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秀
- 作品数:47 被引量:220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江西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日达仙联合阿昔洛韦治疗老年肿瘤患者合并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1种疼痛剧烈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在临床观察到许多带瘤生存的老年患者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皮肤带状疱疹感染,发病后临床症状较多,持续时间较长,并发症及后遗症较常见。2011年6月到2013年2月我科应用日达仙联合阿昔洛韦对合并带状疱疹的老年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尹绢寇光陈发秀邱元芝彭乐魏群
- 关键词:日达仙老年肿瘤带状疱疹
- 老年骨质疏松和高血压病综述
- 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与高血压病常并存,它们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现在研究提示二者病理生理机制及风险因素有相似性.降血压药和防治骨质疏松的关系也是目前药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就高血压病和骨质疏松的关系进行简要综述...
- 陈发秀尹绢邱元芝
-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高血压病
- 文献传递
- 依泽替米贝对高脂血症致老年血管内皮功能破坏的作用及机制探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依泽替米贝对高脂血症(HLP)致老年血管内皮功能破坏的影响,以及对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和脂联素(APN)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原发性HLP患者90例,疗程期间失访2例,共88例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采取常规降血压药治疗,观察组加用依泽替米贝内服治疗,每次10mg,每日1次。疗程期间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指导,均连续治疗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以及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非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NMD)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ox-LDL、LOX-1和APN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和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18%)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MD和NMD均高于对照组,IMT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ox-LDL和LOX-1水平低于对照组,而APN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HLP患者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采取依泽替米贝治疗可明显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和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其降低血清ox-LDL、LOX-1水平和提高APN水平,可能是发挥上述作用的机制之一。
- 尹绢寇光邱元芝彭乐魏群胡坚陈发秀
- 关键词:依泽替米贝高脂血症血管内皮功能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老年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基础(控制血糖、预防感染、抗血小板、活血化瘀、改善周围神经功能)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20μg(加入100 mL 0.9%氯化钠中,30~60滴·min-1,静脉滴注),疗程30 d.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比73.3%,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可降低其血液流变学指标.
- 尹绢寇光邱元芝彭乐陈发秀
- 关键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前列地尔老年人
-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脉压的关系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脉压(pulse pressure,PP)的关系。方法选取70例老年ISH患者(ISH组)及32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其中ISH组按PP水平分为PP<60mmHg(1mmHg=0.133kPa)组(n=33)和PP≥60mmHg组(n=37)。比较对照组与ISH组、PP<60mmHg组和PP≥60mmHg组患者的CD3、CD4+、CD8+T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分析ISH组PP≥60mmHg组T淋巴细胞亚群与PP水平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SH组CD3、CD4+、CD8+百分率降低、CD4+/CD8+比值增高(P<0.05或P<0.01)。与PP<60mmHg组比较,PP≥60mmHg组CD8+T细胞百分率降低、CD4+/CD8+比值增高(均P<0.05);2组CD3、CD4+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细胞水平与PP水平呈正相关(r2=0.508,P<0.05),CD4+/CD8+比值与PP水平呈负相关(r2=-0.443,P<0.05)。结论老年ISH患者PP增大与免疫功能受损有关,PP及免疫功能紊乱是老年ISH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子。
- 尹绢寇光邱元芝陈发秀彭乐魏群胡坚
- 关键词: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脉压T淋巴细胞亚群老年人
- 补心气口服液辅助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补心气口服液治疗肺心病(CPHD)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CPHD急性期患者随机按住院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干预方案,包括抗感染、祛痰、止咳、平喘、利尿、抗心衰等综合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补心气口服液,10 mL次,3次/d,两组疗程为4周。两组治疗前后均检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分压(PaO2),肺动脉压(mPAP),血浆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记录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评分。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综合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mPAP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1),ET-1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和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沉降率等血液流变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补心气口服液减轻了CPHD急性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了患者心、肺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和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 尹绢寇光邱元芝彭乐魏群胡坚陈发秀
-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补心气口服液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
- 安理申改善多系统萎缩患者直立性低血压1例被引量:1
- 2018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6岁,因构音障碍、认知功能减退进行性加重10年于2012年9月1日入院。患者于2002年开始出现记忆力下降,尤以近事遗忘明显,并逐渐出现反应迟钝、懒散、主动性差,常不能记起家人的名字,不认识家人,讲话含糊不清,交流困难。
- 胡坚彭乐陈发秀
- 关键词:安理申多系统萎缩直立性低血压
- 补充维生素D对糖尿病前期患者降低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meta分析
- 2023年
- 探讨补充维生素D对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CNKI、VIP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Medine、EMbase、PubMed等英文数据库,对公开发布的补充维生素D对糖尿病前期患者2型糖尿病发病率影响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进行检索,时间从从建库至2022年2月,运用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纳入了10篇文章,研究对象总共有5164例。Meta分析显示:补充维生素D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的T2DM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89,95%CI:0.80-1.00;P<0.05);结论 补充维生素D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的2型糖尿病风险。
- 钟海波杨楚华陈发秀
- 关键词:维生素DT2DM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 维生素D与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6年
- 维生素D参与骨骼的发育及骨骼外组织的代谢,维生素D缺乏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维生素D缺乏与心房颤动的关系也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国内外研究提示,维生素D缺乏参与心房颤动的发生。笔者就维生素D缺乏和心房颤动的关系进行简要综述。
- 陈发秀宁芳彭乐胡坚尹绢
- 关键词:维生素D心房颤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心血管疾病维生素D受体
-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关系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脉压指数(PPI)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mAlb/尿Cr)、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关系。方法选取血肌酐(Cr)正常的老年EH患者50例(EH组,根据PPI分为PPI<0.5组及≥0.5组)及健康体检的老年人20例(对照组)。比较各组尿mAlb/尿Cr比值、血清RBP的变化及与PPI的相关性。结果尿mAlb/尿Cr比值、血清RBP值比较:EH组高于对照组,PPI≥0.5组高于PPI<0.5组(均P<0.05);尿mAlb/尿Cr比值联合血清RBP值阳性率比较:PPI≥0.5组高于PPI<0.5组(63.64%比28.57%,P<0.05);PPI与尿mAlb/尿Cr比值、血清RBP值呈正相关(r=0.425,P=0.019;r=0.401,P=0.032)。结论老年EH患者PPI与尿mAlb/尿Cr、血清RBP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作为老年EH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一个评估指标。
- 尹绢邱元芝寇光彭乐魏群胡坚陈发秀
- 关键词:脉压指数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