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婕 作品数:7 被引量:25 H指数:3 供职机构: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东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试验方法,将118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76例)和安慰针对照组(42例),另纳入健康对照组30例。针刺组及安慰针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控制饮食,取腹部(中脘、中极等)及四肢(梁丘、足三里等)相应穴位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后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肌酐、尿素氮、尿酸及不良反应症状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针刺组BMI低于安慰针对照组(P<0.01)。代谢指标中针刺组血清总胆固醇、葡萄糖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两组患者余代谢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评分治疗后针刺组饥饿感分值较安慰针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降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BMI,并相应降低其血清总胆固醇及葡萄糖,患者针刺治疗后未出现乏力、厌食及腹泻等不良反应,针刺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童娟 陈建雄 张子谦 刘昌盛 潘娱 郑婕 姚红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症 针刺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运用安慰针对照观察针刺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运用安慰针对照观察针刺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有效性,初步观察并探讨针刺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安全性。
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将79例肥胖症患者分成... 郑婕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症 针刺疗法 减肥 文献传递 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食欲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评价针刺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食欲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试验方法,将118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76例和安慰组42例。试验组取腹部以脐为中心12穴并配合梁丘(双)、足三里(单)、阴陵泉(单)进行针刺,隔日1次,共治疗12次;安慰组采用假针刺。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热量摄入、胃液体残存率、食欲情况VAS量表分值及3个月后回访BMI及热量摄入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BMI较安慰组明显改善(P<0.01)。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0.5h、1h胃液体残存率均较安慰组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进食欲望、饥饿感、意愿进食数量的分值都较安慰组有明显改善(P<0.05)。3个月后随访中显示,试验组BMI较安慰组仍有明显改善(P<0.01),且摄入热量较安慰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针刺治疗可明显降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BMI,并减慢胃排空,降低患者食欲,控制其摄食行为,达到减重及控制体重的效果。 姚红 陈健雄 张子谦 潘娱 郑婕 童娟关键词:肥胖症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减重 针刺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代谢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价针刺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代谢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肓试验方法,将118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安慰组42例,另纳入健康对照组30例。两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受饮食控制。治疗取腹部以脐为中心12穴并配合下肢梁丘(双)、足三里(单)、阴陵泉(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体重指数(BMI),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尿酸指数,腹部皮下脂肪层及双大腿根部皮下脂肪层面积(CT扫描下)分值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结果显示,两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治疗前BMI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后,治疗组BMI为(29.38±2.92),对照组BMI为(31.35±3.2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间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尿酸指数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组患者血清总胆同醇、葡萄糖指数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总胆固醇〈0.01;P葡萄糖指数〈0.01)。两组间腹部皮下脂肪层、双腿皮下脂肪层面积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腹部〈0.01,P左大腿根部〈0.01,P右大腿根部〈0.01)。两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治疗前、后,BMI指数、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尿酸指数、腹部皮下脂肪层及双大腿根部皮下脂肪层面积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针刺可降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BMI指数,并相应降低其血清总胆同醇、葡萄糖指数及腹部皮下脂肪层及双腿皮下脂肪层面积,提示针刺疗法可降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局部脂肪蓄积,并调整体内代谢功能。 童娟 陈建雄 张子谦 潘娱 郑婕 姚红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症 随机对照试验 针刺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价针刺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试验方法,将118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按就诊次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以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安慰组42例,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2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受饮食控制。治疗取腹部以脐为中心12穴并配合下肢梁丘(双侧)、足三里(单侧)、阴陵泉(单侧)穴位。观察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腹部皮下脂肪层及双大腿根部皮下脂肪层面积(CT扫描下)分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BMI及腹部皮下脂肪层、双大腿根部皮下脂肪层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2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治疗前后BMI、腹部皮下脂肪层及双大腿根部皮下脂肪层面积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疗法可降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BMI、腹部皮下脂肪层及双大腿根部皮下脂肪层面积,提示本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有一定治疗作用,但并未能将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各项指标降至正常范围,表明单纯运用针刺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治疗效果有限。 童娟 陈健雄 张子谦 潘娱 郑婕 姚红关键词:随机对照试验 安慰针与针刺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以下简称肥胖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的实验方法,将79例肥胖症患者分成针刺疗法治疗组(53例)和安慰针法的对照组(26例)。在营养科饮食基线控制下,两组均取腹部以脐为中心12穴配以梁丘(双)、足三里(单)、阴陵泉(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周期(12次)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以下简称BMI指数)、腰围、腹部皮下脂肪层(CT扫描下)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分别有53例、26例患者完成12次治疗。治疗组治疗12次后BMI指数、腰围、腹部皮下脂肪层均下降,其中BMI指数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疗法对患者有改善BMI指数的作用,两组患者组间比较腰围及皮下脂肪层面积未见明显减少。 郑婕 童娟 陈建雄 张子谦 李蒂凤 黄少惠 曹彩英 姚红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症 针刺疗法 安慰针为对照的针刺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以下简称肥胖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的实验方法,79例肥胖症患者分成针刺疗法的治疗组(53例)和安慰针法的对照组(26例)。在营养科饮食基线控制下,两组均取腹部以脐为中心... 郑婕 童娟 陈建雄 张子谦 李蒂凤 黄少惠 曹彩英 姚红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症 针刺疗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