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癌细胞
  • 4篇亚硒酸
  • 4篇亚硒酸钠
  • 4篇酸钠
  • 4篇维甲酸
  • 4篇肺癌
  • 4篇肺癌细胞
  • 4篇分化
  • 3篇腺癌
  • 3篇线粒体
  • 3篇肺腺癌
  • 2篇诱导分化
  • 2篇全反式
  • 2篇全反式维甲酸
  • 2篇肿瘤
  • 2篇细胞分化
  • 2篇A549细胞
  • 1篇药物
  • 1篇体重

机构

  • 5篇锦州市中心医...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陈侃
  • 4篇石文君
  • 4篇赵俊刚
  • 2篇陈东义
  • 1篇李旭
  • 1篇刘宏旭
  • 1篇于博
  • 1篇纪子钊
  • 1篇李天阳
  • 1篇王鹏

传媒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亚硒酸钠、砒霜对肺腺癌细胞周期、凋亡、耐药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比较低浓度亚硒酸钠、砒霜对肺腺癌细胞A549的周期、凋亡、耐药及线粒体的影响,探讨肺腺癌药物治疗的新方法。方法体外培养肺癌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及5.0μmol/L亚硒酸钠(A组)、5.0μmol/L砒霜(B组)处理组,药物处理24 h后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三组促凋亡因子Caspase-3、抗耐药基因RARα的表达,RT-PCR检测三组凋亡抑制基因Bcl-2、细胞周期素CyclinD3表达;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线粒体结构与凋亡小体。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B组G0/G1期增加、S和G2/M期减少,出现细胞周期阻滞,凋亡细胞比例增加。Caspase-3、RARα表达上调,Bcl-2、cyclinD3表达下调。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模糊不清,出现凋亡小体。结论亚硒酸钠、砒霜治疗肺腺癌均有良好的效果,因为氧化还原能力不同,作用各有侧重。
陈侃赵俊刚石文君
关键词:亚硒酸钠砒霜细胞周期线粒体
亚硒酸钠及维甲酸对肺腺癌A549细胞分化和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陈侃陈东义
关键词:亚硒酸钠肺腺癌细胞分化A549细胞株肺癌细胞
甲状腺结核一例被引量:7
2006年
陈侃于博李天阳李旭王鹏
关键词:甲状腺结核体重下降既往健康颈前区肿物
诱导分化药物对肺癌细胞肿瘤相关基因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观察诱导分化浓度的全反式维甲酸、亚硒酸钠、三氧化二砷对肺腺癌细胞A549的肿瘤相关基因的影响,探讨诱导分化药物对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肺癌A549细胞,设全反式维甲酸、亚硒酸钠和三氧化二砷处理组及对照组,药物处理24h后以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基因caspase3、p21、RARα、bcl-2、cyclinD3和nm23的表达。结果caspase3、RARα和nm23在亚硒酸钠、三氧化二砷组中表达上调;p21在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组中表达上调;bcl-2和cyclinD3在3个处理组中表达下调。结论全反式维甲酸、亚硒酸钠和三氧化二砷能引起A549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诱导分化药物对肺癌的作用机制表现为增殖抑制、促进凋亡、周期阻滞、转移抑制、诱导分化敏感度增加等多方面的改变。
陈侃赵俊刚石文君纪子钊
关键词:A549细胞诱导分化基因表达
亚硒酸钠、维甲酸对肺癌细胞浓度效应关系的比较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全反式维甲酸及二者联合对肺癌浓度效应关系的异同。方法:MTT法检测吸光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药物作用24~96h,处理组吸光度改变显著,20μmol/L亚硒酸钠与全反式维甲酸组存在显著差异;药物作用48h,各处理组细胞周期随浓度增加变化明显,S期比例增加伴有G0/G1期增多或减少,G2+M期逐渐减少。结论:较低浓度组倾向于肿瘤细胞被诱导分化,较高浓度组倾向于肿瘤被阻滞于S期。20μmol/L亚硒酸钠与全反式维甲酸组的吸光度差异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有所不同。
陈侃陈东义刘宏旭
关键词:亚硒酸钠全反式维甲酸肺癌细胞诱导分化
药物极性对肺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药物极性对肺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肺癌细胞至指数生长期,加入20·0μmol/L的亚硒酸钠、全反式维甲酸、亚硒酸钠并全反式维甲酸。以MTT法检测吸光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改变,判断药物极性对肺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结果:药物作用24~96h,亚硒酸钠与全反式维甲酸组吸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作用48h,S期比例增加伴有G0/G1期增多或减少,G2/M期逐渐减小直至曲线峰消失。处理组细胞周期中各期的变化与空白对照及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μmol/L全反式维甲酸加药48h后线粒体数量增加,形状大小不一,双层膜和内嵴清晰。20·0μmol/L亚硒酸钠加药48h后线粒体外形结构不清,有的线粒体肿胀。20·0μmol/L二者联合加药48h后,线粒体内嵴减少缩短,有电子密度高的不定形物质沉淀。结论:亲脂性药物全反式维甲酸可与肺癌细胞线粒体结合增强其功能,水溶性药物亚硒酸钠不易与肺癌细胞线粒体结合而抑制其功能。二者对肿瘤细胞线粒体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赵俊刚陈侃石文君
关键词:亚硒酸钠全反式维甲酸肺癌细胞线粒体
不同分化程度肺腺癌细胞对维甲酸反应效果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比较肺腺癌细胞A549及肺囊性腺样癌细胞A2对全反式维甲酸的反应效果,探讨肺腺癌药物治疗方法及药物的选择对不同分化程度肿瘤作用的差异及原因。方法:体外培养A549、A2细胞,设全反式维甲酸处理组及对照组。药物处理24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周期变化及凋亡、坏死比例;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基因caspase3、p21的表达;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改变;SP法检测抑癌基因Rb表达的变化;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改变。结果:与对照相比,处理组凋亡细胞及坏死细胞碎片增加,A549、A2二倍体细胞比例由(94.79±4.50)%、(94.24±3.12)%分别升至(98.64±0.16)%、(97.75±1.95)%;caspase3在A2中表达由3320±168升至7353±204。p21在A549中表达由4336±256升至6171±188;A549分裂细胞、不对称核分裂、细胞多形性减少;A2细胞体积增大,出现大量的多核巨细胞。A549细胞Rb基因的表达升高,A2细胞表达Rb基因的细胞数量减少但表达强度增加。处理组细胞线粒体肿胀、变圆,线粒体嵴模糊不清,A2改变更为明显。结论:全反式维甲酸引起A549及A2细胞周期、基因表达、细胞形态和线粒体结构的改变。二株细胞对相同药物作用反应的一些差异可能与细胞线粒体的结构有关。肺腺癌术后联合使用诱导分化治疗,将有望增加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陈侃赵俊刚石文君
关键词:肺肿瘤细胞分化维甲酸线粒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