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
- 作品数:16 被引量:100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金融摩擦与新兴经济体特征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通过建立一个具备货币替代、金融加述器和负债美元化的中型开放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利用中国宏观季度数据进行贝叶斯估计,结果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及汇率制度可由一个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形式的货币政策规则加以经验描述,货币政策的传导受到金融摩擦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特征因素的影响;并且,金融摩擦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特征会造成更为积极的货币政策干预,弱化货币政策在稳定经济方面的表现,并带来更大的福利损失。因此,应该探索一系列更为灵活的外汇政策,加快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
- 陈师郑直王颖
- 关键词:金融加速器货币替代最优货币政策
- 银行全球化、金融加速器与国际经济风险传导——基于中、美两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本文将家庭-银行-企业信贷链和金融加速器引入两国开放经济DSGE模型,在利用中、美两国数据估计模型的基础上考察跨国银行在国际经济风险传导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以外国技术冲击为代表的实际冲击和货币政策引起的名义冲击会引起国内产出波动,其变动方向与外国产出变化方向一致;外国银行净资产冲击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强度高于货币政策冲击与技术冲击,同时这种冲击具有高持续性特征。随着跨国银行的海外业务占比增加,本国经济体对外部经济冲击的吸收力度和反应强度都在加大。福利分析表明,考虑本国银行海外融合程度和汇率的货币政策对平抑通胀和利率波动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本文的研究从数量上证实了银行的国际融合是传导外部经济波动的重要渠道。因此,在当前我国处在经济结构换挡、降低金融杠杆的背景下,政策当局应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在防范内外金融风险的基础上权衡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
- 韩晓峰陈师
- 关键词:金融加速器
- 我国国际贸易的相关金融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出口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随着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我国相关金融资本的全球化流动和国际贸易一样,越来越突破国界的概念。进一步优化以银行资本为代表的国内资本规模结构,继续推动金融深化改革,加快经济金融化进程;逐步开放国内资本账户促进资本国际流动。发挥国内金融相关因素对我国国际贸易的积极推动作用,从而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 陈师王宇飞李珍
- 关键词:银行资本经济金融化
- 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分解和资源配置效率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文章使用以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为基础的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将TFP增长率分解为前沿技术进步率、资源配置效率变化率、规模报酬收益率和技术效率变化率,重点考察各区域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情况及其对TFP增长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TFP增长速度相对缓慢,各区域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在投入要素方面,资本要素配置不断优化,劳动要素存在明显的错配;在贡献度方面,虽然前沿技术进步率对TFP增长贡献最大,但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也对TFP增长贡献了很多;规模报酬收益率的持续下降对TFP的增长有很大的不利影响,而技术效率的变化对TFP的增长影响很小。
- 邓宇洋陈师
- 关键词:随机前沿模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 从资产专用性看“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缺陷以及改进思路被引量:1
- 2006年
- “公司+农户”模式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显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本文从资产专用性角度出发分析了这种模式存在的缺陷,同时讨论了“公司+农户”的衍生模式并提出改进思路。
- 陈师林燕
-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经营公司+农户资产专用性一体化
- 中国的实际经济周期与投资专有技术变迁被引量:33
- 2009年
- 本文首先确定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事实,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技术进步中存在明显的体现在设备资本中的投资专有技术进步特征。本文将投资专有技术变迁引入到一个具有内生的资本利用率的不可分劳动RBC模型,考察这种技术变迁及其冲击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通过与一个引入中性技术冲击的基本RBC模型的对比研究,本文发现,本文提出的模型能够解释76%以上的中国经济波动特征,并能较准确地解释包括就业在内的主要实际变量周期波动的特征事实,而基本RBC模型仅能解释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47%。研究结果证实了投资专有技术进步在短期上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存在着影响,同时表明引入的传播机制对于将技术冲击放大和传播到经济环境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陈师赵磊
- 关键词:实际经济周期资本利用率
- 中国货币政策规则、最优单一规则与宏观效应被引量:22
- 2015年
- 本文建立一个引入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开放经济中型DSGE模型,使用中国宏观数据进行贝叶斯估计,考察对比不同货币政策规则的经验表现、宏观效应以及对应的最优单一规则的福利绩效。研究表明:模型能拟合货币政策冲击的驼峰型反应,目标区间利率规则有最优的经验表现;在易变性和福利损失方面,利率规则优于数量规则,汇率渠道会放大货币政策的宏观效应,对实际汇率做出反应优于不做反应或对名义汇率做出反应;在利率规则下,增加政策工具变化的持续性、放松对汇率变化的干预会增进社会福利,在数量规则下,降低工具的持续性、加强汇率干预将增进福利。研究结论为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的设计提供了启示。
- 陈师郑欢郭丽丽
- 关键词: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贝叶斯估计货币政策规则
- 我国旅游行业产出弹性动态研究
- 2010年
- 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其发展起步较晚。因此,在发展进程中应加大对旅游的资本要素、劳动要素的投入,推动旅游行业中劳动、资本比率的合理化发展,充分发挥投入要素比例合理化所带来的规模效应。最终充分利用旅游消费过程中的"行,吃、住、购、娱"支出性要素所带来的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高度关联性,发挥旅游在其产业链中的核心作用,突出并加强旅游产业在未来国民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陈师郑欢
- 关键词:低碳经济资本
- 要素分配论的历史演进被引量:2
- 2005年
- 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在凸现劳动作用的同时也重视了其他生产要素的作用,因此要素价值论就能有所借鉴.本文以效用价值论为主线,讨论了要素分配论的产生与发展.
- 陈师刘洁
- 关键词:收入分配理论效用价值论要素分配论边际生产力论
- 中国经济周期特征与技术变迁--中性、偏向性抑或投资专有技术变迁被引量:21
- 2009年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技术进步中存在明显的偏向性技术变迁和投资专有技术变迁特征。本文将偏向性技术变迁和投资专有技术变迁引入到RBC模型,考察这两种技术变迁对中国经济短期波动的影响。本文的对比研究表明,引入这两种技术变迁的RBC模型能够解释85%和94%以上的中国经济波动特征,这证实了偏向性技术变迁和投资专有技术变迁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存在着明显的影响。这一结论有助于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周期波动。
- 陈师赵磊
- 关键词:技术进步实际经济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