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灿
- 作品数:12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深圳松岗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特点分析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了解松岗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特点。方法对2015-2017年就诊儿童合格痰培养流感嗜血杆菌阳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最高为3、4或5月,随后检出率减低;流行菌株以Ⅱ型生物型为主(49.6%),其次为Ⅲ型(30.8%),无Ⅷ型菌株,其他型比较少。该菌种单独感染率为58.3%,合并卡他莫拉菌感染占17.8%,合并肺炎链球菌感染占13.9%,合并肺炎克雷伯菌4.5%,合并铜绿假单胞菌2.0%,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2.5%。细菌β-内酰胺酶产酶率为44.7%,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45.8%,头孢呋辛与头孢克洛的耐药率分别为35.5%和36.4%,头孢噻肟、氧氟沙星未见耐药株。结论深圳松岗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常见,且呈明显的季节性分布,一般从2月开始上升,到3、4或5月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维持低检出率。流行株主要为Ⅱ型,其次为Ⅲ型,无Ⅷ型菌株。菌株单独感染为主,合并卡他莫拉菌,肺炎链球菌感染比较常见。β-内酰胺酶产酶率、氨苄西林及头孢二代药物耐药率都较高,头孢三代及氟奎诺酮类未见耐药株。
- 金瑛陆灿杨元好叶永灿
- 关键词: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
- 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表型及abaR基因对鲍氏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2018年
- 目的:检测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表型及abaR基因对鲍氏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检验科收集的112株鲍氏不动杆菌为研究对象,并对菌株样本依次进行编号,采用VITEK2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并根据药敏试验标记出泛耐药菌株及敏感菌株同时记录菌株来源;对泛耐药菌株及敏感菌株进行培养,采用噻唑蓝法检测鲍氏不动杆菌的生物膜形成情况,采用RT-PCR对生物膜形成阳性的鲍氏不动杆菌中基因的表达。结果:耐药菌株12株,检出率为10. 71%,主要来源为血液、痰液及创面分泌物;共检出敏感菌株4株,检出率为3. 57%,主要来源为痰液和创面分泌物,泛耐药菌株在培养24 h时间点吸光度值(0. 86±0. 33),高于培养12 h的(0. 48±0. 29)和培养48 h的(0. 54±0. 22)(P <0. 05);而敏感菌株在培养各时间点的吸光度值无差异(P>0. 05),在泛耐药菌株中10μmol/L的C7-HSL组在培养12 h时间点吸光度值低于0. 1%DMSO组(P <0. 05);而在敏感菌株中两组之间在各时间点的吸光值无差异(P> 0. 05)。结论:鲍氏不动杆菌泛耐药菌株普遍存在。鲍氏不动杆菌中存在abaR基因,与生物膜形成相关。
- 金瑛陆灿杨元好
-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生物膜
- 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血清型分布的调查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调查分析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血清型分布情况,便于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预防和临床用药。方法从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间该院因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76例分离获得肺炎链球菌菌株,行荚膜肿胀试验确定其血清型。结果76株菌株中,2株呈阴性,其余74株分属于19F、19A、14、9v、7F等8个血清型,以19F和19A最为常见,而血清型8最为少见;同时,PCV7覆盖率仅为68.4%,而对于PCV13的覆盖率达94.7%。结论肺炎链球菌血清分型检测有助于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预防,PCV13应作为疫苗接种的首选,从而降低感染的发生。
- 陆灿
- 关键词:小儿血清分型
- 血液流变学检验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的探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检验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近1年收治的100名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严格按照检验标准进行血液流变学检验;对照组施行一般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是否有差别。评价血液流变学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检验结果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检验结果对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诊断意义,是多数重大疾病症状出现前的重要线索。
- 钟青陆灿
-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影响因素
- NT-proBNP和cTnI联合检测在心衰患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HF)患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心血管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HF患者95例作为HF组,非HF患者10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NT-proBNP、cTnI水平,并比较HF组不同心功能患者LVEF、血清NT-proBNP、cTnI水平,分析HF患者血清NT-proBNP、cTnI水平与LVEF的相关性。NT-proBNP、cTnI联合检测和单项检测对HF的诊断价值。结果 HF组LVEF及血清NT-proBNP、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HF组患者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LVEF明显下降,血清NT-proBNP、cTnI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BNP、cTnI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536、-0.328,P<0.05);proBNP、cTnI联合检测诊断HF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准确率较单项检测明显提高,其中特异度、准确率与cTn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5、21.648,P=0.032、0.000)。结论血清NT-proBNP、cTnI水平检测对于HF的诊断及病情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曾宪威陆灿吴永国
