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平利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植物雄性发育与减数分裂研究现状和展望
- 2016年
- 植物生殖发育过程直接影响许多重要农作物的产量。雄性发育与减数分裂为植物生殖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过程,对其调控机理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生殖发育的分子机制,也可以为农作物的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近些年来,我国科学家在此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植物花药中关键细胞的命运决定、绒毡层细胞和小孢子发生的分子机制、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和花粉萌发及伸长的基因调控等等。本文对我国科学家所取得的诸多成就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提出了对该领域发展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 陆平利马红
- 关键词:绒毡层小孢子花粉
- 水稻簇生穗基因CPB4的精细定位被引量:1
- 2018年
- 本研究鉴定了一个穗型突变体T637,表现为簇生穗型,穗粒数减少,结实率降低,籽粒变小,千粒重下降.遗传分析发现穗型突变由隐性单基因控制;通过基因芯片检测和SSR标记分析最终将目标基因定位在第4号染色体标记RM2439和RMZL74之间1.3 Mb范围内.随后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发现突变体中LOC_Os04g39430基因第4外显子上有一段4 262 bp序列插入,因此确定其为候选基因,并命名为CPB4(CLUSTERED PRIMARY BRANCH 4).通过分析亚洲栽培稻特青(O.sativa L.)和T637对不同浓度24-epiBL(24-表油菜素内酯)的敏感程度,确认T637为油菜素内酯敏感型突变体.qRT-PCR分析表明,突变体T637中BR生物合成相关基因D2和BRD2以及BR信号转导相关基因BRI1,OsBAK1,OsLIC1,TUD1,BU1在幼穗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
- 姜玲姜玲曹黎明曹黎明杨金水杨金水罗小金
- 关键词:水稻油菜素内酯
- 拟南芥CDM1基因在减数分裂染色体浓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减数分裂是高等生物有性生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精确调控的染色体相互作用和动态变化是形成功能配子所必需的。前期的研究表明,CDM1在拟南芥小孢子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但还不清楚它是否也参与减数分裂。本研究利用DAPI染色和着丝粒探针荧光标记原位杂交(FISH)比较分析了野生型和cdm1突变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cdm1同源染色体配对不受影响,但在减数分裂II时期,cdm1染色体的浓缩程度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常,不能形成与野生型中相同的染色体结构。此外,qRT-PCR分析显示,减数分裂相关基因MS5、MMD1、AML2、At ZIP4和At MSH4在cdm1 4~7期(减数分裂时期)花药中的表达显著降低。因此推测,CDM1可能是通过影响与减数分裂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调控拟南芥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浓缩和去浓缩过程。
- 龙海飞张智敏陆平利
- 关键词:拟南芥减数分裂FISH
- 水稻Ca^(2+)/H^+反向转运体OsCAX3的功能分析和亚细胞定位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Ca2+/H+反向转运体作为一类Ca2+外向转运器,在植物的营养和信号转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克隆了水稻Ca2+/H+反向转运体基因OsCAX3,序列分析表明OsCAX3具有11个跨膜区,其中在第6和第7个跨膜区之间有一个17个氨基酸组成的酸性基序(acidmotif),功能互补实验证明OsCAX3具有转运Ca2+的功能,并且其N端26个氨基酸序列对转运Ca2+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RT-PCR分析表明OsCAX3的表达受到外源Ca2+的诱导.利用PSORTprediction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和利用OsCAX3-GFP融合蛋白瞬时表达分析证明,OsCAX3定位于细胞质膜.以上结果表明,OsCAX3是一种定位于细胞质膜上的Ca2+/H+反向转运体.
- 祁碧菽李春光陈叶苗陆平利郝福顺沈国明陈珈王学臣
- 关键词:水稻原生质体
- 拟南芥ATAF1转录因子在干旱胁迫响应中的功能分析
- 干旱胁迫是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作物生产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植物自身已经发展了多种抵抗干旱胁迫的机制,以通过调节自身生理和代谢变化来抵御干旱。其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就是通过干旱胁迫信号转导来启...
- 陆平利
- 关键词:拟南芥干旱胁迫NAC转录因子
- 文献传递
- GL11蛋白和编码GL11蛋白的基因在调控水稻粒形和千粒重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GL11蛋白和编码GL11蛋白的基因在调控水稻粒形和千粒重中的应用,GL11蛋白为如下(1)—(3)任一所示:(1)由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2)由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经...
- 罗小金任丁陆平利孙学军刘慧杨金水
- 文献传递
- 玉米早期花药蛋白质组和磷酸化蛋白质组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蛋白质磷酸化修饰是调控其功能的一种重要方式。植物有性生殖过程在农作物产量形成和物种繁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植物雄性生殖器官的花药,其正常生长发育对于保证形成功能性配子(花粉)以及完成双受精过程至关重要。本研究以重要农作物玉米(B73)为材料,利用Nano UHPLC-MS/MS质谱技术对玉米早期发育的花药在蛋白质组和磷酸化蛋白质组水平进行全面分析,以探究玉米花药发育过程中的蛋白调控网络和磷酸化修饰调控网络。在蛋白质组学分析中,共鉴定到了3 016个多肽,匹配到1 032个蛋白质上。通过Map Man分析,预测到了一些和花药发育相关的蛋白质,例如受体激酶(GRMZM2G082823_P01、GRMZM5G805485_P01等)。另外,在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通过对Ti O2亲和层析富集到的磷酸化多肽进行质谱分析,检测到了257个磷酸化多肽,匹配到210个蛋白质上。我们的数据揭示了玉米花药发育过程中的223个磷酸化位点。与已发现的玉米中的86个磷酸化蛋白质(植物蛋白磷酸化数据库(P3DB):http://www.p3db.org/organism.php)相比,其中203个磷酸化蛋白和218个磷酸化位点为首次揭示。进一步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磷酸化在14-3-3蛋白质、激酶、磷酸酶、转录因子、细胞周期和染色质结构相关的蛋白质介导的玉米早期花药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总之,本研究首次在蛋白质组学和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水平研究了玉米早期花药发育的蛋白质调控网络,不仅丰富了玉米蛋白质和磷酸化修饰蛋白质数据库,并为利用遗传学和生物化学手段深入研究玉米花药发育的分子调控机理提供了基础。
- 张智敏叶娟英龙海飞洪玥陆平利
- 关键词:蛋白质组磷酸化激酶调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