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伟国

作品数:74 被引量:47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2篇乳腺
  • 39篇腺癌
  • 38篇乳腺癌
  • 20篇肿瘤
  • 15篇乳腺肿
  • 15篇乳腺肿瘤
  • 15篇腺肿瘤
  • 12篇切除
  • 12篇淋巴
  • 11篇直肠
  • 10篇淋巴结
  • 9篇手术
  • 9篇切除术
  • 8篇全切
  • 8篇全切除
  • 8篇活检
  • 8篇基因
  • 8篇病理
  • 7篇外科
  • 6篇受体

机构

  • 71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绍兴市人民医...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大众医学》...
  • 1篇安阳地区医院
  • 1篇交通大学

作者

  • 73篇陈伟国
  • 50篇李亚芬
  • 39篇沈坤炜
  • 37篇朱丽
  • 35篇何建蓉
  • 28篇陈小松
  • 27篇吴佳毅
  • 21篇黄欧
  • 14篇林谋斌
  • 13篇费晓春
  • 12篇尹路
  • 9篇宗瑜
  • 8篇倪俊声
  • 7篇金志明
  • 7篇朱正纲
  • 7篇林琳
  • 7篇韩宝三
  • 6篇方琼
  • 6篇柴维敏
  • 6篇朱思吉

