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振达
-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硝苯吡啶水凝胶型骨架片剂的研制被引量:7
- 1990年
- 根据水凝胶骨架释放机制,研制了硝苯吡啶溶蚀型骨架片剂A。其体外溶出行为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体外环境如介质、桨速不影响其溶出行为。片剂A的体内血浓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体内配置状态以二室模型描述较为适宜,经计算机模型嵌合程序迭代处理求得动力学参数。生物等效性研究表明:片A与国外长效片B无显著差异,而与市售普通片C有显著差异。A相对于B和C的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7.66%和281.80%。稳定性试验表明片剂A对光不稳定,温度、湿度对其基本无影响。薄膜包衣延缓了药物的光解。
- 朱海健屠锡德陆振达朱家璧
- 关键词:硝苯吡啶片剂水凝胶
- 复方胃友片和胃仙U片的溶出度比较
- 1996年
- 本文对复方胃友片和胃仙U片进行了体外溶出度测定。两种片剂的氢氧化铝释放速率虽快慢不同,但释放时间均较长(90~120min)。维生素U的释放速率,以复方胃友片较快,10min后释放速度为零。但胃仙U片中维生素U是随着氢氧化铝的释放(中和过多胃酸后)而缓缓释放并保持2h之久,从而使药效发挥达到充分和持久。
- 陈伟光陆振达
- 关键词:溶出度
- 布洛芬片剂的溶出度研究被引量:3
- 1991年
- 本文对国内外10个厂家的布洛芬片剂进行了体外溶出度测定。各厂布洛芬片在30分钟的溶出度均大于50%,符合美国药典21版规定。但其体外平均溶解时间(MDT)有明显区别。三种国外布洛芬片的MDT分别为5.9,6.2和14.2。国内除山东某厂布洛芬片的MDT为3.5属最低外,多数比国外产品长。本文并对改善布洛芬片溶出度的方法作了初步探讨。
- 陆振达徐卫龙赵桂萍陈文刘渭黄珏
- 关键词:溶出度片剂
- 布洛芬缓释微丸的制备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2
- 1989年
- 采用膜控法制备布洛芬缓释微丸,应用转篮法(50r/min,37±1℃)比较了缓释微丸和普通片剂的体外药物溶出速率,采用HPLC法测定了制剂的血药浓度,并研究了制剂在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缓释微丸的体外药物溶出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K_r=0.4505h^(-1));体内动力学过程符合一级吸收和一级消除的单室模型,k_a=0.27h^(-1),K=0.27h^(-1),V_d=7.54L,t_(max)=3.97h,C_(max)=19.52μg/ml。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测定及计算表明:缓释微丸具有维持有效血药浓度(8.5μg/ml)时间长,血药浓度波动范围小的特点。此外,缓释微丸的体内外数据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
- 王柏屠锡德陆振达朱家璧
- 关键词:布洛芬缓释微丸药代动力学
- 硫酸庆大霉素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的研制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根据流体动力学平衡控释系统原理,应有亲水性高分子和脂肪醇为辅料,研制了硫酸庆大霉素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实验表明,本品的体外溶出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K_r=0.3992h^(-1)).其溶出度在一定范围内不受片剂密度的影响。人胃内同位素γ-闪烁照相结果表明,本品在胃内的滞留时间(4h以上)明显长于普通片剂(1~2h).临床初步试验表明,本品一日两次,每次4万单位给药对幽门弯曲菌相关性胃炎的疗效与普通片一日三次,每次4万单位给药的疗效相似。稳定性加速试验(温度37~40℃,相对湿度75%,贮存3个月)表明,本品的有效期可暂定为两年。
- 徐卫龙屠锡德陆振达
- 关键词:硫酸庆大霉素缓释片
- 稳定盐酸左旋咪唑注射液PH的试验
- 1995年
- 稳定盐酸左旋咪唑注射液PH的试验陆振达(中国药科大学,南京210009)耿惠珍(江苏省药品检验所,南京210008)盐酸左旋咪唑注射液是一种广谱驱虫药。在贮存期间,含量比较稳定,但PH值下降较明显。该注射液PH值规定为3.0~4.5,但在贮存期间有时...
- 陆振达耿惠珍
- 关键词:盐酸左旋咪唑注射液PH值
- 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的研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洛美沙星滴眼液的处方组成、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稳定性、刺激性及抑菌性判断处方合理性。方法:通过薄层法及回归方程测定其含量;用留样观察及加速试验确定其稳定性;通过兔双眼滴加药液进行粘膜刺激性试验。结果:该处方符合药典滴眼剂项下有关规定;稳定性好,有效期较长;对粘膜无刺激性,与原料药对比抑菌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洛美沙星滴眼液处方设计合理,可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周闻舞顾海铮陆振达
- 关键词:刺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