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尔冬

作品数:21 被引量:77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消融
  • 4篇心血管
  • 4篇血管
  • 4篇起搏
  • 3篇导管
  • 3篇导管消融
  • 3篇心房
  • 3篇心房颤动
  • 3篇心血管病
  • 3篇心血管病学
  • 3篇血管病
  • 3篇血管病学
  • 3篇起搏器
  • 3篇房颤
  • 2篇电隔离
  • 2篇心电
  • 2篇心率
  • 2篇心腔
  • 2篇心腔内
  • 2篇心腔内超声

机构

  • 20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市第六医...
  • 1篇宁波市第一医...
  • 1篇上海微创电生...

作者

  • 20篇陈尔冬
  • 15篇周菁
  • 9篇蒋捷
  • 7篇盛琴慧
  • 7篇贺鹏康
  • 7篇褚松筠
  • 6篇丁燕生
  • 6篇李康
  • 5篇王禹川
  • 5篇王玉玲
  • 4篇夏驭龙
  • 4篇黄波
  • 3篇范芳芳
  • 2篇杨颖
  • 1篇周国鹏
  • 1篇刘莉
  • 1篇邱建星
  • 1篇陈夏欢
  • 1篇李建平
  • 1篇石亚君

传媒

  • 6篇中国介入心脏...
  • 3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家庭医学(上...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心血管专科临床科研数据中心的建设与思考被引量:5
2017年
中国是心血管疾病的数据大国,但是从数据质量和临床科研上讲,并非强国。为了提高心血管数据在临床质量评估和科研中的应用,心内科开始了心血管专科临床科研数据中心的尝试和建设。通过借鉴美国相关经验和对我国心血管临床质量评估以及科研需求的深入调研,建设了以心血管专科临床数据仓库以及心血管注册数据中心为核心的心血管专科临床科研数据中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并开发了自定义科研表单、多维度组合筛选、基于随访策略的心血管随访管理、基于个性化诊疗计划的心血管病人院后管理、相关性分析及不良心血管事件模式发现等应用和工具,有助于提升心血管专科的临床流程效率,临床质量评估和科研水平,同时为建立全国性的心血管疾病注册数据库打下了基础。
李昱熙周国鹏蒋捷朱琴洪涛杨颖郑博陈尔冬霍勇
贴片式心电仪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评估贴片式心电仪监测心率、心律失常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的18周岁以上住院患者(有或无心律失常)共274例,采用自身对照配对实验设计,对同一受试者同时应用贴片式心电仪和迈瑞心电监护仪采集其心电指标(包括心率、心动过缓、心房颤动等各种心律失常)并进行对比。结果:有效性评价主要评价指标中,两者心律失常诊断总符合率在全分析集中为0.995,在符合方案集中为1.000,分别对等效性界值下限(0.80)和上限(1.25)进行检验,P值均<0.001。次要评价指标中,各类型心律失常检出率基本一致,卡方检验P>0.05;心率监测方面,总误差(ATE)/最大误差限(LER)区域图中,两者测量的心率均落在ATE区域中,其中ATE区域落入率的95%单侧可信区间的下限为99.01%(>92%),LER区域落入率的95%单侧可信区间的上限为0.99%(<1%),心率监测两者基本一致。对于安全性评价,使用试验产品及对照产品在整个临床试验期间均未出现不良事件和其他安全性事件。结论:贴片式心电仪在心律失常、心率监测方面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长期自我监测及心脏病前期的筛查、诊断及长期随访。
李瑶蒋捷张海涛石亚君陈尔冬王学良张海澄
关键词:心率心律失常
高精密度标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017年
高精密度标测技术是近年来在三维电解剖标测和多电极标测技术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技术。这项技术对心房颤动、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较既往的技术更加迅捷有效,同时也为认识这些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旨在简要介绍高精密度标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陈尔冬周菁
关键词:导管消融
