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宇坤

作品数:68 被引量:432H指数:11
供职机构:天津市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地震局青年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天文地球
  • 10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7篇地震
  • 12篇断层
  • 11篇隐伏
  • 8篇抗震
  • 7篇隐伏断裂
  • 7篇剖面
  • 7篇抗震能力
  • 6篇地层
  • 6篇农居
  • 5篇地质
  • 5篇第四纪
  • 5篇孕震
  • 5篇裂带
  • 4篇地层学
  • 4篇地震危险
  • 4篇断层探测
  • 4篇隐伏断层
  • 4篇有限元
  • 4篇民居
  • 4篇活动性

机构

  • 64篇天津市地震局
  • 8篇中国地震局工...
  • 7篇中国地震局
  • 4篇天津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云南省地震局
  • 3篇四川省地震局
  • 2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南昌大学
  • 2篇青海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天津市地球物...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重庆文理学院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天津市建筑设...
  • 1篇天津城建大学

作者

  • 68篇陈宇坤
  • 18篇高武平
  • 15篇杨绪连
  • 14篇闫成国
  • 13篇姚新强
  • 11篇聂永安
  • 11篇杨菲
  • 11篇刘芳
  • 11篇王志胜
  • 9篇邵永新
  • 9篇任峰
  • 8篇孙柏涛
  • 7篇刘红艳
  • 6篇崔晓峰
  • 4篇姚政权
  • 3篇肖国桥
  • 3篇陈杰
  • 3篇张文朋
  • 3篇李振海
  • 3篇赵根模