- 关键词:心力衰竭
- 探究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微生物分布及其耐药性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究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微生物分布及其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并且在分离病原菌后进行药敏学鉴定,分析各类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100例痰样本中共分离出158株病原体,其中革兰阴性菌115株,革兰阳性菌26株,真菌17株。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29株(25.22%),大肠埃希菌22株(19.13%),克雷伯菌22株(19.13%),鲍氏不动杆菌27株(23.48%),其他15株(13.04%);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42.31%),肺炎链球菌15株(57.69%);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11株(64.71%),光滑假丝酵母菌5株(29.41%),克柔假丝酵母菌1株(5.88%);革兰阴性菌的总占比为72.78%,比革兰阳性菌的16.46%和真菌的10.76%高(P<0.05);革兰阴性菌对各种抗生素均具有较好的耐药性;革兰阳性菌除了对万古霉素不耐药外,对其他抗生素也具有一定的耐药性。结论进行下呼吸道细菌培养后发现革兰阴性菌的比例相对较高,通过药敏实验可以针对不同细菌耐药性的特性来选择相应的抗生素。
- 尹伟明杨晓威陆灿
-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微生物检验微生物分布耐药性抗生素选择
-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质控物的性能验证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对Sysmex公司生产的血液质控物e-CHECK的性能进行验证。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0702-2008》对血细胞分析仪用质控物(品)的要求,使用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电化学发光分析仪等对质控物eCHECK(包括水平1,水平2,水平3)的外观、瓶内均匀性、瓶间均匀性、定值、长期稳定性、开瓶有效期稳定性(短期稳定性)、生物安全性等性能进行验证。结果瓶内均匀性性能验证试验显示:低水平质控物PLT和PCT参数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42%、8.93%,略微高于XE-2100分析仪的重复性要求(CVplt≤4.0%,CVpct≤5.0%),其他各项性能指标包括外观与装量、瓶间均匀性、质控物定值、生物安全性、长期稳定性及开瓶有效期稳定性(短期稳定性)等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对全血质控物的要求。结论 Sysmex公司生产的血液质控物e-CHECK均匀稳定、可靠,有条件的实验室应使用配套的血液质控物对血液分析仪进行质量控制。
- 许业栋钟青刘文毅肖静陆灿陈尘
- 关键词:稳定性
- 不同来源微生物检测阳性率的回顾性分析
- 2018年
- 目的分析不同来源微生物检测阳性率情况,以便了解流行病学的分布。方法 4292份各类临床微生物检测标本,按时间顺序分为A组(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集, 2072份)和B组(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集, 2220份)。两组样本均进行微生物检测,比较两组不同来源样本微生物检测阳性率。结果 A组血液样本的微生物检测阳性率为7.67%,低于B组血液样本的10.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呼吸道样本、非呼吸道样本、粪便样本的微生物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4.75%、32.26%、10.38%,与B组同类样本的28.88%、28.38%、9.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顾性分析不同时间段的各类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发现存在的问题,规范化操作,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金瑛陆灿杨元好
- 关键词:微生物阳性率回顾性分析
- 同一实验室多台血液分析仪的比对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评价多台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采用NCCLS文件EP9-A2指南、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法和t检验,使用115例患者标本对5台血液分析仪(XE-2100,XT-1800i,XS-1000i,BC-5300,ABX Pentra80)的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进行了比较,其中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作为参比仪器。结果在所有比对项目HGB、HCT、RBC、WBC、PLT中,这几台血液分析仪显示出了非常好的相关性(r>0.97),但有3台血液分析仪的个别项目产生了比例系统误差和/或恒定系统误差,包括XT-1800i血液分析仪的HCT项目,XS-1000i血液分析仪的HCT、RBC项目,ABX80血液分析仪的RBC项目。结论通过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法联合t检验能识别出两台仪器比对结果的系统误差,不可以使用简单的相关系数评价血液分析仪比对结果的一致性。
- 钟青许业栋刘文毅陆灿肖静胡国刚
- 关键词:血液分析仪
- Sysmex 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在真菌尿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2015年
- 目的分析Sysmex 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简称UF-1000i)对真菌尿筛查的诊断作用。方法用Sysmex 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对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采集的尿液样本检测,测定白念珠菌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及携带污染率。同时选择UF-1000i提示类酵母菌样本500份(阳性150份,阴性350份)行显微镜检测,以显微镜结果为金标准,分析UF-1000i检测真菌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UF-1000i检测白念珠菌:精密度、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率分别为3.85%~4.70%、10.01~5873.2个/μL、0.11%。另外,以显微镜结果为金标准,UF-1000i检测真菌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33%、85.65%。结论 Sysmex 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能快速定量检测出真菌孢子,其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可作为尿路真菌感染诊断重辅助手段。
- 陆灿张雪
- 关键词:SYSM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