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保德
- 作品数:37 被引量:87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矿业工程更多>>
- 肠道微生态与尿毒素物质关系的Meta分析
- <正>目的:肠道菌群紊乱伴随肾功能减低,会产生尿毒症毒素,破坏屏障,毒素入血,激活免疫反应,加重炎症状态,使病情逐步恶化。近来的研究发现肠道的微生态与肾病的影响是相互的,肠道菌群的定向干预可能会积极影响慢性肾病状态。以循...
- 陈保德金丽虹
- 文献传递
- HBV cccDNA 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
- 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hepatitis B virus 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HBVcccDNA)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复制的中间...
- 陈保德陈瑜
-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荧光定量PCR
- 文献传递
- 微量白蛋白尿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关系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筛查普通人群微量白蛋白尿(MAU)的患病率,并分析代谢综合征(MS)不同组分与MAU的关系。方法对进行体检的1654例健康人群测定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和肌酐等指标,分组统计MAU的患病率及与MS各组分的关系。结果MAU组年龄、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和血脂水平均显著高于无MAU组。MAU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8.1%,随着年龄的增长,MAU的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60岁以后显著增高。各代谢异常组MAU的患病率显著增高,以MS组患病率最高,达20.7%。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和年龄是MAU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御值分别为3.11、2.99、2.54、1.62、1.22。结论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和年龄是MAU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对中老年人和代谢异常人群进行MAU的筛查是必要的。
- 邓素君陈保德徐卫益付雅洁
- 关键词: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代谢综合征
- HBV cccDNA检测技术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齐雪芬徐益飞陈保德陈瑜
- 关键词:HBVCCC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MRNA
- 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研究性参数在血尿来源鉴别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研究参数在鉴别肾性及非肾性血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血尿患者449例,其中肾性血尿患者259例,非肾性血尿患者190例。尿液标本用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测定后记录各项参数测试结果,将红细胞研究性参数与患者临床诊断的符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肾小球性血尿组与非肾小球性血尿组的RBC数值、RBC-P70Fsc、RBC-Fsc-DW、电导率及pH值等研究参数均存在明显差异,P<0.01。两组数据的RBC-Info(红细胞形态信息)临床诊断符合率均较高,且非肾小球性血尿组的临床符合率随红细胞数量增多而升高,但肾小球性血尿组未有明显变化。结论 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的研究参数对肾性及非肾性血尿的鉴别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 俞倩陈保德徐卫益
- 关键词:尿有形成分分析仪血尿红细胞参数泌尿系统疾病
- 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后标本复查标准的制定及临床应用
- 血细胞分析仪的普遍使用,提高了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和效率。然而,这类仪器在鉴别血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等方面还不够完善,目前仅可作为全血细胞分析的过筛手段。一方面如果完全依靠仪器检测结果,不加以分析和复查直接发出报告,会向临床...
- 金胜航陈保德徐卫益吴敏瑾
- 文献传递
- 采用多中心相同检测系统建立CA72-4参考区间
- 目的:建立肿瘤相关抗原CA72-4生物参考区间.方法:严格按照IS015189:2003(E)《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条款要求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C 28-A 2文件推荐方法,收集16...
- 陈保德
- 关键词:肿瘤相关抗原消化道肿瘤
- 二级标准血液分析仪的溯源与质量控制
- 2005年
- 目的保证全血细胞计数(complete blood count,CBC)检测结果的溯源性和准确性。方法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建立的血细胞分析溯源体系,向卫生部临检中心参考实验室进行血细胞分析的溯源和比对。采用二级标准血液分析仪,用配套或卫生部临检中心参考实验室提供的定值新鲜血校准,并使用与参考实验室相同批号的全血质控物、定值乳胶微粒质控物(Cell- check-400)和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标准液(HISTAN)作为比对物质进行质量控制,每月将全血质控物检测结果与参考实验室同期测定而提供的靶值进行比对,Cellcheck-400和HISTAN检测结果与其定值比对。结果全血质控物检测结果与靶值的相对偏差:WBC±4.5%内,RBC±5.5%内,HGB±2.5%内,HCT±4.0%内,PLT±6.8%内;Cellcheck-400和HISTAN检测结果与其定值相对偏差:RBC±3.5%内,MCV±4.3%内,HCT±4.0%内,HGB±1.8%内。结论二级标准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可比性良好,其溯源模式和质量控制方案保证了二级标准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溯源性和准确性。
- 王文娟王佩佩杨荣伟钟步云陈保德陈瑜
- 尿液自动化分析显微镜复检规则的建立及应用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尿液干化学、有形成分分析和显微镜镜检结果的综合判断,建立显微镜复检规则并对其进行应用评价。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门诊和住院患者1480份中段尿标本,其中1150份用于建立显微镜复检规则,330份用于规则验证;收集健康体检者尿液标本301份,用于尿沉渣镜检和UF-1000i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参考范围的建立。以镜检结果为标准,建立显微镜复检规则,并计算复检规则的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阴性率和复检率对规则进行验证。结果尿沉渣镜检的参考范围:RBC为0~4/HP,WBC为0~6/HP,管型0~偶见/LP;UF-1000i的参考范围:RBC为0~13.0个/μl(男)、0~33.0个/μl(女);WBC为0~10.0个/μl(男)、0~19.0个/μl(女);上皮细胞(EC)为0~6.0个/μl(男)、0~25.0个/μl(女),管型为0~1.3个/μl(男)、0~0.84个/μl(女)。按照制定的复检规则,1150份建立复检规则标本中需复检547份,复检率47.6%,主要以干化学隐血(BLD)与有形成分分析仪红细胞(URBC)不符、尿干化学PRO与有形成分分析仪管型不符为主。用于规则验证的330份标本中真阳性率29.7%、假阳性率30.6%、真阴性率38.2%、假阴性率1.5%、复检率58.8%,且假阴性病例中无严重或活动性肾病患者。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显微镜复检规则假阴性低,复检率适中,是一套较完善的复检方案。
- 徐卫益陈保德许青张婷
- 关键词:尿液自动化分析复检规则
- HPV 16L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表达条件的优化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构建HPV16L1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并优化其表达条件。方法:根据GeneBank中的HPV序列及pGEX-KG中的多克隆位点设计引物,以含有HPV全长基因片段重组质粒为模板,经PCR扩增出1 500 bp的DNA片段。将所得片段与pGEX-KG载体连接,转化JM109大肠杆菌,筛选阳性克隆。其扩增片段测序结果与原序列一致,表明原核表达载体pGEX-KG-HPV16L1已构建成功。提取pGEX-KG-HPV16L1质粒转化到BL21(DE3)表达菌株中,经IPTG诱导后收集菌体,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结果:在大肠杆菌中获得HPV16L1基因融合表达,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83kDa;表达的蛋白能与抗HPV16L1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HPV16L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为HPV16L1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 彭方毅姜海蓉陈远翔陈盛珍林治华彭方亮赵卫兵陈保德
- 关键词:HPV16L1原核表达GST融合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