传媒

  • 7篇地震地质
  • 6篇国际地震动态
  • 6篇地震工程学报
  • 5篇震灾防御技术
  • 4篇地震学报
  • 3篇中国地震
  • 3篇灾害学
  • 2篇建筑结构
  • 2篇西北地震学报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工程力学
  • 2篇东北地震研究
  • 2篇华北地震科学
  • 2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2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印度锡金邦6.8级地震中国西藏地区烈度分布与构造背景分析
2012年
2011年9月18日20时40分,印度锡金邦发生Ms6.8地震(27.7°N,88.2°E)。受此次地震波及,我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出现了严重灾害。地震在西藏灾区造成7人死亡,136人受伤,数千群众转移安置,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3.3亿元。
陈宇坤高武平姚新强吴今生冉华曹忠权
关键词:烈度分布金邦
天津农居抗震能力分布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根据中国农村房屋震灾脆弱性评估及其成因分析,本文给出了农居抗震能力分布的一种新定义,并通过易损性分布指数进行了表征,解决了抗震能力分布中房屋破坏比例较高而房屋密度较小的问题。在天津农居易损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历史震害资料,制定了天津三个区县农居抗震能力分布等级的划分标准,给出了天津三个区县农居抗震能力分布图,并和农居破坏比分布图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影响抗震能力分布图的三个主要因素,即农居结构类型、地震烈度、人口密度。抗震能力分布的研究可以为调整减灾战略和相关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姚新强孙柏涛刘芳陈宇坤杨绪连
关键词:农居易损性矩阵
2001年昆仑山口西M_S8.1地震地表同震位移分布特征被引量:36
2004年
沿长约 4 2 6km的 2 0 0 1年昆仑山口西MS8 1地震地表破裂带共获得 2 91个点的地表同震水平左旋位移数据 ,并在其中 1 1 1个点获得了垂直位移数据。该地震总体以左旋水平位移为主 ,兼具一定的垂直位移。最大地表左旋水平位移值可达 6 4m ,平均水平位移约为 2 7m ,绝大多数测点的垂直位移均 <1m。地表水平位移沿主破裂带走向位移梯度变化于 1 0 - 1~ 1 0 - 4之间 ,这一起伏变化可能起因于野外测量误差、沿主破裂带岩性或松散沉积物厚度的变化、地表破裂带几何结构的不均匀性、地表破裂走向的变化、不同破裂段在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之前的地震中滑动量的起伏变化 ,以及大量非脆性变形、次级破裂的存在等。水平位移沿主破裂带的长波长 (数十公里至数百公里 )起伏变化较有规律 ,在布喀达坂峰以东表现为分别以 5个水平位移峰值为中心而有规律地起伏变化。这5个位移峰值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次级地震地表破裂段。各破裂段水平位移峰值均向阶区或拐点逐渐衰减 ,不同地表破裂段位移峰值向两侧衰减的速率是不同的 ,这种位移梯度的不对称分布可能指示了地震破裂的扩展方向。上述位移分布特征真实地反映了地表可见脆性破裂带上的同震位移状况 ,可能只是该断错事件的最小滑动量。在活动构造研究中 。
陈杰陈宇坤丁国瑜王赞军田勤俭尹功明单新建王志才
关键词:同震位移地震地表破裂带
河北廊坊-天津大港剖面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特征被引量:5
2007年
在河北廊坊-天津大港一线部署了110 km的MT勘探剖面,通过资料远参考与Robust估算处理及反演解释,对剖面的构造维数及构造方向做了分析;揭示了冀中坳陷、沧县隆起、黄骅坳陷三个不同构造单元及边界接触关系;对地壳、上地幔电性构造层进行了划分和分析。MT成果显示岩石圈体现为纵向分层、横向分块的特征;沧东及大城断裂是区内重要的深大断裂,控制了隆起两侧坳陷的沉积和形成;断裂深部对应上地幔高导层的局部隆起,两侧存在中下地壳高导层的错动。
徐新学陈宇坤刘俊昌张宝华夏训银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地壳上地幔
印度锡金邦6.8级地震中国西藏地区烈度分布与构造背景分析
2011年9月18日20时40分,印度锡金邦发生M6.8地震(27.7°N,88.2°E)。受此次地震波及,我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出现了严重灾害。地震在西藏灾区造成7人死亡,136人受伤,数千群众转移安置,地震直接经济...
陈宇坤高武平姚新强吴今生冉华曹忠权
文献传递
基于地球物理场特征对张家口—蓬莱断裂带南口—宁河段构造体系的研究
2016年
张家口—蓬莱断裂是华北地区一条重要的北西向地震构造带。为了研究其断裂构造体系,在对张家口—蓬莱断裂带南口—宁河段地球物理重磁场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线性增强后的重磁水平45°、135°及总梯度模资料,获取了与断裂构造体系关系密切的主要线性构造分布。研究表明,区域上重磁场存在东高西低及具裂陷槽性质的近北西西向宽缓磁力低值异常带格局;北东向和北西(东西)向断裂互相限制,晚期以来区域构造应力有利于北东向的断裂活动,致使北西向断裂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性;北西西向断裂提供了深部孕震环境,控制了地震沿北西定向排列,而北东向断裂则是主要的发震构造。此结果为今后该段断裂活动性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王茜徐新学陈宇坤张林峰郑国磊袁航
关键词:断裂活动性
2001年昆仑山口西M_S8.1地震最大位移讨论被引量:4
2004年
最大位移是认识地震破裂机理和断层未来地震危险性的最重要参数之一。对 2 0 0 1年 11月 14日发生的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地表破裂带最大位移的调查有多种结果。通过野外调查发现 ,本次地震地表最大同震水平位移 6 4± 1 4m ,位于库赛湖东北 (93 2 2 6 6°E ,35 7779°N) ,最大垂直位移 5 2± 0 2m ,与水平位移分布基本一致。影响本次地震地表破裂带地表位移测量的因素很多 ,其中断裂带多期活动、地震地表破裂带构造形式复杂 ,以及特殊的冰川冻土区地貌位移标志是主要因素。
陈宇坤陈杰
关键词:昆仑山口西地震地震地表破裂带
我国农居抗震能力研究现状被引量:9
2017年
我国农居抗震能力薄弱,历次震害表明,农村房屋破坏、人口伤亡均较重。针对我国农居结构现状,首先分析了国外农居抗震能力研究现状,然后从抗震能力评价方法和农居震害预测等角度分析了国内农居抗震能力研究现状,最后对我国农居抗震安全工程现状进行了阐述。整体来看,我国农居地震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农居抗震能力研究虽然方法很多,但是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应该从国家层面统一规划立项。亟需进行农居的抗震能力研究。
姚新强孙柏涛陈宇坤杨绪连
关键词:农居抗震能力地震安全
海河断裂东段联合地质剖面研究
<正>海河断裂东段东起渤海海域西部,西至葛沽附近的沧东断裂,全长45 km,包括陆地和海域两个区段。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及现代的活动情况和运动学特征主要通过联合地质剖面和GPS形变观测资料的研究来确定。而反映断层活动历史的地...
王志胜陈宇坤闫成国杨菲刘芳
文献传递
天津市小洋楼民居抗震能力分析
2013年
小洋楼是天津的特色建筑,部分存在抗震薄弱环节,但国内对该类建筑的抗震能力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针对天津市劝业场街区部分特色建筑进行了抗震能力分析。通过对一栋典型民居的抗震研究表明,在遭受VII度小震时,该结构顶层中等破坏,VIII度中震时,顶层严重破坏;IX度大震时,顶层倒塌,建议尽快进行抗震加固。本文针对抗震能力研究给出了抗震加固措施的建议,研究成果可以为天津市小洋楼民居的抗震加固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任峰姚新强陈宇坤杨绪连王旭
关键词:抗震加固抗震能力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