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宁
-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162例患者,分析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经临床对症治疗后,168例患者全部治愈。随访1~12个月,预后良好,均无后遗症。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3 d。结论: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应该结合多方的因素给予综合分析治疗。
- 李柏廖素雯赵健陈志宁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
-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11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黄波叶晓明李柏陈志宁
- 关键词:小儿
- 痰热清与更昔洛韦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比较痰热清与更昔洛韦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24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3组,痰热清组82例,更昔洛韦组70例,对照组94例(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2个实验组在常规抗生素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痰热清和更昔洛韦静滴,比较3组患儿的发热、咳嗽、肺部体征消失时间。结果痰热清组疗效较好,更昔洛韦组次之,对照组较差;2个实验组患儿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痰热清组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比更昔洛韦组更短。结论在常规抗生素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痰热清、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迅速缓解症状、缩短疗程;且痰热清的治疗效果最佳。
- 李柏陈志宁赵健廖必才
-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痰热清更昔洛韦疗效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5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和50例普通肺炎患儿,分为支原体感染组(MPP组)和非支原体感染组(nMPP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3组儿童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其差异。同时根据症状轻重对支原体感染组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MPP组和nMPP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PP组IgM、IgG水平均高于nMPP组;重症组IgA、IgM、IgG水平均高于轻症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体液免疫紊乱在MPP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检测为MPP的诊断和发病程度的判断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 李柏邹智勤廖素雯陈志宁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清免疫球蛋白体液免疫
- 儿童麻疹28例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
- 2007年
- 黄瑞红陈志宁
- 关键词:麻疹病毒感染流行病学分析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散发病例
- 营养不良并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59例治疗体会
- 1998年
- 陈志宁
- 关键词: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儿童
- 新鲜芦荟汁外涂治疗小儿输液外渗的临床护理研究被引量:13
- 2005年
- 目的探讨新鲜芦荟汁外涂与传统50%硫酸镁湿敷小儿输液外渗的各自优、缺点,为临床处理输液外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进行57例新鲜芦荟汁外涂(观察组)和49例50%硫酸镁湿敷(对照组)小儿输液外渗,并对其临床资料统计、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显效时间比较,P<0.01;两组显效率比较,P<0.05,不良反应比较,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新鲜芦荟汁外涂与硫酸镁湿敷小儿输液外渗的效果比较,具有明显的、多方面的优势,新鲜芦荟汁外涂处理小儿输液外渗是值得推广使用的护理新技术。
- 姚玉娟李柏马小花陈志宁陆秀萍谢开屏梁庆许梅新
- 关键词:输液外渗芦荟护理
- 血浆NT-proBNP水平在急诊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呼吸困难是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主要症状之一,也是某些肺部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寻找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对其作出正确的鉴别诊断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主要由心室肌合成分泌,同时在心功能不完整时其水平会有所变化,可以为鉴别心脏功能是否完整提供依据,同时为鉴别区分上述两种呼吸困难致病原因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李柏陈志宁廖素雯梁庆
- 关键词:急性呼吸困难病因鉴别
- 脓毒症患儿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CRP、内毒素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儿血清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CRP及内毒素(ETX)水平变化,分析其与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将73例脓毒症患儿按疾病转归分为存活组54例和死亡组19例,并选择同期40例无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所有受试儿童血清CHE、Alb、CRP及ETX水平,进行血培养,比较三组检测结果。结果存活组及死亡组CHE及Alb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但死亡组CHE及Alb降低更为显著(P均<0.05)。存活组及死亡组CRP及ETX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而死亡组CRP及ETX升高更明显(P均<0.05)。死亡组与存活组血培养阳性率分别为42.11%(8/19)、18.52%(10/54),两组比较,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率分别为94.74%(18/19)、68.52%(37/54),两组比较,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严重脓毒症发生率分别为100%、25.93%,两组比较,P<0.01;脓毒性休克发生率分别为94.74%、48.15%,两组比较,P<0.0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分别为94.74%、50%,两组比较,P<0.05。死亡组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和MODS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均<0.05)。结论血清CHE、Alb、CRP及ETX水平检测对脓毒症患儿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
- 李柏陈志宁黄波廖素雯李翀
- 关键词:脓毒症胆碱酯酶白蛋白C-反应蛋白内毒素
- 过敏性紫癜72例临床分析
- 2007年
-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手段,提高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72例HSP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出现皮肤紫癜,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者11例(占15.28%),以关节症状为首发者2例(占2.78%),出现肾脏损害25例(占34.72%)。经综合治疗,68例治愈,4例好转,无一例死亡。结论以消化道、关节症状为首发者易误诊。肾脏受累的程度决定患儿的病程及预后。应重视紫癜性肾炎的治疗。
- 黄波叶小明李柏陈志宁
-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