双心房应变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的左、右心房应变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2018年因阵发性房颤首次行导管消融术的患者,收集基本信息、病史、术前超声心动图、手术信息及术后1年房颤是否复发等信息。比较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基线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参数,采用LASSO回归筛选与术后1年复发相关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将筛选出的参数与临床资料共同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心房功能参数与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并在左心房容积正常和扩大的病例中进行亚组分析。结果240例患者纳入分析,1年内复发组80例,未复发组160例。复发组患者与未复发组比较,左心房容积指数增大[(42.88±16.83)ml/m^(2)比(38.92±11.37)ml/m^(2),P=0.047],左心房总体应变降低[21.70(11.16,31.84)比27.91(18.28,36.70),P=0.008],右心房总体应变降低[26.93(17.32,40.31)比34.20(22.65,50.45),P=0.020]。用LASSO回归筛选出左心房和右心房总体应变两个参数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左心房总体应变是术后1年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 0.97,95%CI 0.95~1.00,P=0.024),右心房总体应变对复发无影响。左心房容积指数正常和扩大的亚组中,左心房总体应变的水平不影响复发的风险,交互作用(P=0.245);在左心房容积指数≤34 ml/m^(2)的患者中,右心房总体应变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变值较高者复发率较低;而在左心房容积指数>34 ml/m^(2)的患者中,右心房总体应变不影响复发的风险,交互作用(P=0.016)。结论左心房总体应变是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术后1年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左心房容积指数正常的患者中,右心房总体应变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袁含茵袁含茵杨颖范芳芳李康王禹川陈尔冬贺鹏康刘菲菲蒋捷周菁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
损伤电流在主动电极导线植入术中的临床价值和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损伤电流(COI)对主动电极导线植入的指导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心房、心室均为主动电极导线新植入的双腔起搏器患者,记录电极旋入心肌即刻、旋入后5 min的COI,同时测试该时间点的起搏参数(COI组);选取相同条件同期植入但术中未记录COI、只测试起搏参数的患者作为常规对照(常规组)。分析COI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规律及心房、心室COI的特点,比较两组参数及长期随访的结果。结果共纳入85例患者,COI组40例,常规组45例。COI组中,主动电极导线旋入后即刻,COI即达到最高峰,图形特点明显,表现为最大幅度的PR段或ST段抬高[心房(2.81±0.57)mV,心室(10.12±2.38)mV]和最长的腔内心电图时限[心房(252±29)ms,心室(322±38)ms]并持续5 min以上;心房、心室旋入后即刻阈值显著高于旋入后5min心房(1.83±0.89)V vs(1.10±0.61)V,心室(0.91±0.37)V vs(0.59±0.23)V,P均≤0.001,COI明显但阈值高的患者延长等待时间可获得明显下降的阈值,避免反复更换电极位置。两组的近期和远期随访参数均维持在正常范围,与常规组相比,COI组长期起搏参数更趋稳定。结论主动电极导线的起搏阈值通常数分钟内稳定下降,常规起搏参数可满足多数患者术中测试的需要;显著的COI,常预示阈值会有明显的下降,在心房电极导线表现更为明显,术中选择性使用,对即刻短暂的高阈值有较好的判别和指导作用。
盛琴慧褚松筠王玉玲蒋捷李康陈尔冬金汉周菁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主动电极起搏器植入
功能性与器质性心悸、胸闷的鉴别被引量:2
2018年
心悸、胸闷这两种症状是心血管门诊的常见主诉,部分患者由功能性临床情况引起,仔细询问症状可以帮助鉴别不同病因。文章对上述两种症状的问诊、鉴别及可能病因进行了详细分析,适当的辅助检查手段可以帮助明确诊断。对功能性心悸、胸闷的患者,应以对症治疗、心理疏导为主,部分患者可能需转至精神专科就诊。
陈尔冬李建平
关键词:心悸胸闷
