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毅
- 作品数:6 被引量:53H指数:3
- 供职机构: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髁置换和全膝置换对治疗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对比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UKA)和全膝置换(TKA)在治疗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8例临床资料,依据数字表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TKA治疗,观察组则接受UK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屈曲角度、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髁置换与全膝置换手术治疗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均具有较好效果,但相比之下,单髁置换更利于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以及功能,因此,更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 邹毅
- 关键词:单髁置换全膝置换疗效
- 体外冲击波在肩关节运动损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2019年
- 目的研究体外冲击波在肩关节运动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7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肩关节运动损伤患者112例,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6例,对患者进行物理因子和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体外冲击波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V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以及C-M评分(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肩关节运动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时,在对患者进行物理因子和关节松动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体外冲击波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疼痛程度能够得到明显的降低,肩关节运动功能明显增强,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是一种理想的肩关节运动损伤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徐毅邹毅周士进
-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
-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对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干预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8例(22髋)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髓芯减压联合PRP、同种异体骨移植进行治疗。根据Harris评分及影像学Ficat分期标准观察患者术后疼痛、功能改善及病情进展情况。结果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1年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其中优9髋、良6髋、可5髋、差2髋,优良率68%(15/22);术后1年影像学Ficat分期提示3髋进展,余病例无明显加重表现,进展率14%(3/22)。结论自体PRP结合同种异体骨移植干预性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临床效果及X线影像学表现满意,可作为保髋手术的策略之一。
- 吴晓斌郭静刘朝阳徐毅邹毅周士进刘凡凡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减压术富血小板血浆骨移植
- 可调悬吊钛板微创治疗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使用可调悬吊钛板微创治疗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共收治18例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均采用可调悬吊钛板通过微创技术重建喙锁韧带以固定脱位的肩锁关节。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内固定物在位情况,并根据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进行患肩功能评价。结果 18例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4±3.0)个月。所有伤口均获得一期甲级愈合,无感染及延迟愈合发生。术后复查肩关节X线片均证实肩锁关节恢复正常解剖关系。参照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评定,优15例,良3例,优良率100%。无再脱位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可调悬吊钛板微创治疗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创伤小、固定牢、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刘凡凡刘朝阳徐毅邹毅吴晓斌周士进
- 关键词:微创肩锁关节脱位
-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09年
- 刘朝阳汤龙飞徐毅段小锋邹毅吴晓斌
- 关键词:不稳定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
- PFNA与LCP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9
- 2016年
-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采用PFNA与LCP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其中PFNA组26例,LCP组30例,并对手术资料、术后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进行临床随访分析。结果 56例患者均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住院天数、下地负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髋关节Harris评分方面均优于LCP组(均P〈0.05),骨折愈合时间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LCP相比,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可早期负重等优点,有利于骨折早期愈合,更易于患肢功能康复,因此PFNA可做为目前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固定方案。
- 刘凡凡刘朝阳张杰斌徐毅邹毅周士进吴晓斌
-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