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龙辉

作品数:32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心脏
  • 13篇动脉
  • 8篇心脏病
  • 8篇先天
  • 8篇先天性
  • 8篇先天性心脏
  • 8篇先天性心脏病
  • 8篇肺动脉
  • 8篇肺动脉高压
  • 7篇心肌
  • 6篇手术
  • 6篇术后
  • 5篇凋亡
  • 5篇室间隔缺损
  • 5篇体外循环
  • 5篇缺损
  • 5篇重度肺动脉高...
  • 5篇外科
  • 5篇外循环
  • 5篇细胞

机构

  • 30篇郑州大学第二...
  • 6篇郑州大学
  • 2篇平顶山市第一...
  • 2篇黄河医院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潍坊医学院附...

作者

  • 32篇郭龙辉
  • 26篇赵根尚
  • 15篇法宪恩
  • 14篇张瑞成
  • 13篇李红卫
  • 10篇余海彬
  • 9篇王海永
  • 8篇冯德广
  • 5篇侯剑峰
  • 4篇付春景
  • 3篇王正飞
  • 3篇张大新
  • 2篇申琦
  • 2篇徐成阳
  • 2篇宋静
  • 2篇蒋素娟
  • 2篇李少珂
  • 2篇黄幼田
  • 2篇王国锋
  • 2篇初佩俊