应用自动消融标注软件分析环肺静脉消融损伤指标的差异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了解心房颤动(房颤)环肺静脉消融术中不同部位消融损伤指标的差异,探讨心房-肺静脉电传导恢复的可能原因。方法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初次射频消融治疗,并由同一位术者完成的房颤患者。术者应用8.5 F冷盐水灌注压力感知消融导管和自动消融损伤标注软件Visi Tag模块,在CARTO 3三维标测系统辅助下完成双侧环肺静脉消融术。术中Visi Tag模块自动标记消融损伤点并记录各消融点的平均导管-组织接触力(CF)、接触力-时间积分(FTI)等参数。术后将双侧环肺静脉消融损伤线分为8个节段,双侧共16段,分析各段消融损伤指标的差异。结果共入选28例患者,平均年龄(62.9±11.2)岁,其中男性22例(78.6%),阵发性房颤19例(67.9%)。所有手术均完成环肺静脉电隔离,共记录到2175个消融点。比较各节段消融点平均CF均值、FTI均值、平均CF<10 g的消融点百分比和FTI<400 g·s消融点百分比等指标发现,左侧肺静脉前壁各消融节段(左前上、左前中、左前下)的消融损伤指标最不理想。在自动消融损伤标注条件为逐点消融时间不少于20 s和消融时导管移动范围不超过3 mm时,各节段均显示连续出现的消融损伤点,当增设参数,消融损伤一定时间的导管-组织接触力标注所需最小CF为5 g和限定时间百分比为50%时,各节段均有自动标注的消融损伤点消失,其中仍以左前上和左前中为显著,分别达到34.5%和29.0%。结论房颤环肺静脉消融时,左肺静脉前壁CF不足、稳定性不佳。这或许是影响消融后心房-肺静脉电传导恢复的原因之一。
黄波王禹川李康贺鹏康陈尔冬夏驭龙蒋捷盛琴慧周菁丁燕生
关键词:心房颤动接触力
国产心脏射频消融仪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的多中心前瞻性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评价国产射频消融仪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自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结束,在全国3家中心入选140例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配入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使用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OptimAblate?心脏射频消融仪,对照组使用强生公司生产的EP SHUTTLE心脏射频消融仪。观察导管消融即刻成功率及安全性等指标。结果在两组所有完成手术的患者中,成功率均为100%(试验组68例,对照组67例)。在安全性方面,共发生不良事件36例,其中试验组14例(14/70,20.00%),对照组22例(22/69,31.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0)。仅1例不良事件判定为“可能有关”。所有患者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相对于进口心脏射频消融仪,国产心脏射频消融仪在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区别。
贺鹏康丁燕生周菁储慧民贾绍斌陈尔冬程华胜
关键词:导管消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不要只看到随机血压
2014年
说我国的高血压病知晓率低,血压控制达标率低,许多高血压患者可能不以为然。他们说,我每次到医院看病都量血压,吃药后血压控制得挺好的呀!
陈尔冬
关键词:高血压病血压控制高血压患者知晓率
起搏器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的安全性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调查植入磁共振(MR)条件兼容起搏器的患者进行MR检查的即刻和长期安全性。方法:回顾2011—2019年在我院植入MR兼容起搏器的患者287例,随访器械相关的主要安全性终点(电量提前耗竭,导线功能异常或起搏失夺获)和临床安全性主要终点(死亡,心脏停搏>5 s,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比较MR检查前后参数变化,及与对照人群基线和长期起搏参数的改变。结果:所有患者在随访中均无临床终点事件和器械相关功能异常发生。共11例患者接受了MR检查,扫描部位为头颅(9例),腰椎(1例),颌面部(1例),中位扫描时间20(10~34) min。MR后即刻、MR后1~3个月患者起搏参数及电池电压较MR前无显著改变。进行MR与未进行MR的患者基线和慢性期起搏参数、电池电压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植入MR兼容起搏器患者严格按照流程进行MR前准备和程控,可以安全进行推荐场强和部位的MR检查。
褚松筠王玉玲蒋捷邱建星陈尔冬金汉贺鹏康盛琴慧周菁
关键词:磁共振起搏器安全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