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喆思

作品数:16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抑郁
  • 4篇经颅磁刺激
  • 4篇磁刺激
  • 3篇电针
  • 3篇抑郁症
  • 3篇重复经颅磁刺...
  • 2篇心穴
  • 2篇应激
  • 2篇应激障碍
  • 2篇针刺
  • 2篇治脊疗法
  • 2篇斜颈
  • 2篇颈椎
  • 2篇颈椎病
  • 2篇痉挛
  • 2篇痉挛性
  • 2篇痉挛性斜颈
  • 2篇创伤
  • 2篇创伤后
  • 2篇创伤后应激

机构

  • 9篇成都中医药大...
  • 9篇成都军区总医...
  • 3篇四川大学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成都军区疾病...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成都市第五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西安市中心医...

作者

  • 16篇陈喆思
  • 8篇张安仁
  • 6篇王文春
  • 4篇郑重
  • 4篇董超
  • 4篇袁青
  • 3篇柯晓华
  • 3篇庞日朝
  • 3篇邹可
  • 3篇刘建成
  • 3篇江玥
  • 2篇柏玲
  • 2篇崔银洁
  • 2篇李艳波
  • 2篇张虹
  • 2篇呼永河
  • 2篇刘素贞
  • 2篇陈华
  • 2篇鄢婷婷
  • 1篇孙元锋

