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凤霞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油气
  • 4篇油气输导
  • 4篇输导
  • 4篇输导体系
  • 3篇油气输导体系
  • 2篇演化史
  • 2篇油气生成
  • 2篇盆地
  • 2篇热演化
  • 2篇热演化史
  • 2篇成藏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剥蚀
  • 1篇地层剥蚀量
  • 1篇地台
  • 1篇东西部
  • 1篇动态性
  • 1篇盐下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盆地

机构

  • 9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9篇郭凤霞
  • 6篇孙宁富
  • 5篇林玉祥
  • 5篇闫晓霞
  • 5篇刘虎
  • 4篇李晓凤
  • 3篇孟彩
  • 2篇李秀芹

传媒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海洋石油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复杂油气藏
  • 1篇海洋地质前沿

年份

  • 2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库车坳陷膏盐形成机理及其对油气生成的催化效应被引量:1
2015年
库车坳陷膏盐形成是蒸发成因和深部卤水成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膏盐的存在有助于有机质的富集和保存及后期的演化,而且膏盐形成过程对储集层及运移通道的发育也具有良好的改造作用。通过分析膏盐的化学组成及形成过程,明确了油气与膏盐的伴生关系,对于分析含盐地区油气催化与成藏具有重要意义。
孙宁富郭凤霞
关键词:膏盐
黏土矿物在油气生成中的催化效应被引量:2
2014年
黏土矿物的催化作用对于油气生成具有关键作用。通过分析黏土矿物和干酪根的结构与依附关系,在明确催化机理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催化反应的影响因素,有利于烃源岩的科学评价,对寻找优质烃源岩具有重要意义。
孙宁富郭凤霞
关键词:黏土矿物油气生成
华北地台东西部中新元古界生烃条件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对华北地台中新元古界有机质丰度、类型、热演化程度以及生烃演化史等的分析,全面对比了以蒙陕裂陷槽为代表的华北地台西部和以冀辽裂陷槽为代表的华北地台东部中新元古界的生烃条件,结果表明,冀辽裂陷槽中新元古界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为优质烃源岩;蒙陕裂陷槽中新元古界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低,尽管类型也较好,烃源岩仅为中等-偏差。华北地台东、西部中新元古界现今热演化程度较为接近,但其热演化过程差异较大,东部自晚古生代以后持续抬升,上覆地层剥蚀殆尽;西部则持续沉降,至中生代方达到最高演化程度。总体看来,华北地台中新元古界有利生烃区首推冀辽裂陷槽,其次为蒙陕裂陷槽和豫陕裂陷槽。
林玉祥李晓凤闫晓霞郭凤霞刘虎李秀芹
关键词:生烃条件热演化史华北地台
沁水盆地地层剥蚀量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沁水盆地自晚三叠世以来不断抬升,遭受了多次剥蚀,但其累积剥蚀量一直悬而未决,不利于盆地模拟和资源评价。本文在沁水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史、热演化史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以镜质体反射率反演方法为主,辅以声波时差法和构造剖面法,较为准确地确定了沁水盆地中新生代以来的累积地层剥蚀量。研究表明,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在燕山运动时期遭受最高地温,其后回返抬升并伴有地温梯度下降。参照济阳坳陷连续沉积剖面建立了镜质体反射率与深度的关系,经地温梯度校正后,计算出了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最大埋深,从而得到其此后抬升过程中的累积剥蚀量,经与声波时差法、构造剖面法计算结果对比,三者计算结果较为符合。研究结果表明,晚三叠世以来沁水盆地累积地层剥蚀量在1400~3300m之间,其中盆地中部剥蚀量较少,一般小于2500m,盆地边缘剥蚀量较大,可达3000m以上。主要剥蚀时期为晚白垩世至新近纪,地层剥蚀量可达2000m以上;其次为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地层剥蚀量一般小于1000m。
林玉祥刘虎郭凤霞闫晓霞韩继雷钱铮刘建军
关键词:地层剥蚀量构造演化史热演化史沁水盆地
大北—克拉苏构造带盐下天然气识别被引量:6
2014年
库车坳陷大北—克拉苏构造带天然气经历过深埋高温作用,为了判定盐下天然气的母质类型和成因类型,根据镜质体反射率的计算公式和金刚烷与成熟度的关系计算成熟度;依据Behar关系图谱和碳同位素值图谱识别裂解气类型。通过地球化学数据最终计算出Ro达到1.5以上,达到裂解气的形成条件;裂解气类型为干酪根裂解气。并且进一步证实干酪根类型为自由型干酪根,与黏土矿物的催化关系不密切;从干酪根的聚集类型可证实为聚集型干酪根而非可溶有机质。综合分析得出大北—克拉苏构造带盐下天然气为腐殖型+依附型+聚集型干酪根裂解气。
孙宁富郭凤霞
关键词:裂解气克拉苏构造带
油气输导机制及输导体系定量评价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为了减少输导体系多解性和更客观、准确地对其进行评价,该文对我国各主要含油气盆地输导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总结,提出了基于油气输导机制的输导体系分类方案,将输导要素划分为3大类:第一类为必要的输导要素(包括输导空间、输导动力和输导流体);第二类为描述输导体系重要特性的输导要素(如输导方向、输导能力);第三类为补充说明输导体系的输导要素(如输导体系的规模与层次、形成与作用时期等)。提出的基于输导机制的输导体系命名原则为:输导体系规模与层次+形成与作用时期+输导能力+输导方向+输导动力+输导空间。同时根据各输导要素对油气运聚成藏的贡献,建立了各类输导要素优劣的定量评价标准与赋值原则。总结了成藏期古输导体系恢复方法和步骤,其中古孔隙和古构造的恢复是成藏期输导格架建立的关键。这为输导体系定量评价奠定了基础,从而可以更好地根据输导体系预测潜在油气藏,提高勘探成功率。
林玉祥孙宁富郭凤霞闫晓霞孟彩李晓凤刘虎李秀芹
关键词:油气输导体系
论油气输导体系的层次性与动态性
2013年
通过对我国各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输导体系的系统分析与总结,提出了油气输导体系研究要划分层次,即针对不同盆地和同一盆地不同等级的研究对象(盆地、区带和局部构造等),分别研究其输导体系特征以及其对油气成藏富集规律的控制作用。油气输导体系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动态性,即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输导体系是不断变化的,只有油气大规模运聚时期的输导体系才能控制油气成藏与油气分布,因此要恢复成藏期输导体系特征,才能有效识别其输导能力与正确预测油气分布规律。以渤海湾盆地为例,深入探讨了油气输导体系的层次性与动态性,阐明了这一研究方法对油气输导体系研究的重要意义。
林玉祥郭凤霞闫晓霞李晓凤刘虎孙宁富孟彩
关键词:动态性输导体系油气成藏含油气盆地
油气输导体系研究技术思路与展望被引量:3
2014年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根据多年油气输导体系研究经验,提出了油气输导体系研究的技术方法和步骤,认为古孔隙恢复、古压力恢复、古构造恢复以及成藏期分析是油气输导体系研究中的关键技术。系统总结了关键技术的研究方法与最新进展,确定有效输导体系,正确预测未知油气藏。对目前油气输导体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林玉祥郭凤霞孙宁富孟彩李晓凤闫晓霞刘虎
关键词:输导体系油气
歧口凹陷油气输导体系及其对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
歧口凹陷作为黄骅坳陷中发育的最大的生油凹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随着勘探程度的深入,输导体系的研究成为制约油气勘探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次研究以成藏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并以露头、钻井和测井以及各种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对歧口凹...
郭凤霞
关键词:歧口凹陷油气运聚输导体系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