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艳
- 作品数:30 被引量:162H指数:7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贵州磷块岩主要物质成分特征探讨
- 张杰陈吉艳陈代良
- 关键词:磷块岩早寒武世含磷岩系
- 文献传递
- 贵州熊家场寒武系梅树村阶磷块岩中小壳动物化石微结构特征及与成磷关系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寒武纪早期是全球小壳动物化石大幅射的时期,贵州寒武纪初期磷块岩中就含有大量种类丰富的小壳动物化石,而前人对其研究多局限于外观形态的描述,对其微观结构方面的研究较少。文中通过对贵州熊家场地区磷块岩中小壳动物Turcutheca,Paracircotheca,Loculitheca zhijinensis以及Protospongia化石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描述其显微结构特征。并对Turcutheca,Paracircotheca进行重点生物结构研究,探讨其壳体形态、生长发育方式。通过对小壳动物化石壳体进行SEM-EDS分析,确定组成壳体主要成分为碳氟磷灰石。另外,对化石Turcutheca内核填充部分、壳壁、围岩进行EDS能谱分析,及其元素特征进行对比,初步探讨生物体与成磷之间的关系,认为寒武纪早期小壳动物的繁盛对同期磷块岩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高磊杨瑞东高军波陈吉艳陈军
- 关键词:微结构小壳化石磷块岩寒武纪
- 扬子区寒武系底部含磷岩系沉积特征对比与成矿规律被引量:2
- 2022年
- 扬子区寒武系底部含磷岩系主要蕴藏于梅树村期地层中,因沉积相类型多样,含磷岩系复杂,沉积厚度变化大,含大量磷矿资源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研究区13条含磷岩系剖面进行野外勘查和大区域横纵向综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含磷岩系沉积层序自下而上显示颗粒由粗变细,层理类型由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及粒序状层理转为平行层理,生物屑减少至消失;自西向东沉积微相大致由浅水缓坡、深水缓坡过渡为大陆坡、深海;碳酸盐岩、硅质岩、磷块岩及部分粉砂质黏土岩过渡为硅质岩、碳质页岩、结核状磷块岩.沉积微相对磷块岩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云南梅树村组中谊村段下段、贵州织金戈仲伍组下段及贵州清镇桃子冲组下段含磷岩系为下矿层;梅树村组中谊村段上段、戈仲伍组上段及桃子冲组上段含磷岩系为上矿层;贵州金沙、习水、遵义、开阳、镇远等地牛蹄塘组,贵州天柱、铜仁的留茶坡组与江西上饶、浙江江山荷塘组及江苏南京幕府山组含磷岩系为顶部矿层.
- 曹金鑫陈吉艳汪龙波
- 关键词:寒武系含磷岩系矿层
- 贵州织金含稀土生物屑磷块岩稀土元素赋存状态研究被引量:43
- 2007年
- 对贵州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床进行的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磷块岩中含稀土总量ΣREE较高,LREE/HREE比值较大,富集L a、N d、及Y等轻稀土及重稀土元素。普遍具C e、Eu的负异常,稀土分配模式等显示海相沉积源区继承性及热水源加入特征。生物碎屑、白云石及胶磷矿的单矿物微量元素分析证明,稀土元素含量与胶磷矿密切相关。胶磷矿中稀土元素含量大于其它矿物中稀土含量。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分析研究表明,稀土元素主要不是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化学物相分析研究证明,稀土元素多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磷灰石中,少量被粘土矿物相吸附。解决了该类型矿床稀土元素赋存状态长期未解决的问题。综合研究表明,稀土元素赋存状态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磷灰石晶格中,稀土元素的含量与胶磷矿密切相关。
- 张杰孙传敏龚美菱张覃陈代良陈吉艳
- 关键词:稀土元素
- 黔中寒武纪梅树村期磷块岩中小壳动物化石结构和成分:对生物成磷的制约
- 2024年
- 小壳动物化石微结构及壳体成分的认知对于揭露寒武纪早期小壳动物群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黔中地区早寒武世梅树村期磷块岩中保存了大量的小壳化石,为了获取该时期小壳化石微结构及成分的关键信息,本文利用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对岩石薄片小壳化石个体进行观察、分析,获得了贵州织金熊家场和清镇落夯地区的寒武纪梅树村期磷块岩中小壳动物化石微结构、壳体成分特征。结果显示,织金、清镇地区的磷块岩中小壳化石多样性与其壳体成分表现一致,主要为软舌螺类,其成分为P、Ca、F、O等氟磷灰石组成元素;小壳化石壳体保存有明显的纳米级磷灰石矿化颗粒骨架、多圈层结构、溶蚀多孔隙和管体嵌套的现象。另外,通过电子探针对小壳化石进行原位微区元素面扫描,发现主要元素P、Ca分布在小壳化石及小壳化石碎片中,胶结物几乎不含P元素。综合判断,两个研究区域的寒武纪梅树村期磷块岩小壳动物化石多为异地埋藏保存,且保存过程中,成岩作用等后期磷酸盐化、搬运沉积对小壳化石微结构及其壳体成分产生一定改造影响;基于薄片全玻面扫描推断全岩小壳动物化石(含化石碎片)含量,与磷块岩中磷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认为寒武纪梅树村期小壳动物的繁盛对同期磷块岩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
