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英
- 作品数:18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南京市卫生局重点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美罗培南单药或联合万古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急性细菌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 <正>目的:探讨美罗培南单药或联合万古霉素方案在社区获得性急性细菌性脑膜炎(community acquired acute purulent meningitis,CA-APM)治疗中的地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
- 王丹郭虎吴春风陆海英卢孝鹏郑帼
- 文献传递
- 尿液线粒体基因检测诊断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1例报告被引量:1
- 2017年
-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MELAS)是由于线粒体DNA突变导致的最常见的线粒体病,文献报道多由外周血、肌肉检测到致病突变,本文报道1例经尿液线粒体基因检测确诊的MELAS患儿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提高对儿童MELAS临床及基因检测手段的认识。
- 郭虎陆海英郑帼
- 关键词:线粒体脑肌病卒中样发作MELAS线粒体基因乳酸酸中毒上眼睑下垂
- 一种显示冻融状态的重力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运输球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冻融状态的重力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运输球,包括中空透明的柱状管,所述柱状管内设有可在固态与液态之间变化的抗冻剂,所述柱状管的内部设置有金属磁球,所述金属磁球可设置于固态抗冻剂的上层或液态抗冻剂的下层,...
- 陆海英
- 白细胞介素-1α-889C/T多态性与小儿癫痫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α-889C/T多态性与小儿癫痫易感性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117例小儿癫痫患者和95例健康儿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进行IL-1α-889C/T多态性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小儿癫痫风险的关系。结果:与携带-889CC基因型者比较,携带至少1个-889 T等位基因者(即CT和TT基因型)小儿癫痫风险增加2.91倍(95%CI=1.27~6.69),且有癫痫或热性惊厥家族史者,-889突变型使小儿癫痫风险增加6.83倍(95%CI=2.30~20.29)。结论:IL-1α-889C/T多态性可能与小儿癫痫遗传易感性有关,并可显著增加家族史对小儿癫痫的危险性。
- 陆海英黄松明张爱华郑帼黄艳军
- 关键词:小儿癫痫多态性PCR-RFLP
- 丁酸钠对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丁酸钠对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丁酸钠组和对照组。用NYU撞击仪击打T8脊髓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并立即给予丁酸钠组大鼠丁酸钠600 mg/(kg.d)腹腔注射,连续7 d。制模前、后1~6周给予大鼠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制模后1周时,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查脊髓组织凋亡细胞和炎症细胞,制模后6周时进行神经传导功能检查。结果脊髓损伤后4~6周时,丁酸钠组BB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脊髓损伤后1周时,丁酸钠组脊髓的凋亡细胞和炎症细胞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脊髓损伤后6周时,丁酸钠组运动诱发电位的潜伏期明显短于、波幅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丁酸钠对脊髓损伤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凋亡和抗炎作用有关。
- 陆海英吕磊
- 关键词:丁酸钠脊髓损伤炎症神经保护
- 再发川崎病11例临床特点分析
- 2005年
- 陆海英龚晓平
- 关键词:川崎病
- 过度惊吓反应症病例报道1例并文献复习
- <正>目的总结1例过度惊吓反应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对2017年5月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的1例过度惊吓反应症患儿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治疗及预后、基因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并以'过度...
- 陈静杨逍郑帼陆海英何燕王晓雨刘先禹陶伟张笪
- 文献传递
- 过度惊吓反应症病例报道1例并文献复习
- <正>目的总结1例过度惊吓反应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对2017年5月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的1例过度惊吓反应症患儿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治疗及预后、基因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并以"过度...
- 陈静杨逍王晓雨刘先禹陆海英何燕
- 文献传递
- 白细胞介素-1β-511C/T和IL-1β+3953C/T多态性与小儿癫易感性的关系
- 2009年
- 目的探讨IL-1β-511C/T和IL-1β+3953C/T位点多态性与小儿癫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117例癫患儿(病例组)和95例健康体检儿童(健康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进行IL-1β-511C/T和IL-1β+3953C/T位点多态性检测,比较IL-1β-511C/T和IL-1β+3953C/T位点不同基因型与小儿癫患病风险的关系。采用SAS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未发现IL-1β-511C/T多态性与小儿癫危险性存在统计学的关联;与携带+3953CC基因型者比较,携带至少1个+3953T等位基因者(即CT和TT基因型)小儿癫风险增加2.46倍(95%CI1.03~5.87),而且有癫或热性惊厥家族史者,+3953突变型使小儿癫风险增加4.12倍(95%CI1.28~29.34)。结论IL-1β-511C/T位点多态性与小儿癫遗传易感性无相关性,而IL-1β+3953C/T位点多态性与小儿癫遗传易感性有关,可能导致癫的发生,并可显著增加家族史对小儿癫的危险性。
- 陆海英黄松明张爱华郑帼黄艳军
- 关键词:癫痫多态性
- 颅内发育性肿瘤相关癫痫1例及文献复习
- 郭虎陈静陆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