传媒

  • 28篇外科理论与实...
  • 12篇中国实用外科...
  • 5篇中华肿瘤杂志
  • 5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华肿瘤防治...
  • 3篇肿瘤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大众医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家庭用药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第13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5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1
  • 1篇2000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个体化管理让“化疗”更有效
2011年
乳腺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约为23/10万,占全国恶性肿瘤的7%~10%。在乳腺癌患者中,有70%左右的患者需要接受化疗。因此,让患者充分知晓化疗的利弊,正确认识化疗中正常范围内的不良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熊萍陈伟国
关键词:化疗乳腺癌患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
新辅助治疗后腹壁下深血管穿支皮瓣即刻乳房重建手术的安全性研究
2023年
目的:评估新辅助治疗后病人采用腹壁下深血管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皮瓣行即刻乳房重建手术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瑞金医院普外科乳腺疾病诊治中心乳腺癌病人,行乳房全切联合DIEP皮瓣即刻乳房重建术的资料。比较新辅助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研究110例,新辅助治疗组23例(20.9%),对照组87例(79.1%)。相比于对照组,新辅助治疗组无原位癌(0比19.5%,P=0.003),pTNM分期较晚(P<0.001)。两组DIEP皮瓣穿支数(P=0.472)、双蒂皮瓣的占比(P=0.489)、手术时间(P=0.651)以及住院时间(P=0.2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新辅助治疗组最常见的受区并发症为乳房血清肿(13.0%,3例),未见供区并发症。对照组最常见的受区并发症为脂肪坏死(12.6%,11例),最常见的供区并发症为腹部血清肿(3.4%,3例)。新辅助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有1例(4.3%)和4例(4.6%)二次手术。对照组2例(2.3%)发生DIEP皮瓣坏死并丢失,新辅助治疗组未发生。结论:对于新辅助治疗后的乳腺癌病人,行游离腹壁皮瓣即刻乳房重建是安全的手术方案。
高卫奇张旭王铮朱一霏黄佳慧洪进朱思吉陈小松黄欧何建蓉陈伟国李亚芬沈坤炜徐华吴佳毅
关键词:乳腺癌乳房重建新辅助治疗
多学科模式下早期乳腺癌化疗决策改变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随着乳腺癌综合治疗理念的更新,单一学科已不能满足乳腺癌治疗的需要,多学科模式由此建立。本研究分析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下早期乳腺癌化疗决策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01-14-2013-12-3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750例接受手术治疗,并经MDT讨论制定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与MDT讨论资料,选取其中410例临床病理资料与MDT讨论记录完整者,分析临床病理指标对MDT讨论前主诊医生化疗建议与MDT化疗决策一致性的影响。结果 41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MDT决策建议其中301例(73.4%)患者接受化疗。主诊医生与MDT化疗决策一致率为96.1%(394例),16例(3.9%)患者出现化疗决策改变。单因素分析显示,分子分型与化疗决策一致性有相关性,χ2=11.193,P=0.011;对主诊医生与MDT化疗决策不一致病例进行分析发现,luminal A型患者12例出现化疗决策改变。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recurrence score,RS)是影响luminal A型乳腺癌化疗决策改变出现频率最高的因素。结论分子分型是乳腺癌化疗决策一致性的影响因素;RS是luminal A型乳腺癌化疗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梁跃陈小松吴佳毅黄欧宗瑜毛艳孙龙方琼何建蓉朱丽陈伟国李亚芬沈坤炜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分子分型
乳腺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及再手术选择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不同部位局部区域复发(LRR)及其后续术式选择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连续7823例患者中108例于随访期间发生LRR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9岁(范围:26~83岁)。包括保留乳房术后同侧乳房肿瘤复发(IBTR)35例(32.4%)、胸壁复发(CR)40例(37.0%)、区域淋巴结复发(LNR)33例(30.6%)。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对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用Logistic回归对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与不同部位LRR及后续手术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法比较生存曲线间的差异,评估其是否会影响LRR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始手术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OR=7.27,95%CI:1.30~40.53,P=0.042)、术后无病间期(OR=0.18,95%CI:0.06~0.60,P=0.013)与LRR复发部位相关:相较于IBTR患者,LNR及CR患者初始腋窝淋巴结转移比例高,CR患者无病间期更短。共有36例患者接受后续手术治疗,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后手术与初始淋巴结手术方式(χ^2=16.705,P=0.001)、原发灶病理类型(χ^2=7.047,P=0.030)、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χ^2=10.812,P=0.002)、无病间期(χ^2=6.118,P=0.023)和LRR部位(χ^2=19.328,P=0.000)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只有LRR部位(OR=0.17,95%CI:0.05~0.65,P=0.024)是后续是否手术的独立相关因素。乳腺癌LRR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5年总体生存率为100%,高于未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60.1%(P=0.018);CR患者的预后劣于LNR和IBTR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51.8%、73.5%和100%(P=0.021)。结论初始淋巴结有无转移和无病间期与乳腺癌术后LRR的发生部位有关。乳腺癌术后LRR的部位与后续手术选择和患者的预后相关。
金泽宇陆裕杰陈伟国李亚芬陈小松沈坤炜
