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玉敏

作品数:232 被引量:64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8篇期刊文章
  • 48篇会议论文
  • 21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7篇医药卫生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生物学
  • 3篇理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88篇磁共振
  • 79篇成像
  • 71篇磁共振成像
  • 68篇儿童
  • 61篇先天
  • 60篇心脏
  • 54篇先天性
  • 44篇心脏病
  • 43篇先天性心脏
  • 43篇先天性心脏病
  • 26篇影像
  • 25篇胎儿
  • 24篇动脉
  • 23篇血管
  • 17篇术后
  • 16篇畸形
  • 13篇心室
  • 13篇影像学
  • 11篇造影
  • 11篇图像

机构

  • 189篇上海交通大学
  • 4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3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首都儿科研究...
  • 3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上海健康医学...
  • 2篇通用电气医疗...
  • 2篇宁波创导三维...
  • 2篇飞利浦(中国...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作者

  • 229篇钟玉敏
  • 72篇朱铭
  • 69篇胡立伟
  • 64篇王谦
  • 62篇孙爱敏
  • 27篇张玉奇
  • 23篇高伟
  • 22篇张弘
  • 20篇郭辰
  • 18篇李奋
  • 15篇孙锟
  • 13篇杜隽
  • 11篇周莺
  • 10篇黄美蓉
  • 10篇顾晓红
  • 9篇王晓霞
  • 8篇张志芳
  • 8篇徐琳
  • 6篇吴兰平
  • 6篇殷敏智

