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 作品数:15 被引量:48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东华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一般工业技术 理学 化学工程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更多>>
碳量子点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16年 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是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因其强的量子限域效应和稳定的荧光性能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吸引了化学、物理、材料和生物等各领域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相比传统半导体金属量子点,CQDs还具备优异的低毒性和生物相容性,更拓宽了其在生物领域内的研究前景。本文简要地介绍了CQDs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方向。除此之外,本文综述了CQDs突出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性能,包括CQDs的荧光性能、生物相容性和上转换效应,并对CQDs在其在生物成像上的应用进行了归纳。 史燕妮 李敏 陈师 夏少旭 吴琪琳关键词:荧光 低毒性 上转换效应 生物成像 GF/ACF电路屏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将一定尺寸的玻璃纤维片(GF-sheet)填充至矩形活性碳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ACF)电路屏空穴中,制备了GF/ACF电路屏复合材料,研究了GF-sheet尺寸对ACF电路屏复合材料电磁波反射及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均匀分布的ACF电路屏空穴中填充相应尺寸的GF-sheet能有效降低复合材料对电磁波的反射特性,增强吸波能力;GF水平排布的反射性能优于垂直排布;当在正方形ACF电路屏空穴中填充边长l=2 cm的GF-sheet时,最低反射值达到-29.8 d B,其吸波性能较未填充GF-sheet的复合材料,其-10 d B以下的最低反射衰减提高了60.4%,达到-21.5 d B,有效带宽有所拓宽;当在长方形ACF电路屏空穴中填充l=2 cm,w=1 cm的GF-sheet,反射衰减最低,最低反射衰减为-16.1 d B,有效带宽为12.1 GHz。 夏少旭 李利伟 史燕妮 陈师 吴琪琳关键词:活性碳纤维 复合材料 吸波 不同激发功率下碳纤维的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激光共聚焦拉曼技术获得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拉曼光谱,分析了碳纤维拉曼特征峰在不同的激发功率下的变化。通过Gaussian-Lorentz混合函数拟合得到了不同激发功率下碳纤维拉曼特征峰的拉曼位移、半高宽和R值。研究发现,随着激发功率的增大,碳纤维的拉曼特征峰向低波数方向移动。激发功率在3.8 mW以内,对碳纤维的拉曼位移和半高宽影响较小;激发功率不超过3.2 mW,R值基本保持不变。研究还发现,在较高的激发功率下,碳纤维表面发生了无定形态向结晶态的转变,石墨微晶尺寸有所增大,碳纤维局部表面结构遭到破坏。 陈师 邓李慧 吴琪琳 蔡则田关键词:碳纤维 拉曼光谱 多壁碳纳米管的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6 2014年 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在微尺度测量方面具备无损、无接触和空间分辨率高的优势。实验考察了拉曼激光参数对多壁碳纳米管拉曼特征光谱的影响;确定了使用785 nm拉曼激发光波长来表征多壁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能够有效避免荧光效应;选择<5%的激光功率,能够有效避免热效应。 陈师 史燕妮 夏少旭 全海宇 吴琪琳关键词:拉曼光谱 碳纳米管 激光波长 激光功率 不同活化温度下粘胶基炭纤维的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6 2016年 采用激光拉曼光谱技术研究了粘胶基炭纤维在不同活化温度(800,900,1 000℃)下所得活性炭纤维的表面微观结构,并用自制的样品旋转装置成功实现了拉曼旋转扫描。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炭纤维的石墨化程度逐渐提高,同时发现D峰和G峰的半高宽也逐渐增大,表明活化温度对表面孔洞缺陷和微晶分布均有影响,这与XRD的测试结果一致。利用拉曼光谱技术揭示了活性炭纤维表面微观结构的异质性。 程朝歌 石彦平 陈师 吴琪琳关键词:活性炭纤维 微观结构 拉曼光谱 一种基于化学切割制备碳纳米点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化学切割制备碳纳米点的方法,将废弃的碳源材料分散在浓酸混合液中,浓酸氧化相当于“化学剪刀”,将纤维状材料中的二维乱层结构切割成小尺寸荧光碳纳米点。通过改变反应时间和温度调节碳纳米点的颜色,最后通过稀释、... 吴琪琳 史燕妮 陈师 夏少旭 程朝歌文献传递 一种含活性炭吸附材料的按摩皂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活性炭吸附材料的按摩皂,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呈条形板状,所述主体(1)一端宽度较大、另一端宽度较小,且两端端部都成圆形,所述主体(1)上带有若干垂直于板面的凸起(2),所述凸起(2)呈圆柱状... 程朝歌 史燕妮 陈师 夏少旭 吴琪琳文献传递 一种生物质基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基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将生物质材料进行碳化或活化处理得到含碳量80%以上的碳化产物,浓酸混合液将碳化产物纳米量子化,获得水溶性的荧光碳量子点,通过改变反应温度调节碳量子点的荧光颜色,透析袋截留分离得到... 吴琪琳 史燕妮 夏少旭 陈师 李敏 程朝歌文献传递 微拉曼光谱研究碳纤维/微滴和聚乙烯纤维/微滴的微观力学行为 被引量:5 2015年 使用微滴拉伸试验研究碳纤维、聚乙烯纤维/基体界面的微观力学性能,着重分析树脂微滴端部角大小分别对两种纤维/树脂微滴的界面微观力学行为的影响。发现在不同端部角下,两种纤维/树脂微滴界面的应力分布和应力传递不同。碳纤维/树脂微滴中的残余应力分布呈"W"型、外载拉伸应力分布呈"M"型,界面应力传递效率达到70%;而聚乙烯纤维/树脂微滴中的残余应力分布呈"M"型,外载拉伸应力分布呈"W"型,界面应力传递效率只有13%。根据力学模型得到的相应的剪应力分布都呈反对称分布,在纤维嵌入端存在剪应力集中,且碳纤维所受的剪应力远大于聚乙烯纤维。 邓李慧 陈淙洁 陈师 夏少旭 史燕妮 吴琪琳关键词:界面应力 碳纤维 聚乙烯纤维 PAN原丝在预氧化及碳化石墨化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利用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聚丙烯腈原丝在预氧化以及碳化石墨化阶段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分析了纤维的石墨结构有序性、晶态结构在不同处理阶段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40℃开始出现明显的拉曼特征峰;在碳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碳基平面,G峰峰强不断增强,有序性提高;石墨化过程中,D、G峰的半高宽(FWHM)和R值迅速减小,并出现G′峰,有序性进一步提高。在碳化石墨化阶段,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产生乱层石墨结构,晶面间距d002减小,微晶尺寸La、Lc增加,C—C原子键距不断增大并接近SP2杂化碳原子间距。 陈师 石彦平 吴琪琳关键词:PAN原丝 预氧化 碳化 石墨化 微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