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忠元

作品数:32 被引量:247H指数:12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生物学
  • 10篇天文地球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叶绿素A
  • 6篇水域
  • 6篇细菌
  • 6篇降解
  • 5篇植物
  • 5篇石油烃
  • 5篇锰结核
  • 5篇近海
  • 5篇丰度
  • 5篇浮游植物
  • 4篇异养细菌
  • 4篇色谱
  • 4篇生态分布
  • 4篇气相
  • 4篇气相色谱
  • 4篇微生物
  • 4篇相色谱
  • 4篇锰细菌
  • 4篇近海域
  • 4篇海域

机构

  • 31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国家海洋局
  • 2篇杭州科技职业...
  • 1篇杭州广播电视...

作者

  • 32篇陈忠元
  • 20篇史君贤
  • 13篇刘子琳
  • 12篇胡锡钢
  • 6篇张涛
  • 4篇叶新荣
  • 4篇宁修仁
  • 3篇刘艳岚
  • 3篇潘建明
  • 3篇张海生
  • 3篇陈建芳
  • 3篇朱根海
  • 3篇杨季芳
  • 2篇刘小涯
  • 2篇丁涛
  • 2篇周蓓锋
  • 1篇吴雄飞
  • 1篇刘镇盛
  • 1篇张涛
  • 1篇张宏

