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世强

作品数:1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心脏
  • 6篇心肌
  • 6篇细胞
  • 5篇干细胞
  • 4篇缺血
  • 4篇自体
  • 4篇外科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骨髓
  • 3篇心脏病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再生
  • 3篇缺血性心脏病
  • 3篇外科治疗
  • 3篇细胞集落
  • 3篇粒细胞
  • 3篇粒细胞集落刺...
  • 3篇集落
  • 3篇集落刺激因子
  • 3篇梗死

机构

  • 12篇苏州大学
  • 2篇江阴市人民医...
  • 1篇东南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沈振亚
  • 12篇郭世强
  • 11篇虞桂平
  • 7篇余云生
  • 5篇陈一欢
  • 5篇黄浩岳
  • 3篇胡雁秋
  • 3篇华菲
  • 3篇叶文学
  • 3篇朱勇
  • 2篇朱震
  • 1篇陈国强
  • 1篇章传凯
  • 1篇谷涌泉
  • 1篇陈剑华
  • 1篇郭亮
  • 1篇刘永浩
  • 1篇刘照晶

传媒

  • 4篇苏州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背景:动物实验和初期的临床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可以取代坏死心肌细胞、增加有功能心肌细胞的数量,改善心功能,从而为心肌梗死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目的:观察心肌梗死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及骨髓动员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经猪髂前上棘抽取骨髓30mL,培养得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5只猪分为3组,模型组仅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干细胞移植组在造模3h后经冠状动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动员组在造模3h后连续5d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μg/(kgd)。结果与结论:心肌梗死后8周,干细胞动员组、干细胞移植组左心室收缩、舒张末期内径都明显减小,射血分数较心肌梗死前提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细胞动员组及干细胞移植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较心肌梗死前有上升趋势(P<0.05);干细胞动员组和干细胞移植组梗死交界区的毛细血管密度均大于模型组(P<0.05)。提示心肌梗死后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及骨髓动员均能明显改善心功能,但具体效果仍需进一步大样本实验研究。
虞桂平沈振亚余云生郭世强陈一欢胡雁秋
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再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不同时间点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改善的MRI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后在不同时间点经冠状动脉自体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对心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30只健康太湖梅山猪(分为6组)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并分离培养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组(每组5只)分别在心肌梗死后3h、2周及4周(分别简称为G1、G2、G4)经冠状动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每组设立对照组(5只)在各对应时间点经冠状动脉注射DMEM培养基。在心肌梗死前,移植前及实验终点(心肌梗死8周)时对每只猪行MRI及心超检查以观察心功能的改变。在细胞移植前后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值。实验终点时获取猪心,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细胞在心肌内定植及分化情况,并检测心肌血管密度。结果:G1组心功能与各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G2、G4组与相应对照组相比,心功能指标有改善,且G4优于G2(P<0.05)。G1及各对照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百分比绝对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G4组较G2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百分比绝对值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G2、G4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上升明显,而G1及各对照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无明显变化,G4组上升幅度较G2组高(P<0.05)。G1及各对照组心肌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未见移植细胞定植及分化,G2、G4组心肌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有移植细胞定植及分化,且G4较G2优(P<0.05)。G1及各对照组心肌血管密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心肌血管密度各实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G4组高于G1及G2组(P<0.05)。结论: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点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心功能影响效果有差异;急性期移植对心功能无明显影响,非急性期移植能改善心功能。心肌梗死后4周移植治疗效果较优。MRI可以显示梗死心肌的部位及范围,并可以反映心功能的变化。
刘永浩郭亮陈剑华郭世强虞桂平沈振亚
关键词:心肌梗死不同时间点间充质干细胞心功能
手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16例临床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提高手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的经验。方法对16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6例术后1个月心功能I级(12例),心功能Ⅱ(4例),术后症状改善明显。结论手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是最有效的方法,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
郭世强沈振亚虞桂平朱勇
关键词:心包炎缩窄性心脏外科手术方法
不同时间自体骨髓动员急性缺血心肌的血管再生
2012年
背景:正常组织在损伤后可动员骨髓干细胞至损伤组织,在局部微环境作用下定向增殖分化修复组织。目的:应用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观察骨髓动员对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心功能影响及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健康太湖梅山猪15头,明胶海绵栓塞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法建立猪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建模后4周后经冠状动脉注射DMEM;立即动员组建模后3h并连续5d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周动员组:建模1周后连续5d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立即动员组和1周动员组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期内径心功能指标均有改善。骨髓动员后,两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上升明显,血管密度明显增加,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提示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后可归巢到心肌受损区域,在局部环境诱导下可分化成原始的血管结构,参与缺血区的血管形成。
虞桂平沈振亚余云生郭世强陈一欢胡雁秋
