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春锋
- 作品数:10 被引量:164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修正法农用地定级方法探讨及与因素法比较——以宜兴市为例被引量:20
- 2005年
- 目前我国基本上采用因素法进行农用地定级,而作为重要方法之一的修正法则应用很少。本文以宜兴市为例,对修正法农用地定级技术路线、指标控制区划分、单元划分、修正因素选取和量化、定级指数计算、级别划分的方法和改进进行探讨,并与因素法比较。结果表明:修正法和因素法的方法原理大致相似,但修正法在分等基础上进行,是对分等结果的细化和深化,可大大缩减工作量,而且其定级结果具有很好的横向可比性。
- 陆春锋李爱军2周生路
- 关键词:农用地分等农用地定级修正法
- 中国耕地征收的省际差异与失地农民测算研究
- 2015年
- 城镇化进程所导致的耕地数量剧减和失地农民增加,是当前阶段下中国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经济社会问题。为探究中国耕地征收的空间差异及其所导致的失地农民群体分布差异,基于省级尺度研究了2005年、2008年和2011年中国耕地征收的省际差异,并在分析各省耕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基础上,于省级尺度下更精细地测算全国失地农民数量和揭示年新增失地农民分布的省际差异。探讨了影响失地农民规模估算结果的其他因素,包括更精细的尺度上推、违法征地和农村超生人口所导致的低估。针对中国耕地征收和失地农民的空间差异现状,提出应对山东、浙江、福建,以及河南、四川和湖南等经济发达或快速发展诸省区的征地规模进行重点管控的建议。
- 周兵兵周生路吕立刚陆春锋
- 关键词:省际差异失地农民
- 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测度方法探讨——以江苏无锡市、泰州市为例被引量:88
- 2004年
- 以江苏省无锡市和泰州市为例,采用人口、经济、社会和居住环境因素因子所构成的综合指数测度城市化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综合指数法不仅能科学准确地测度城市化发展水平,而且可深入细致地揭示城市化所面临的薄弱环节和限制因素,从而明确促进城市化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 李爱军谈志浩陆春锋张一飞
-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建设城市竞争力城市经济产业结构
- 苏南地区土地生态与区域发展的空间耦合及优化建设研究
- 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和物质基础,也是区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快速发展对土地高强度利用造成的耕地减少、生境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土地资源管理...
- 陆春锋
- 关键词:土地生态生态建设
- 苏南菜地土壤酸化特点及成因分析被引量:26
- 2005年
- 菜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其酸化特点不同于其他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本文着重研究昆山地区菜地土壤的酸化特点.结果表明:菜地土壤酸化程度明显高于稻田土壤;上层土壤 pH值低于下层,酸化更明显;而且土壤酸化程度随着菜地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加剧,不同时间区间内的菜地土壤,酸化程度和酸化特性都有所不同.氮肥的过量施入、不合理的菜地种植模式和种植方式是加剧菜地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文章根据酸化的原因提出了相应对策.
- 周生路陆春锋万红友
- 关键词:土壤酸化PH值菜地土壤稻田土壤
- 基于人口流动模型与生态连通性的农居点整理模式优选被引量:11
- 2014年
- 城镇化背景下农居点整理,不仅要考虑保留适当的农村人口规模,同时还要考虑整理对于农村土地生态格局影响。该文以江苏省如皋市柴湾镇万顷良田项目区为例,基于人口流动模型与土地生态连通性视角探索合理城镇化水平下最佳土地生态格局的整理模式。结果显示:由于农业存在必要性以及产业收益驱动,城镇化发展存在上限,农村人口流动、农居点整理规模均应以此制定合理目标,遗传算法可以为合理的整理方案选择提供智能决策支持;实证研究表明,如皋市柴湾镇万顷良田项目区能实现合理城镇化目标的农村人口转移及农居点整理方案并不唯一,可实现城镇化率在77.96%~78.63%之间,应该保留21.37%~22.04%的农村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与国际经验基本一致;不同农居点整理模式可以形成不同规模的“生态孤岛”,相似城镇化率下,方案间生态孤岛规模可以相差2.29倍,不同的整理模式对生态连通性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在合理城镇化实现水平下,应选择对生态格局影响较小的农居点整理方案,构筑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的整理模式,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同时注重保留村落的规划与环境整治。
- 周华陆春锋昌亭吴巍
-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刘易斯拐点
- 沿江地区土地资源质量、空间格局及可持续利用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为例
- 长江沿江地区是我国生产力总体布局的一级轴线,其经济基础、区位优势都十分有利于发展产业和建设城镇以及建设沿江密集的产业带,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一方面会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会改变土地资源空间格局,影响土地资源质...