传媒

  • 12篇东海海洋
  • 3篇海洋与湖沼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海洋学报
  • 2篇海洋学研究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极地研究
  • 1篇南极研究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及邻近海...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 4篇1991
  • 3篇198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91/1992年夏季南极普里兹湾邻近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的聚类分析被引量:13
1995年
本文报道了1991/1992年南极夏季在普里兹湾邻近海域浮游植物调查的研究结果。经鉴定共有浮游植物3门26属78种;其平均细胞丰度为120±174×105个/m3,密集区分布在62°S、78°~103°E,这一海域其细胞丰度在110×105~864×105个/m3之间。根据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细胞丰度百分比的聚类分析,测区浮游植物群落中可划分为四个聚合类群:菱形藻(Nitzschia)与赖氏针杆藻(Synedrareinboldi)、长环毛藻(Corethroncriophilum)与翼根管藻(Rhizosoleniaala-ta)和翼根管藻与赖氏针杆藻占优势的聚合类群及由海冰习性的菱形藻与近岸性角刺藻(Chaetoceros)占优势组成的中山站近岸单一生态类群。
朱根海宁修仁陈忠元刘子琳
关键词:聚类分析浮游植物藻类
北冰洋沉积物和海水叶绿素α浓度分布的区域性特征被引量:7
2008年
2003年夏季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北冰洋楚科奇海陆架、楚科奇海台、陆坡流区、门捷列夫海岭和加拿大海盆等不同区域进行了200m以浅海水和部分观察站沉积物表层叶绿素a浓度的现场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水体叶绿素α浓度变化范围为0.002~39.008μg/dm3。表层浓度分布范围为0.037~4.644μg/dm3,平均值为0.612μg/dm3;高叶绿素α浓度出现在水深20~30m的次表层水。叶绿素α浓度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水柱平均浓度的次序为楚科奇海陆架区>陆坡流区>楚科奇海台区>加拿大海盆区>门捷列夫海岭区。表层沉积物叶绿素α浓度从未能检出~3.978μg/g(湿重),平均浓度为0.954μg/g(湿重),表现为沉积物表层的浓度高于下层,陆架和陆坡流区的浓度高于海岭区以及海台和海盆区的分布特征。
刘子琳陈建芳刘艳岚张宏陈忠元张海生
黑潮源区及其邻近海域叶绿素a浓度的季节分布被引量:12
2006年
2001年冬季、2002年春季和秋季在琉球群岛、台湾岛和吕宋岛以东的西北太平洋黑潮源区及其邻近海域观测叶绿素a浓度季节分布及其粒级结构。结果表明,冬季表层平均叶绿素a浓度高于春季和秋季,台湾岛及以北岛链东南部的北部测区叶绿素a浓度高于巴士海峡及吕宋岛以东的南部海区。叶绿素a垂直分布呈真光层内随垂直深度增加而浓度增大,真光层下至水深200m随垂直深度增加而浓度降低的分布趋势。春季和秋季叶绿素a浓度粒级结构表明,微微型光合浮游生物(Pico级份)对总叶绿素a的贡献占优势,微型(Nano级份)次之,小型(Micro级49)所占比例最小。表层水光合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在(1.3~13.5)×10^3cells/dm^3,以小粒径的硅藻占优势。呈现出微微型光合浮游生物在观测海区的重要性.
刘子琳陈忠元周蓓锋张涛丁涛
关键词:叶绿素A浮游植物
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细菌和三磷酸腺苷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9
1992年
于1986年1月和7月在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进行了细菌的落射荧光直接计数和三磷酸腺苷(ATP)浓度的测定,同时取分样进行了微生物呼吸作用耗氧速率和叶绿素浓度的测定。结果表明,细菌数量和ATP浓度夏季较冬季高,总的分布趋势是,高值区出现在内河段和长江口,向外海逐渐降低;细菌数同悬浮体浓度、硝酸盐浓度和耗氧速率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冬季,在整个海域细菌是ATP的主要贡献者和溶解氧的主要消耗者;夏季,沿冲淡水方向ATP出现两个峰值,第一峰值出现在长江口的最大浊度带,由细菌所贡献;第二个出现在盐度25—30的区域,由浮游植物所贡献。呼吸作用耗氧速率也呈现了与ATP相似的分布特征。
史君贤陈忠元宁修仁C.CourtiesM.N.Hermin
关键词:细菌三磷酸腺苷微生物河口生态
白令海光合浮游生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被引量:14
2006年
2003年7~9月中国第2次北极科学考察在北太平洋和白令海的BR断面和白令海峡南口门的BS断面的初夏和夏末两航段进行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的现场观测.结果表明,BR断面表层叶绿素-a浓度为0.199~1.170μg/dm^3,平均值为(0.723±0.283)μg/dm63;水深10~30m次表层的叶绿素-a浓度明显高于真光层下的深层水.水柱平均叶绿素-a浓度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白令陆架区>白令陆坡区>阿留申海盆区>北太平洋西部海域.BS断面叶绿素-a浓度高于BR断面,夏末的平均浓度((5.311±5.656)μg/dm^3)是初夏浓度((1.605±1.194)μg/dm^3)的3.3倍,是BR断面平均浓度的7.5倍.观测站真光层内初级生产力在0.471~19.046mgC/(m^3·h),陆架海域的初级生产力明显高于陆坡和海盆区,BS断面的平均初级生产力比BR断面高约12倍.观测站光合作用同化数在0.45~2.80mgC/(mgChla·h).
刘子琳陈建芳陈忠元张涛张海生
关键词:初级生产力白令海
南海中、东部海区发光细菌的生态分布与种类组成被引量:2
2009年
初步研究了南海中、东部海区海洋发光细菌的生态分布与种类组成。对28个测站的表层水样和部分测站的水柱垂直分层(50、100、150和200m)水样进行了发光细菌培养、计数、分离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水体中发光细菌检出率达76.929/6,检出率自表层向底层逐渐升高;观测海区表层海水中发光细菌的平均菌量为(8.60±15.57)CFU/dm^3,深层海水的菌量较高,至150m水层平均菌量达最高值,为(49.47±75.40)CFU/dm^3,细菌丰度变幅为3~307CFU/dm^3,平均菌量的最高值和较大的变幅范围都出现在150m水层;在200rn以浅水体中,发光细菌垂直分布趋势基本与深度的增加以及水温的降低相关联,高值大多出现在100~150m水层;观测海区发光细菌主要由哈维氏发光细菌Lucibacterium harveyi、曼达帕姆发光细菌Photobacterium madapamensis、明亮发光细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和费氏发光细菌Vibrio fischeri组成,分别占鉴定种群的42%、33%、19%和6%
陈忠元刘子琳张涛刘艳岚
关键词:发光细菌生态分布
秦山核电站邻近水域石油降解细菌的生态学研究被引量:5
1991年
本文分析了1989年4月(春),7月(夏),10月(秋)和1990年1月(冬)秦山邻近水域表层水中石油降解细菌的丰度和分布规律,同时比较了温度、含油量、营养盐、溶解氧、盐度等环境因素对其数量变动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测区表层水中石油降解菌数量最高值达1.1×10~5个/dm^3,最低值为400个/dm^3,季节变化波动于97~4.9×10~4个/dm^3之间,菌量变化与水温,含油量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趋势,认为测区高营养盐、高溶解氧状况可能不成为石油降解细菌生长繁殖的限制因子,并指出测区低丰度的石油降解菌数量与该海区低水平的油污是一致的。
陈忠元史君贤胡锡钢王小英
关键词:核电站水域石油细菌
秦山核电站邻近水域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的分布被引量:6
1991年
本文对秦山核电站邻近水域表层海水中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的分布作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初步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的分布范围为0~3500个/dm^3,并在一年四季中都能检出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其分布趋势为沿岸高于外侧,退潮大于涨潮,南部多于北部。细菌的数量随水温、盐度、潮汐等环境因子的变化而变化。
胡锡钢史君贤陈忠元王小英
关键词:核电站水域大肠菌群
秦山核电站邻近水域异养细菌的的丰度及分布特征被引量:4
1991年
本文描述了1989年4月~1990年4月在秦山核电站邻近海域异养细菌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水样中细菌量较高,年平均为10~5个/dm^3,而沉积样中菌数较低,仅为10~2~10~3个/g。菌群组成均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优势菌为芽孢杆菌Bacillus,它们对碳水化合物和硝酸盐有较高的分解能力。
史君贤胡锡钢陈忠元王小英
关键词:核电站水域细菌同位素比
海洋微生物对石油烃降解的研究 Ⅰ.浙江省海岛海域石油烃降解细菌的生态分布被引量:10
1997年
本文报导了浙江省海岛海域中石油烃降解细菌的丰度分布及其种群组成。在整个浙江海域所布设的102个站位中,96%的站位可以分离到石油烃降解细菌,其数量分布范围在3.0×102~1.1×105个/dm3;低值出现在南麂列岛附近海域;在杭州湾南部水域所布设的26个站位中100%的站位可以分离到石油烃降解细菌,其数量分布范围在40×102~1.2×105个/dm3;石油烃降解细菌与异养细菌比值的高低与该海区受油类物质污染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本海区所分离到的石油烃降解菌的优势菌为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和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史君贤陈忠元胡锡钢
关键词:海洋生物降解细菌海水污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