关键词:血管再生缺血性心脏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自体骨髓动员对急性缺血心肌血管再生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背景:动物实验表明,应用干细胞移植有可能取代受损心肌细胞并建立新的血管来改善血液供应。目的:观察应用集落刺激因子骨髓动员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猪心功能及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健康太湖梅山猪10头,建立猪心肌梗死模型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周后经冠状动脉注射DMEM;实验组心肌梗死后3h并连续5d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心肌梗死后第8周行超声心动检测心功能,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值,梗死区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及Ⅷ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毛细血管密度。结果与结论:骨髓动员后实验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水平上升明显,标本Ⅷ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血管密度有明显上升。结果提示集落刺激因子诱导的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对急性缺血心肌血管再生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
虞桂平沈振亚余云生郭世强陈一欢胡雁秋
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血管再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转染AKT1基因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猪缺血性心肌病被引量:1
2009年
背景:干细胞移植早期出现的大量细胞缺失可明显影响移植效果,目前已证实AKT1基因的过表达能明显抑制细胞凋亡。目的:探讨过表达AKT1基因的猪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否在体内缺氧状态下抑制干细胞凋亡,及其修复受损心肌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8/2007-02在苏州大学完成。材料:健康雄性梅山猪24只,由苏州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方法:扩增AKT1 cDNA基因,并构建表达载体。扩增后,使用慢病毒转染系统进行基因重组,以其为载体转染建立稳定过表达AKT1基因的猪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行BrdU标记。24只猪均应用明胶海绵栓塞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造模后4周,随机均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性处理;DMEM组行冠脉内注射DMEM液5mL;单纯细胞移植组行冠脉内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5mL(1×107个细胞);AKT转染细胞移植组同法注射等量转染AKT1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主要观察指标:载体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结果,心脏磁共振检查评估心功能,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学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水平。结果:①双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均表明所获取的cDNA为AKT1的CDS功能区基因;转染入293T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4,48h后,均可检测到强荧光出现;其蛋白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与已知分子量相符,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转染2周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稳定转录AKT1,其AKT1-mRNA的转录水平是原代细胞的120倍。②细胞移植前,梗死心脏的左室舒张末径增加,每搏量明显下降。与移植前比较,移植后单纯细胞移植组、AKT转染细胞移植组心功能明显改善,梗死区的收缩功能和血流灌注均有所改善,左室腔缩小,梗死区的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增加,且AKT转染细胞移植组上述各指标改善更为显著(
余云生郭世强虞桂平叶文学黄浩岳陈一欢华菲谷涌泉沈振亚
关键词:基因转染自体移植
先天性主动脉瓣四叶畸形一例
2006年
华菲沈振亚余云生黄浩岳郭世强
关键词:先天性活动后心悸心脏超声心动图心前区不适休息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梗死心肌猪的心功能变化被引量:2
2013年
背景:干细胞移植可改善缺血性心肌血供并改善心功能。目的:进一步验证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心肌梗死后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15只健康太湖梅山猪通过冠脉栓塞建立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其中2组分别在心肌梗死后3h,2周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模型组不移植细胞。行心脏超声观察心脏功能各指标的改变;并在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值;在实验终点取大体标本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细胞在心肌内定植及分化情况,检测心肌血管密度。结果与结论:心肌梗死3h组与模型组比较,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期内径、左室收缩期内径各项心功能指标及心肌血管密度、不同时间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心肌梗死后2周移植组与模型组相比,心功能指标均有改善,心肌血管密度大于模型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明显高于较移植前(P<0.05)。提示不同时间点心肌微环境对于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及定植的影响,心肌梗死后急性期内局部微环境不利于移植细胞的存活,在瘢痕修复早期行骨髓干细胞移植对骨髓干细胞的分化和定植以及对心功能的改善有较好的效果。
虞桂平沈振亚郭世强余云生陈国强
关键词:干细胞骨髓干细胞干细胞移植心功能
AKT1基因过表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建立
2012年
目的使用慢病毒系统建立AKT1基因过表达的稳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方法扩增AKT1cDNA基因,并构建AKT1-cDNA表达载体,再结合穿梭质粒pCDH1-AKT1转染人胚肾293T细胞进行扩增后,使用慢病毒转染系统进行基因重组,并以其为载体转染猪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其荧光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AKT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双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表明,所获取的cDNA为AKT1的蛋白质编码功能区基因。293T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转染效率均达到90%以上。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表明,稳转细胞的AKT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原代细胞。结论成功构建AKT1-cDNA表达载体;通过使用慢病毒系统,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长期稳定过表达AKT1。
余云生沈振亚郭世强虞桂平叶文学黄浩岳陈一欢华菲章传凯
关键词:基因治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KT基因
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巨大左心室36例外科治疗分析
2007年
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3月该院收治的主动脉瓣病变伴巨大左心室并施行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手术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死亡1例,低心排5例,心律失常10例,肾功能不全1例;术后早期即可见左室舒张末径(LVEDD)由术前的(78.2±6.8)mm缩小至(68.2±12.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术前心功能的调整、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术后积极处理对该类患者心脏的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
朱震沈振亚黄浩岳朱勇虞桂平郭世强
关键词: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