传媒

  • 8篇河南外科学杂...
  • 6篇医学信息(手...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原医刊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河南职工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10
  • 8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法洛四联征右室流出道肥厚心肌细胞凋亡、Bax及Bcl-2蛋白表达情况
2008年
目的研究法洛四联征右室流出道肥厚心肌细胞凋亡、Bax及Bcl-2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对手术时机的选择的意义。方法36例法洛四联征按年龄分成三个组。A组:≤2岁组;B组:>2岁,且≤10岁;C组:>10岁。用末端标记原位细胞凋亡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其右室流出道肥厚心肌细胞凋亡指数,Bax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组与B组和C组相比较(P<0.05),A组最小。随年龄增长,Bax表达明显增多(P<0.05),Bcl-2表达先增后减,但是Bcl-2/Bax比值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P<0.05)。结论不同年龄阶段法洛四联征右室流出道肥厚心肌细胞凋亡指数、Bax、Bcl-2蛋白表达存在明显差异。2岁内进行根治手术,预后较好。
王正飞赵根尚法宪恩郭龙辉
关键词:法洛四联征细胞凋亡指数BAX蛋白BCL-2蛋白
心电图对常见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评价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评价心电图对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100例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男性60例,女性40例,室间隔缺损(VSD)40例,动脉导管未闭(PDA)35例,房间隔缺损(ASD)25例。肺动脉压力和分流均经心导管证实。分析心电图改变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结果PDA和VSD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时,心电图改变为右心室肥大和双心室肥大,与未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SD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心电图改变和肺动脉压力正常的心电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电图对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和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检查方法。
王国锋赵根尚郭龙辉
成人心脏外科术后并发精神障碍3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提高对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并发精神障碍认识与防治。方法分析620例成人心脏手术后出现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转归。结果本组并发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5%(31/620),29例患者精神障碍治愈,2例死亡。结论长时间体外循环中脑血流灌注不足,微栓形成,术后并发心、肺、脑等脏器功能障碍及感染可能是精神障碍的诱发因素和出现精神障碍的主要原因。提高认识,及时有效地治疗躯体疾病及心理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王海永法宪恩庄建张瑞成赵根尚郭龙辉
关键词:心脏手术并发症
应用多普勒超声估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价值
2003年
目的:评价应用多普勒超声三尖瓣返流估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压的准确性及实用性。方法:回顾分析3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超声测值与右心导管测值的资料。结果:统计学分析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多普勒超声三尖瓣返流估测肺动脉压准确、可靠,有临床实用价值。
申志扬郭龙辉杨利霞李凤鸣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合并症肺动脉高压多普勒超声检查三尖瓣返流
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瓣膜置换术临床分析
2008年
目的总结37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的瓣膜置换术的经验。方法37例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采用右心房-房间隔入路,其中单纯二尖瓣置换30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双瓣置换7例;21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同时行三尖瓣DeVega成形。结果围术期死亡2例,主要死亡原因为出血和低心排症。32例患者随访6个月~6年,无远期死亡,疗效满意。结论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而接受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应尽早手术,注意术中操作,良好的心肌保护及正确的围术期处理是提高手术效果的关键。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瓣膜置换术是安全的,死亡率较低。
王海永法宪恩张瑞成赵根尚郭龙辉李红卫余海彬
关键词:二尖瓣闭式扩张术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
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97例临床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并评价其效果、安全性。方法超声心动图确诊的32例动脉导管未闭(PDA)、31例房间隔缺损患者,34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均在X线透视及造影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指引下经导管置入封堵器,术后24h、1、3、6、12个月分别行TTE、ECG和X线胸片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2例PDA经造影或TTE测量PDA最窄处直径为2.3-8.6mm,平均(4.3±1.5)min,选择封堵器直径6-14mm,平均(8.5±1.8)min;31例ASD经TTE或导管测量ASD直径16-32mm,平均(21±2.1)min,选择封堵器直径18-35mm,平均(26±1.8)min;34例VSD造影测量VSD直径2.6-6.5mm,平均(4.5±2.1)min,选择封堵器直径5-9mm,平均(6.5±1.8)min。技术成功率为100%,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无急诊手术病例。术后即刻造影或TTE显示2例PMVSD存在微量残余分流,3个月后分流均消失。其余病例无残余分流和再通,心室内径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肺动脉压下降。结论应用封堵器经导管置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安全性好、不留手术瘢痕、回收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是适合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介入方法。
崔亚洲赵根尚高咏莉郭龙辉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
成人法洛四联症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总结成人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94年11月-2007年1月收治16岁以上成人法洛四联症病人30例,手术根治。所有病例均经右室切口疏通右室流出道,同时修补室间隔。单纯右心室流出道补片18例,跨瓣环补片6例,右室切口直接缝合6例。结果术后室间隔残余分流1例(直径3mm)。死亡1例,死亡率3.33%。结论根据成人法洛四联症特点,合理设计手术方案,成人法洛四联症根治可取得良好效果。
赵俊涛张瑞成法宪恩赵根尚郭龙辉余海彬李红卫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外科学
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鼠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s)急性心肌梗死区内移植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影响。方法:健康雄性 Wistar 大鼠24只,...
法宪恩张瑞成赵根尚侯剑峰王海永李红卫郭龙辉余海彬
关键词: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细胞凋亡大鼠心肌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处理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总结 3 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术后处理的临床经验 ,并做进一步探讨。方法 :2 0 0 2年 9月~2 0 0 4年 10月 ,连续观察 3 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 ,其中单支病变 6例 ,双支病变 15例 ,三支病变 11例 ,记录心电图、中心静脉压、有创动脉压、电解质、引流量、血气分析等。结果 :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 16± 3 .5h ,呼吸衰竭 2例 ,心律失常 10例 ,低心排出量综合征 (LCOS) 3例。结论 :CABG术后充分供氧、适时、尽早拔管很重要 ,维持血容量、电解质平衡 ,注意低心排出量综合征 ,及时处理各种心律失常。总之 ,CABG术后全面、精细的处理对顺利恢复至关重要 ,是手术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保障。
陈德峰赵根尚郭龙辉侯剑锋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处理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三支病变
2型糖尿病病人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的治疗
2006年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接受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高血糖发生情况及处理原则。方法 对30例2型糖尿病病人接受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监测血糖变化,行小剂量[0.1U/(kg·h)]胰岛素治疗,目标治疗为血糖控制在7~8mmol/L,同时监测生命体征、酸碱平衡、感染等术后情况。结果 30例病人术后12h血糖均降至8mmol/L以下。本组病人未发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胰岛素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低血糖。结论 对2型糖尿病病人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并有效地控制术后1血糖7~8mmol/L水平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疾病的预后。
亢鸿儒杜睿郭龙辉赵根尚冯德广
关键词:心内直视术后2型糖尿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