- 彭柔杨瑞东高磊高军波陈吉艳高川黔
- 关键词:微结构小壳化石磷块岩黔中
- 贵州开阳北部地区陡山沱期磷矿成矿远景预测
- 2025年
- 贵州开阳地区是陡山沱期磷矿重要的成矿区,发育的富磷矿约占中国富磷矿的66%。通过区域地质、含磷岩系沉积层序、岩相古地理和洋流方向等综合分析,认为开阳北部陡山沱期为潮下带-潮间带发育区域,上升洋流富磷海水中磷质在该环境沉淀,具有良好的磷矿成矿条件,据此圈定了楠木渡、翁家坝、马家河、中坪和米坪5个成矿预测远景区,这些区域可能存在中到大型、超大型磷矿。
- 吴文明杨瑞东杨瑞东高军波高军波陈吉艳刘建中彭柔
- 关键词:成矿预测磷矿陡山沱期古地理特征地质找矿
- 云南白龙潭磷块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3
- 2022年
- 产于下寒武统梅树村组的云南白龙潭磷矿,因矿层厚、储量高而备受关注。采用XRF荧光光谱仪和ICP-MS质谱仪对该矿不同类型磷块岩进行了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含量测定,并结合光学显微镜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磷块岩主要含磷矿物为胶磷矿,且含有小壳动物化石和藻类化石;小壳动物化石、藻类化石、Ba富集(41.1×10^(-6)~274.0×10^(-6))以及高SO_(3)含量说明,生物作用参与了磷块岩的形成,且对泥晶-球粒的磷块岩作用最明显;不同类型磷块岩均以富含U、Sr为特征,其中泥晶-球粒磷块岩和砾屑磷块岩富含P_(2)O_(5),平均值分别为28%和27%;V/Cr为0.42~1.23、δCe为0.33~0.58、Ce_(anom)为-0.53~-0.1、SiO_(2)/Al_(2)O_(3)为10.60~58.45、Al_(2)O_(3)/MgO为0.04~11.0、镁铝含量比m>10、Sr/Ba>1等地球化学特征及镜下特征表明,白龙潭磷块岩形成于高盐度干旱高能浅水的氧化环境;相关关系图及U/Th>1表明,其为伴有热液作用的正常海相沉积;La_(N)/Nd_(N)>1、δY>1.5表明,沉积后风化淋滤作用主要导致HREE亏损,并且部分样品有显微孔洞也表明,在成岩过程中风化淋滤作用对磷块岩产生了较强作用;Al_(2)O_(3)/TiO_(2)平均值为20.39、Cr/Zr为0.2~5.0。多地区相关图解对比表明,磷物质主要来源于大陆母岩分化,部分母岩为碱性玄武岩,与扬子中部、东部地区磷矿物质来源不同,扬子区磷物质来源是多方向上升洋流共同作用的结果。
- 曹金鑫陈吉艳赵威高磊
- 关键词:磷块岩地球化学特征沉积环境
- 黔中寒武系底部磷块岩沉积特征被引量:7
- 2017年
- 贵州织金—清镇一带寒武系底部发育以生物碎屑磷块岩为主的含磷建造,由于其富含稀土而闻名中外。通过对黔中地区10多条含磷岩系剖面的沉积学研究,发现其具有复杂的沉积结构构造,包括角砾状磷块岩、生物磷块岩、生物碎屑磷块岩、透镜状磷块岩、交错层理磷块岩、条带状磷块岩、纹层状磷块岩等。沉积相分析结果表明,清镇一带处于潮下低能环境,沉积条带状磷块岩为主。织金毛碑冲至戈仲伍一带为潮间-潮下高能潮道环境,沉积角砾状磷块岩为主。织金熊家场至习水大岩一线,处于潮上带沉积环境,织金水淹塘至纳雍一带为潮后潟湖低能环境,沉积白云岩和磷质白云岩为主。认为富磷洋流沿毛碑冲一带潮汐水道,涌入织金戈仲伍—兴联一带,大量的磷质在障壁后海湾沉积形成磷块岩。磷块岩的沉积中心位于织金戈仲伍—兴联一带,主要成磷环境为潮间-潮下高能环境。基于含磷岩系的区域沉积特征分析,恢复了成磷期古地理,编制了P2O5含量等值线图,圈定了富磷区域,并分析成磷控制因素。
- 杨瑞东毛铁陈吉艳吴文明徐世林任海利
- 关键词:磷块岩
- 贵州主要磷块岩基本物质组成特征被引量:6
- 2005年
- 对贵州主要磷块岩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扫描电镜等方面的初步研究,分析了物质成分及化学组分差异,认为贵州两个重要成磷时期形成的磷块岩物质成分上的差异特征,其形成原因主要与沉积环境有关。
- 张杰张覃陈代良陈吉艳朱雷
- 关键词:磷块岩
- 贵州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床矿区土壤稀土元素分布特征被引量:8
- 2005年
- 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床矿区上层土壤中普遍富集稀土元素,其∑REE较高,但比含稀土磷块岩低,表明磷块岩在风化过程中已有部分稀土元素流失。轻稀土元素La、Ce及Y大量集中,LREE/HREE比值较高,说明岩石在风化过程中形成的粘土矿物对稀土元素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是粘土矿物对稀土元素的吸附量小于REE易溶配合物的流失量。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曲线及Ce异常等特征表明,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床矿区土壤中稀土元素分配模式继承了原岩特征。
- 陈吉艳张杰
- 关键词:稀土元素磷矿床球粒陨石矿区土壤流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