传媒

  • 4篇西南军医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河南中医
  • 1篇四川中医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现代电子技术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ERPs检测方法、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HAMD、HAMA)及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观察电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rTMS、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差异,联合临床观察指标并通过分析电针、rTMS对抑...
陈喆思
关键词:电针疗法重复经颅磁刺激抑郁症
基于分形的左手材料设计
2015年
为了寻找一种设计出特异媒质单元结构的可行方法,利用分形理论中的文法构图法,采用不同的公理和改写规则,设计出两种全新的分形图案,之后将其周期性地分别蚀刻在介质板两面,通过电磁仿真软件HFSS得到其散射参数的幅值和相位,利用等效参数提取软件提取其等效参数,成功构造出特异媒质中的一类,即左手材料,且在5.5~6 GHz频率下其等效介电常数和等效磁导率均为负。利用分形理论构造特异媒质单元结构的方法是方便可行的,且图形有无穷可能性。
陈华贾佳贾媛媛陈喆思
关键词:分形左手材料等效介电常数
军人军事行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了解某部参加军事演习的官兵3个月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2011年4月—2014年7月通过结构式问卷调查和心理量表测评对某部参加军事演习3个月的690名官兵进行相关因素调查。PTSD诊断采用PTSD筛查量表-军人版(PCL-M)进行初筛,再由精神科医师依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标准中PTSD的诊断标准,对初筛结果高于划界分者进行一对一晤谈确定诊断,使用SPSSl3.0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实际调查690人,收回有效问卷637例,确诊病例30例,占4.71%。个体阳性心理症状与中国男性青年常模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P<0.05);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有:独生子女、居住城镇、服役满意度低、遇到困难时不能获取经济帮助、受伤、演习任务过重、不满意上级指示;应激事件对个体短期内的性格因素没有影响(P>0.05)。结论军事演习官兵3个月后PTSD的患病率较常人高,加强官兵的心理防护和危机干预十分必要。
卢家春王文春陈喆思张安仁卢豪江玥袁青庞日朝王倩呼永河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军事演习流行病学调查
安神通督开窍针法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安神通督开窍"针法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军事行动后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舍曲林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安神通督开窍"针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以及治疗后1个月采用军事应激症状核查表(PCL-M)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观察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神通督开窍"针法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作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有效治疗手段。
卢家春王文春袁青张安仁陈喆思陈华郭明阳罗勇郑莉呼永河
关键词:电针创伤后应激障碍
rTMS联合抗抑郁剂治疗对重性抑郁障碍神经可塑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失匹配负波(MMN)、感觉门控电位P50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抗抑郁剂治疗对重性抑郁障碍(MDD)神经可塑性的影响。方法 159例MDD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75例给予2周(15d)rTMS治疗,并常规持续给予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抑制剂(SSRI)抗抑郁药物治疗,B组84例仅给予足量同类抗抑郁剂治疗。两治疗组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和第10周进行24项Hamilton抑郁量表(HAMD)、MMN潜伏期、S1-P50波幅、S2-P50波幅、S2-P50/S1-P50波幅比值和异常P50(S2-P50/S1-P50≥0.5)百分率评估和测试。同时设90例正常对照组(C组)。结果 A和B组治疗2周后和10周后,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01),且治疗后A组评分低于B组(P<0.001)。A组MMN潜伏期和S2-P50波幅均较治疗前和B组治疗后缩短和降低(P<0.05)(除外治疗后10周S2-P50波幅的组间比较)。A组治疗后S2-P50/S1-P50比值(除外治疗后2周)和异常P50百分率与C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2周和10周间各ERPs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各ERPs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联合抗抑郁剂治疗优于单纯抗抑郁剂治疗,并显著改善与自动加工、感觉门控有关的大脑高级功能电生理指标。rTMS可能对大脑诱导长时程增强/长时程抑制样可塑效应,使脑功能处于动态的稳定和平衡。MMN和P50可能成为反映与大脑高级功能有关的神经可塑性指标。
郑博郑重邹可鄢婷婷莫丽玲陈喆思孙学礼
关键词:重性抑郁障碍重复经颅磁刺激抗抑郁剂治疗
龙氏治脊疗法配合药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龙氏治脊疗法配合药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龙氏治脊疗法配合药物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比TCD检查两侧椎动脉血流参数指标情况。结果:1个疗程结束后,龙氏治脊疗法配合药物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单纯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检查两侧椎动脉血流参数指标Vp(收缩峰期内的最高血流速度)、Vm(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氏治脊疗法配合药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刘建成庞日朝董超陈喆思李艳波袁青刘素贞崔银洁柯晓华张安仁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药物
复经颅磁刺激结合“五心穴”刺法治疗痉挛性斜颈1例
<正>痉挛性斜颈(spasmodic torticollis,ST)是由于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颈部肌群自发性不自主收缩引起头向一侧扭转或阵发性倾斜,是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病中的一种。目前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多考虑椎体外系疾...
柏玲张莉陈喆思郑重江玥王文春张安仁
从神经调控角度探讨TMS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机制被引量:3
2017年
脑卒中作为神经科及康复科的常见临床病种,主要功能障碍表现为运动及感觉功能的减弱或缺失,同时伴有认知、言语等功能不同程度减退,但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却常常容易被忽视,使患者难以树立对后期恢复的坚定信心,丧失希望,从而对临床康复进展形成阻碍。因此,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障碍的治疗及研究是非常重要。在康复科临床患者中,
陈喆思刘浩白新刚董超柏玲张安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情况。根据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对符合OSAHS诊断的20例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进行事件相关电位失匹配负波(MMN)和P300检测。结果显示OSAHS组Cz点的MMN和P300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在控制了年龄和体重的影响后,相关分析显示MMN潜伏期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N1期睡眠时间和微觉醒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N3期睡眠时间和平均血氧饱和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P300潜伏期与AHI和氧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没有发现MMN潜伏期、波幅与P300潜伏期、波幅具有相关关系。OSAHS患者大脑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功能受损,与夜间反复低氧和睡眠结构紊乱有关。
邹可孙元锋唐向东雷飞杜丽娜陈喆思鄢婷婷郑重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认知功能损害事件相关电位
探讨有氧健身操训练对骨质疏松患者功能状态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通过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有氧健身操训练,分析有氧健身操训练对骨质疏松患者疼痛感受,焦虑、抑郁情绪,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有氧健身操训练前,训练1个疗程后数字疼痛评分法,Berg平衡评分,汉密尔顿焦虑、抑郁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有氧健身操训练治疗后骨质疏松患者中患有焦虑情绪的人数有所减少,严重程度有所减轻,有氧健身操训练对焦虑情绪有明显改善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抑郁情绪无改善作用,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氧健身操训练治疗前Berg平衡(45.17±2.64)分,有氧健身操训练治疗后Berg平衡(49.48±2.69)分,有氧健身操训练增强了骨质疏松患者的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人活动能力评定,有氧健身操训练前Barthel指数(80.93±3.37)分,有氧健身操训练后Barthel指数(93.24±5.7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氧健身操训练前数字疼痛评分(4.48±1.88)分,有氧健身操训练后数字疼痛评分(3.31±1.69)分,有氧健身操训练治疗后骨质疏松患者疼痛有所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健身操训练能缓解骨质疏松疼痛,增强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险,改善焦虑情绪,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其生活质量。
凌泽莎程琪李蓓陈喆思阙方绪董超马鑫王文春张安仁
关键词:骨质疏松疼痛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