传媒

  • 22篇中国医学计算...
  • 15篇中国医学影像...
  • 12篇临床儿科杂志
  • 11篇中华放射学杂...
  • 9篇放射学实践
  • 9篇国际医学放射...
  • 8篇中国医疗设备
  • 8篇中国中西医结...
  • 7篇中国临床医学...
  • 7篇中国医学物理...
  • 6篇中华临床医师...
  • 5篇医学影像学杂...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诊断学理论与...
  • 4篇中华实用儿科...
  • 3篇中国实用儿科...
  • 3篇影像诊断与介...
  • 3篇中华医学会超...
  • 2篇波谱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1篇2023
  • 9篇2022
  • 9篇2021
  • 16篇2020
  • 14篇2019
  • 11篇2018
  • 46篇2017
  • 12篇2016
  • 8篇2015
  • 11篇2014
  • 5篇2013
  • 12篇2012
  • 13篇2011
  • 10篇2010
  • 9篇2009
  • 11篇2008
  • 12篇2007
  • 9篇2006
2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中心23例儿童骨肉瘤(SCMC-OS-2012)远期随访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儿童骨肉瘤(SCMC-OS-2012)方案下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为今后治疗方案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9年7月我院新诊断骨肉瘤,共25例。根据UICC TNM分期系统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及化疗联合应用,手术分为保肢手术和截肢手术。对骨肉瘤资料进行生存率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连续病例共25例,符合入组分析23例,男性13例,女性10例,男女比例1.3∶1,发病中位年龄10.5(3.6~15.5)岁,生存者中位随访时间36(12~87)个月。患儿3年总生存率(OS)78.3%±8.6%(95%CI:50.182-79.991);3年无事件生存率(EFS)71.7%±10.1%(95%CI:43.001-76.303),单因素分析发现:初诊时年龄分组、性别、肿瘤部位及大小、手术方式与预后无关。有否远处转移及化疗敏感性(肿瘤病理坏死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是否有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结论本中心骨肉瘤(SCMC-2012-OS)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与国际数据基本一致;初诊时远处转移及化疗敏感性明显影响预后。
韩亚丽潘慈高怡瑾胡文婷张婧张安安苏萌徐舟张网林钟玉敏殷敏智汤静燕
关键词:骨肉瘤保肢手术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3D打印先天性心脏病建模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利用不同扫描序列的磁共振图像,通过应用3D打印技术构建儿童心脏模型,探讨磁共振成像在3D打印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建模中的价值。方法:1例1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1.5T MRI检查,使用Torso并行采集体线圈,扫描序列包括三维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和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序列的后获得图像资料;通过MIMICS 17.0软件将DICOM数据导入并对感兴趣区域(ROI)图像建模;使用区域生长的分割方法根据图像的不同对比度分割后生成STL文件数据;将数据导入OBJET 260 3D打印机后即完成建模和打印过程。结果:影像诊断为右房内隔膜导致下腔静脉入口狭窄。术中见下腔静脉口处局部内膜增生形成狭窄环。3D打印的模型与影像诊断及术中手术记录描述完全一致。结论:在相同扫描参数的情况下,3D-SSFP相比于CE-MRA空间分辨率更高,使用3D-SSFP序列构建的3D模型能更为清晰地显示右房内隔膜梗阻的空间位置。3D-SSFP可作为构建3D模型的首选磁共振序列。3D打印技术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中清晰显示解剖畸形,将更有效地辅助诊断并应用于优化手术方案,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带来精准化的治疗。
胡立伟白凯钟玉敏孙爱敏王谦刘金龙朱铭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磁共振成像
CMR在心房结构和功能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2022年
心房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心脏磁共振(CMR)是定量评估心腔大小和功能的金标准,可以早期发现心力衰竭、房颤、缺血性心脏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所致的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就CMR对心房结构和功能评估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马岩岩钟玉敏
关键词:心脏磁共振心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脏病
MRI相位编码速度标识技术定量检测儿童二尖瓣反流:与超声心动图对比
2009年
目的利用MR相位编码速度标识技术对儿童二尖瓣反流进行定量分析,并与超声心动图半定量结果进行比较。方法病例组为二尖瓣反流患儿61例,其中轻度反流16例,轻中度反流16例,中度反流20例,中重度反流4例,重度反流5例。对照组20例,其中8例无心肺疾病,12例为先天性心脏病但室间隔完整无二尖瓣反流及主动脉瓣反流。利用MR相位编码速度标识技术分别测定对照组和病例组的左心室流入量和主动脉流量。结果对照组中,左心室流入量与主动脉流量之间相关性良好。除轻度二尖瓣反流外,对照组与病变组其余各组间反流量与反流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变组各组间二尖瓣反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尖瓣反流指数与超声的二尖瓣反流程度的总体相关性良好。结论MRI相位编码速度标识技术是一种非创伤性的定量分析儿童二尖瓣反流的较好方法,并为外科手术以及术后随访提供更为精确的信息。
钟玉敏朱铭孙爱敏王谦高伟李筠张弘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二尖瓣闭锁不全超声心动描记术
儿童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联系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儿童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CNSCL)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8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治的49例儿童CNSCL的CT、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1.血管性病变23例,其中出血20例,脑梗死2例,静脉窦栓塞1例。20例颅内出血包括硬膜外出血1例,脑内出血19例,均为多发。CT表现为团状或斑片状高密度影,MRI SWI序列呈低信号。2.中枢神经系统浸润23例,其中硬膜和/或颅骨浸润18例,表现为硬膜和/或颅骨梭形增厚或肿块,CT呈高密度,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中等信号,明显强化;软脑膜浸润6例,表现为软脑膜增厚、强化;脑实质浸润2例,肿块形成,CT呈偏高密度;2例动眼神经、1例视神经浸润,MRI显示增粗、强化。3.脑白质病变2例,表现为片状T2WI高信号影。4.二次肿瘤1例,为脑干胶质瘤。结论儿童CNSCL影像学表现多样,CT、MRI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检验结果等选择最优影像检查方式及序列能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对临床诊治有重要意义。
