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刚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卫生局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选择素
  • 5篇川崎
  • 5篇川崎病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多态性
  • 3篇E-选择素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酶
  • 2篇金属蛋白
  • 2篇金属蛋白酶
  • 2篇患儿
  • 2篇基因多态性研...
  • 2篇基质
  • 2篇基质金属
  • 2篇基质金属蛋白...
  • 2篇变化及临床意...
  • 2篇E选择素
  • 2篇病患

机构

  • 5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作者

  • 5篇于明华
  • 5篇曾华松
  • 5篇陈刚
  • 2篇韦茹
  • 2篇刘威
  • 2篇张丽
  • 2篇刘特长
  • 1篇陈兆鸿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川崎病患儿E-选择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陈刚于明华曾华松
E选择素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川崎病被引量:2
2008年
川崎病是全身性非特异性血管炎的发热性疾病,多侵犯冠状动脉,目前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原因。非特异性血管炎由内皮细胞活化介导,活化的内皮细胞表达E选择素,导致白细胞边集并穿过内皮细胞,同时被激活的白细胞产生大量的生物活性产物,进一步激活E选择素。川崎病患儿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体内血浆E选择素水平明显增高,免疫效应细胞向血管局部浸润,导致冠状动脉损害。采用E选择素表达抑制剂或功能阻断剂(如丙种球蛋白)可明显减少白细胞在微静脉壁的黏着数,降低冠状动脉的损害。中国汉族人群中携带E选择素SR型基因患者E选择素血清水平显著高于Ss基因型患者,通过影响E选择素在内皮细胞上的表达,进而影响川崎病的发生和发展。
陈刚于明华曾华松
关键词:E选择素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川崎病患儿ES和MMP-9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E选择素(E-selectin,ES)、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与小儿川崎病血管损伤中的相互关系,为探讨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损伤的机制寻找直接的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68例川崎病(KD)患儿、并随机选择同年龄段20例发热疾病患儿、2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进行对比测量ES、MMP-9,并将KD患儿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有冠脉损伤(CAL)组与无冠脉损伤(NCAL)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KD患儿组的ES、MMP-9急性期、亚急性期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发热组,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ES、MMP-9高峰期在急性期。CAL组急性期ES、MMP-9水平明显高于NCAL,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期ES与MMP-9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r=0.643,P<0.01)。结论ES、MMP-9在川崎病患儿血管损伤的病理生理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ES、MMP-9具有预示KD患儿CAL潜在的可能性。
陈刚于明华曾华松张丽韦茹刘威陈兆鸿刘特长
关键词:川崎病E选择素基质金属蛋白酶9
川崎病E-选择素水平及+A561C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E-选择素在川崎病病情监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作用,以及E-选择素+A561C位点单核甘酸多态性与川崎病发病及冠脉损害以及对E-选择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川崎病组148例、发热组20例和对照组160例,其中川崎病组包括冠状动脉损伤组(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78例和非冠状动脉损伤组(no coronary artery lesion,NCAL)70例进行调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E-选择素血浆水平。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E-选择素+A561C位点单核甘酸多态性在川崎病组和对照组中的基因频率分布。结果川崎病组E-选择素与发热组、对照组比较:急性期(193±29)ng/mL、亚急性期(150±48)ng/mL均高于发热组(115±23)ng/mL和对照组(80±16)ng/mL,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期冠脉损伤组[(226±36)ng/mL]E-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无冠脉损伤组[(158±31)ng/mL]差异有显著性(P<0.01)。亚急性期[(174±46)ng/mLvs(125±28)ng/mL]和恢复期[(108±15)ng/mLvs(83±19)ng/mL]差异无显著性。E-选择素+A561C各基因型分布以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川崎病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与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P>0.05)。川崎病组AC基因型携带者与AA基因型的E-选择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E-选择素与川崎病以及冠脉损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E-选择素具有预示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潜在的可能性。研究对象中存在E-选择素+A561C位点基因多态性,未发现E-选择素+A561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川崎病的相关性。
陈刚于明华曾华松张丽韦茹刘威刘特长
关键词:川崎病E-选择素单核甘酸多态性
川崎病E-选择素水平及+A561C基因多态性研究
陈刚于明华曾华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