNA表达值为:0.158±0.19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子宫内膜中具有INSR mRNA表达,这是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其中IR具有降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的INSR mRNA表达的趋势。
江丽萍邱诗贤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管内皮祖细胞生物学变化的要点探析
2016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生物学变化的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5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晚孕妊娠期ICP患者284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一时间就诊的晚孕妊娠期正常患者284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EPC生物学变化特征。结果观察组的血清胆汁酸含量相比于对照组显著提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EPC水平、增殖百分比、迁移数量和粘附数量相比于对照组均显著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P孕妇体内胆汁酸水平同EPC水平有一定相关性,低EPC会影响体内胎儿胎盘血循环,需要临床医生予以足够重视。
江丽萍李智泉邱诗贤
关键词:胆汁淤积胆汁酸肝内血管内皮祖细胞生物学
妊娠期妇女心理行为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从社会心理角度调查376例孕产妇妊娠期心理卫生状况,为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围产心理行为问卷填表形式,由受评者自己按问卷要求,对妊娠期心理、行为进行自我评定,以是或否方式进行回答多项选择。结果:早孕期心理行为改变最大,其次为分娩期,晚孕期居第3位,中孕期情绪相对稳定。早孕期心理的变化主要受妊娠反应的影响,大多数人对妊娠态度是积极的,约1/3有幸福感、自豪感,1/5对丈夫的依赖增强。晚孕期考虑与分娩有关的问题对孕产妇心理情绪有影响。结论:妇产科工作者应掌握和熟悉孕产期妇女心理行为特征,以获得更好的工作效果。
赵坤汤德民李晓英欧秀华江曼茹邱诗贤
关键词:早孕期中孕期晚孕期
盆底功能康复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评价电刺激+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及电刺激+盆底肌生物反馈+场景生物反馈治疗两种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模式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10月笔者所在医院自然分娩、产后5~6周复诊时发现压力性尿失禁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电刺激+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给予电刺激+盆底肌生物反馈+场景生物反馈治疗。于产后6个月随访,通过两组盆底肌电生理指标测定及尿垫试验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后盆底肌电生理指标测定都有明显的提高,治疗尿失禁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后6个月随访尿失禁复发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结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功能的康复有显著意义,根据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对巩固疗效,预防复发有良好的作用。
董玉楠冷秀兰阮莉妮邱诗贤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产前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产前诊断的价值,分析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该研究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内来该院检测是否感染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的孕妇和育龄女性60例,随机分为两组,活动性感染孕妇为观察组,非活动性感染组为对照组。采用巢式PCR[1]、逆转录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三种方法的联合应用。结果活动性感染孕妇受到绒毛和脐血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率高达52.3%和5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和育龄女性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产前诊断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胎儿的取舍提供可靠依据,提高了优生率,具有临床的可行性,科学性,以及安全性。
麦光兴邱诗贤
关键词:产前诊断巢式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变化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蛋白(ALB)、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待产的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hs-CRP、ALB、FIB,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hs-CRP、FIB均低于观察组;对照组的ALB高于观察组中的中度、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0.05)。结论:hs-CRP及ALB、FIB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及病情程度的判断有临床意义。
江丽萍邱诗贤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球囊导管放置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球囊导管放置治疗宫腔粘连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上环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球囊导管放置治疗,术后均以人工周期治疗3月再取环,比较两组取环后月经和半年内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月经恢复率、月经量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半年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球囊导管放置治疗宫腔粘连更优于传统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上环术,值得推广应用。
邱诗贤刘芳刘剀
关键词:宫腔镜手术宫腔粘连疗效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