- 陆春锋
- 关键词:资源质量可持续利用沿江地区
- 文献传递
- 江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格局特征与开发战略区划被引量:6
- 2015年
- 基于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理论,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江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格局特征和现行主要开发战略区划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江西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特征,较大面积国土空间的发展滞后与赣北极少数县区的快速发展形成对比鲜明的空间格局;但前工业化阶段和工业化初期县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可能被低估,而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阶段则可能被高估;交通区位和地形影响是导致江西省现状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原因。2当前全省县域经济进入集聚发展模式,区域层面上出现了呈团块状分布、以市辖区及郊区县为主的增长极型县区,包括南昌市和新余市全域以及九江市部分县区。3现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南昌核心增长极以及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和原赣南中央苏区振兴计划4个开发战略区可"培强扶弱",而九江沿江开放开发、赣东北开放合作和吉泰走廊3个战略区在政策设计上需进一步结合区内各县的差别化"县情"。4将地理学研究方法与经济学理论相结合,可为区域发展的空间政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 陆春锋周生路王炳君周兵兵李淦毛泾桥
- 关键词:县域经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基于改进LUR模型的区域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预测被引量:11
- 2018年
- 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为例,借鉴传统LUR模型思路,考虑土壤重金属的源汇关系,加入土壤属性因子,构建LUR-S模型模拟预测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并与传统LUR模型及普通克里格插值模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受到以土地利用为主的源因子及反映重金属在土壤中赋存环境的汇因子的共同影响.就源影响因子而言,土壤Cu、Zn含量分别与2 000 m缓冲区内交通用地面积、2 000 m缓冲区内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极显著相关(P<0.01);就汇影响因子而言,土壤Cr、Cu、Zn含量与OM、Corg、TC、TN极显著相关(P<0.01).(2)研究区土壤重金属Pb、Cr、Cu、Zn空间分布预测的LUR-S模型方程R2较传统LUR模型分别提高了0.041、0.406、0.102、0.501,精度检验R2较普通克里格插值模型分别提高了0.147 7、0.011 6、0.231 0、0.081,RMSE较普通克里格插值分别减少了2.413、0.631、1.112、2.138,表明考虑了源汇关系的LUR-S模型预测精度高于传统LUR模型和普通克里格插值模型;(3)LUR-S模型对污染较低、变异较小重金属空间分布预测的适用性较好,而对污染较高、变异较大重金属则较差.
- 曾菁菁沈春竹沈春竹周生路金志丰陆春锋
-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
- 江苏省县域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驱动过程——以如皋市为例被引量:2
- 2014年
- 基于1995-2010年4个时相的遥感影像,通过分析县域尺度的Ripley K函数特征、景观指数变化和行政村尺度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关联格局特征来研究如皋市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化特征,并分析演化的驱动过程。结果表明:11995-2010年如皋市农村居民点连通度、聚合度和形状复杂度增加,却未形成有效集聚,呈均匀分布特征,但均匀程度增加不显著。其中2000-2005年,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化特征最显著。2农村居民点局部自相关性强,热点区域由经济较为领先的西北片区逐渐转移到后发追赶的东南片区,在热点转移过程中处于高值簇的乡镇单元会影响附近的区域,热点比重整体上升。3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及其空间不均衡性,是驱使如皋市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时空演化的主要过程,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及其完成市民化转变的成本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 昌亭周生路周华陆春锋
-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