关键词:乳腺肿瘤
乳腺小叶原位癌外科治疗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乳腺小叶原位癌(10bularcarcinomainsitu,LCIS)是一种有争议的组织学病变,有发展成浸润性乳腺癌的危险。1941年,Foote和Stewart描述了LCIS是起源于小叶和末梢导管的非浸润性病变。之后的研究明确了LCIS的病理特点:小的、圆的、多边形或立方形细胞,伴有清晰稀薄的胞质边缘和高的核浆比例,有时可见空泡,细胞核形态一致,这些细胞黏附松散,间隔规律,充满并扩张腺泡。因此,
朱思吉吴佳毅陈伟国
关键词:乳腺肿瘤原位癌
乳腺癌组织人类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5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初步探讨人类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5(KLK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异常表达的机制。方法:收集2008-10-2009-07经病理检查确诊的61例乳腺癌组织与其相应瘤旁组织标本和3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及其相应瘤旁组织标本,分别通过real-timePCR和蛋白质印记法检测KLK5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情况,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来检测KLK5在乳腺癌中的异常表达与KLK5甲基化的关系。结果:KLK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其瘤旁组织低(Z=5.24,P<0.0001),在乳腺良性肿瘤中无此现象(Z=1.347,P=0.178),并且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比乳腺良性肿瘤也较低(Z=4.449,P<0.001)。KLK5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月经状态(F=26.928,P<0.001)、肿瘤大小(F=6.267,P=0.012)、淋巴结转移状况(F=3.856,P=0.050)及临床病理分期(F=7.863,P=0.020)存在相关性。KLK5的第3外显子存在高度甲基化现象。结论:KLK5在乳腺癌中呈低表达,可能是乳腺癌预后良好的肿瘤生物学标记,并且KLK5在乳腺癌中的低表达可能与其第三外显子的高度甲基化有关。
李梅芳何建蓉沈坤炜李亚芬陈伟国朱丽韩宝三刘炳亚朱正刚
关键词:组织激肽释放酶甲基化基因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16年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即初始全身治疗(primary systemic therapy,PST),已成为临床实践中被广泛接受、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及可手术乳腺癌的治疗选择。尽管既往研究提示,随着新辅助治疗药物和策略的不断优化,通过新辅助治疗使一部分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乳腺癌病人降期成为可手术乳腺癌,或使不可保乳病人的肿瘤缩小从而能接受保乳手术。
宗瑜吴佳毅陈伟国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
基于大型综合医院单中心乳腺癌手术病人10年诊治和生存分析
2021年
目的:评估瑞金医院乳腺癌手术病人的诊治和预后,为进一步临床诊疗和研究开展提供基础。方法:入组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手术治疗的非晚期乳腺癌病人,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以及在不同手术年份的变化趋势。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并比较不同治疗方案乳腺癌病人的5年和10年无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结果:共8210例入组。乳腺原位癌为959例(11.7%)。在未接受新辅助治疗的7549例病人中,淋巴结阴性为5379例(71.3%),0期和I期分别为949例(12.6%)和2964例(39.3%)。2377例(29.0%)接受保乳手术,占乳腺癌手术比例从2009年的16.5%上升到2013年的34.8%。4149例(52.5%)接受SLNB,从2009年的0.6%上升至2018年的69.3%。2009年至2018年入组的所有乳腺癌病人均进行完整随访。中位随访46个月。5年和10年DFS率分别为87.6%和80.5%;5年和10年OS率分别为94.2%和90.7%。2009年至2014年手术治疗的3800例乳腺癌病人,中位随访时间79个月,5年DFS率和OS率分别为86.9%和93.1%,10年DFS率和OS率分别为79.1%和88.4%。结论:瑞金医院乳腺癌手术病人的保乳手术和SLNB比例在10年间逐渐提高。在现代乳腺癌治疗模式下,乳腺癌病人5年OS率超过93%。本研究结果可指导乳腺癌临床诊治策略的制定和进一步研究。
陈小松李帅吴佳毅黄欧柴维敏姚洁洁朱樱许赪陈佳艺瞿晴费晓春丁晓毅林琳张男方琼何建蓉朱丽李亚芬陈伟国沈坤炜
关键词:乳腺癌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
不同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对良恶性乳头溢液疾病鉴别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对良性及恶性乳头溢液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因乳头溢液行手术治疗的23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乳腺癌33例(14.2%),乳腺良性疾病200例(85.8%)。分析不同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病人良性及恶性乳头溢液的检出率,计算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乳腺MRI及联合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结果血性溢液(P=0.008)、乳腺X线摄影伴可疑恶性钙化(P<0.001)、MRI表现为段样强化(P=0.003)、流出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P=0.023)的病人乳腺癌检出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腺X线摄影对恶性乳头溢液诊断的灵敏度较低(57.6%),劣于超声检查(87.9%,P=0.012)及MRI检查(93.9%,P=0.001)。乳腺X线摄影联合超声或MRI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0.9%及100.0%,显著高于单用乳腺X线检查(P=0.004,P<0.001)。结论对于不伴肿块的乳头溢液,血性溢液、乳腺X线摄影伴可疑恶性钙化、MRI段样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为流出型的病人患乳腺癌的风险较高。乳腺X线摄影对乳头溢液潜在恶性病变的检出率较低,联合超声或MRI检查可提高检出率。
黄佳慧陈小松吴佳毅黄欧朱丽何建蓉陈伟国李亚芬沈坤炜
关键词:乳头溢液乳腺X线摄影磁共振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96例分析被引量:9
1998年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96例分析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200025)普外科陈伟国朱建新B超室陈曼恶性肿瘤通过释放“血管生成因子”刺激新生血管产生,而使肿瘤组织生长。这些新生血管在病灶及其周围产生广泛的吻合,造成多样的血管紊乱形式...
陈伟国朱建新陈曼
关键词:乳腺癌良性肿块恶性肿块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