孙燕邵虹施美华周莺潘慧红钟玉敏
关键词:儿童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
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对超声3D打印材料的评估
2020年
目的探讨对聚乙烯醇(PVA)水凝胶为基质的复合超声仿组织体模3D打印水凝胶材料的评估。方法利用西门子ACUSON OXAN超声仪器检测选用甲状腺VTIQ参数,探头为9L4,频率4~9 MHz,,第三代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VTIQ),检测已制备的5.0%wt的PVA纯水凝胶及分别含0.5%及8.0%氧化铝(Al2O3,3.0 μm/0.3 μm)、钛白粉[二氧化钛(TiO2)]、活性碳(C)纳米钙(Ca)纳米颗粒的5.0%wt PVA水凝胶复合物,二维超声及VTIQ对所制备的PVA水凝胶3D打印材料行量化检测。结果 5.0%PVA水凝胶含0.5%Al2O3( 0.3 μm、3.0 μm)、8.0%Al2O3(0.3 μm、3.0 μm)、0.5%及8.0%TiO2、0.5%活性碳粉(AC),VTIQ值分别为(2.31±0.24) m/s、(2.45±0.13) m/s、(3.00±0.67) m/s、(2.34±0.21) m/s、(3.45±0.19) m/s、(2.49±0.26) m/s、(3.04±0.18) m/s,所测得VTIQ值及与既往文献人体器官、组织VTIQ值在同一范围。5.0%PVA水凝胶含0.5%、8.0%TiO2,Al2O3(3.0 μm/0.3 μ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45、-4.141、-18.741,P<0.05)。结论 5.0%PVA水凝胶含0.5%C,0.5%、8.0%TiO2,Al2O3(3.0 μm/0.3 μm)的配比可用于制备超声3D打印仿组织体模。
刘阿丽宫海波毛茅胡立伟朱亚新姚晓芬杜隽钟玉敏
关键词:聚乙烯醇灰阶超声
儿童股骨头坏死磁共振早期的定量研究
2022年
目的:使用磁共振增强序列测量减影后信号强度和骨骺软骨面积以评价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并发股骨头坏死患者复位术前后的改变。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21年7月在本院接受髋关节MRI检查的DDH并发股骨头坏死患儿28例(男25例,女3例)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其磁共振减影信号强度和骨骺软骨面积,以减影后的图像表示血液灌注的效果。结果:儿童股骨头坏死患侧和健侧骨骺软骨面积分别为(0.232±0.074)cm^(2)和(0.358±0.104)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术后减影信号强度与软骨面积都有很好相关性(r=0.683,r=0.513,均P<0.001)。结论:磁共振增强减影的方法能显示股骨头血流灌注微循环和软骨生长情况,有助于对儿童股骨头坏死的早期发现。
张弘闫凤玲胡立伟徐琳潘慧红周宇孙爱敏钟玉敏
关键词:磁共振股骨头坏死儿童
MRI新技术在肺及气道病变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7年
目前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及气道病变的诊断主要依靠CT,但MRI因其无电离辐射、软组织分辨力高而极具优势。近年来不断出现的MRI新技术新序列逐渐克服传统MRI序列在显示肺及气道病变方面的局限性,其中三维快速场回波(3D-TFE)序列、三维平衡快速场回波(3D-B-TFE)序列可以清晰显示气道,超短回波时间(UTE)序列主要用于肺成像。这3种MRI新序列独特的成像优势使得MRI在CHD合并气道和肺病变的应用成为可能,也进一步实现了安全、无创、高效的疾病诊断。
侯巧茹钟玉敏
关键词:肺疾病气道病变磁共振成像
混合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CT及MRI诊断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CT及MRI对混合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手术证实为混合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2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CT及MRI影像。结果 26例患儿的CT及MRI影像均清晰显示肺静脉异位引流的途径,诊断的正确率为100%。26例混合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可分为两类,①"3+1"型:3支肺静脉回流入右心房或冠状静脉窦或体循环静脉,而另1支肺静脉则回流入另一侧的体循环静脉,此类共22例;②"2+2"型:指两侧的肺静脉分别回流入不同的位置,此类共2例。另有2例异位引流的肺静脉超过4支。结论 CT及MRI能够准确地诊断混合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王谦钟玉敏杜隽孙爱敏顾晓红朱铭
关键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混合型磁共振成像
儿童心肌炎MRI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在儿童心肌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41例进行CMR检查患儿,其中27例临床诊断为心肌炎(心肌炎组),急性期16例、慢性期11例;非心肌炎患儿14例(非心肌炎组)。41例患儿采用稳态自由进动(SSFP)序列进行心脏横断面、左心室二腔心、四腔心以及短轴面扫描以评估心脏功能,然后分别进行左心室短轴面三反转恢复序列T2WI、早期增强(EGE)和延迟强化(LGE)序列扫描,计算T2WI和EGE序列上心肌骨骼肌信号比值及LGE阳性例数。定量资料因不符合正态分布,数据描述使用中位数和上下四分位数范围表示,统计方法采用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以及χ2检验。计算T2WI、EGE、LGE及“综合序列诊断”诊断心肌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结果心肌炎组射血分数为60.20%(44.40%,70.20%),T2WI上心肌骨骼肌信号比为2.50(2.04,3.79),延迟强化(LGE)例数为13例;非心肌炎组对应的数值分别为73.60%(65.40%,75.85%)、1.85(1.77,2.15)和1例,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94、-2.52,χ2=5.19,P值均〈0.05)。T2WI、EGE、LGE序列诊断心肌炎的敏感度分别为81.5%(22/27)、14.8%(4/27)、48.1%(13/27),特异度分别为57.1%(8/14)、100.0%(14/14)、92.9%(13/14),准确性分别为73.2%(30/41)、43.9%(18/41)和63.4%(26/41),综合序列诊断心肌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51.9%(14/27)、92.9%(13/14)和65.9%(27/41)。结论心脏MRI是目前诊断儿童心肌炎重要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各扫描序列的综合评估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陈冰华钟玉敏孙爱敏王谦朱铭王静蕾高伟黄美蓉王桂龙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心肌炎儿童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