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亮
- 作品数:24 被引量:93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延续护理在减重术后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减重术后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一科实施减重代谢手术的5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5)与试验组(n=2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延续护理理念指导患者出院后进行居家自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出院后1年的焦虑自评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HAMD)、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HAMA、HAM、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延续护理方法指导减重术后患者居家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巩固健康行为,提升术后生活质量。
- 朱小华徐雯殷俊翔林伟青陈晓亮
- 关键词:延续护理减重手术术后居家护理抑郁
- 直肠内超声在直肠癌术前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直肠内超声各期直肠癌声像图特点及在直肠癌术前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经直肠内超声检查87例直肠癌。检查中主要观察直肠癌肿块的形态、大小、回声、方位、血流情况,浸润直肠周径、深度及邻近组织和脏器有无受累,所有病例均行电子肠镜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直肠癌呈低回声肿块,边界不清,无包膜,可伴有微钙化,肿块内部动脉血流丰富。肿块突破黏膜及黏膜下层未侵犯肌层,与手术病理符合率69.57%(16/23),侵犯肌层未突破肠壁与手术病理符合率88.19%,突破肠壁后向肠外浸润与手术病理符合率68.97%(20/29),部分病例合并肠周围淋巴结转移与手术病理符合率16.43%(13/28)。结论直肠内超声可显示直肠壁结构层次,对直肠癌浸润深度检测及术前直肠癌分期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 赖全图江涛陈晓亮
- 关键词:直肠肿瘤超声检查
- 30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疗效观察
- 2009年
-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为本院2006年7月-2008年2月收治的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7-78岁,中位年龄64岁。均有典型的梗阻症状,腹部立位平片示肠管扩张、液气平面。病变部位:乙状结肠19例、脾曲7例、降结肠4例。Dukes分期:B期5例,C1期14例,C2期8例,D期3例。病理类型:腺癌26例,黏液腺癌3例,未分化癌1例。30例中合并单纯高血压病8例、单纯糖尿病4例,同时合并高血压病和糖尿病3例。
- 屈淑平曹虹陈晓亮孙亭立陈绪林
- 关键词:结肠癌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疗效评估
- 中国胆囊癌流行病学特征与诊治及预后分析(附6 159例报告)被引量:18
- 2022年
- 目的探讨2010—2017年中国胆囊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治疗与预后情况。方法采用单病种回顾性登记队列研究方法。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理念,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胆囊癌研究小组(CRGGC)建立的中国胆囊癌多中心回顾性临床资料数据库中42家医院收治的6159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指标:(1)病例来源情况。(2)年龄与性别分布情况。(3)诊断情况。(4)外科治疗与预后情况。(5)综合治疗与预后情况。随访数据由CRGGC对各协作中心的临床随访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主要结局指标为手术治疗患者手术之日或未手术患者确诊之日起,至结局事件发生或随访截至时间的总体生存时间。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或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强迫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将P<0.1的因素引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逐步后退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病例来源情况:42家医院中,三级甲等医院35家,三级乙等医院7家;胆囊癌收治高流量医院16家,非高流量医院26家。42家医院地域分布:中部地区9家,东北地区5家,东部地区22家,西部地区6家。6159例患者地域分布:2154例(34.973%)来自中部地区,705例(11.447%)来自东北地区,1969例(31.969%)来自东部地区,1331例(21.611%)来自西部地区。6159例患者总体院均诊断与治疗数为(18.3±4.5)例/年;其中4974例(80.760%)来源于高流量医院,院均诊断与治疗患者数为(38.8±8.9)例/年;1185例(19.240%)来源于非高流量医院,院均诊断与治疗患者数为(5.7±1.9)例/年。(2)年龄与性别分布情况:6159例患者确诊年龄为64(56,71)岁;其中男性2247例(36.483
- 孙旭恒王一钧张薇耿亚军李永盛任泰李茂岚王许安吴向嵩吴文广陈炜陈涛何敏王辉杨林华邹路蒲鹏杨明杰刘照南陶雯琦冯佳毅贾子衡郑志元钟丽静钱源滢董平王雪峰顾钧刘连新钱叶本顾剑峰柳咏崔云甫孙备李兵邵成浩姜小清马强郑进方刘昌军曹宏陈晓亮李其云王琳王昆华张磊郑林辉朱春富蔡鸿宇曹景玉朱海宏刘军党学义刘建生张学利徐军明费哲为杨晓平杨佳华张再洋王旭林
- 关键词:胆道肿瘤术前诊断外科治疗流行病学预后
- CA19-9升高的胆囊结石伴胆囊炎二例被引量:3
- 2020年
- 例1患者女,65岁,因"反复腹痛1年余,再次发作3 d"入院,既往有胆囊结石病史1年。查体:右上腹压痛阳性。辅助检查:肝功能:总胆红素24.9μmol/L,直接胆红素5.9μmol/L,间接胆红素19.0μmol/L,肿瘤标志物:CA19-9>1000.0 U/ml。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部超声:胆囊大小正常,囊壁毛糙增厚,胆囊内探及强回声团,大小约0.9 cm×0.5 cm,考虑胆囊结石并胆囊炎。胃肠镜未见明显异常。诊断: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胆囊癌不排外,于入院后第2天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操作过程中胆囊壁无破裂、胆汁无外溢,切除的胆囊完整放入标本袋中经戳卡孔拿出。术中病理:慢性胆囊炎。术后第2天复查CA19-9:111.3 U/ml,血常规及肝功能正常。术后第3天出院,术后1个月返院复查CA19-9:25.0 U/ml。
- 龚帅昌周梦娜陈晓亮
- 关键词:直接胆红素胆囊壁反复腹痛
- 30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疗效评估
- 目的:目前,对于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术式选择仍存在争议,本文旨在通过对30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的疗效观察,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左半结肠...
- 曹虹陈晓亮孙亭立陈绪林
- 关键词:结肠癌急性肠梗阻切除吻合术疗效评估
- 抑制激肽释放酶10基因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及顺铂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通过小干扰RNA(siRNA)抑制激肽释放酶10(KLK10)基因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观察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及顺铂(DDP)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KLK10 mRNA在正常结肠细胞株NCM460和结肠癌细胞株HRT-S1、HCT116中的表达水平;利用Lipofectamine? RNAi MAX转染试剂将KLK10特异性siRNA转染进入结肠癌细胞株HRT-S1、HCT116;采用噻唑蓝(MTT)、流式细胞术(FCM)法检测siRNA干扰KLK10基因对HRT-S1、HCT1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变化。结果KLK10mRNA在结肠癌细胞株HRT-S1和HCT116中表达较正常结肠细胞明显升高(P=0.001);siRNA干扰KLK10基因后,KLK10 mRNA表达水平在结肠癌细胞株HRT-S1和HCT116中明显降低(P=0.002)。siRNA干扰KLK10基因后,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在HCT116细胞株中明显降低(P=0.027),但在HRT-S1细胞株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1);siRNA干扰KLK10基因后,bcl-2蛋白表达水平在HCT116和HRT-S1细胞株中均明显降低(P=0.038、0.016)。siRNA抑制KLK10基因后,在HRT-S1和HCT116细胞株中,DDP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降低(P=0.032和0.022),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被抑制;DDP+siRNA-KLK10组中HCT116和HRT-S1细胞凋亡率较DDP+si-scramble组明显升高(P=0.028、0.036)。结论抑制KLK10基因可以显著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增强肿瘤细胞对DDP的敏感性;抑制KLK10基因可能通过抑制Cyclin D1和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 饶雪峰陈东平万平陈晓亮朱晓亮曹虹
- 关键词:结肠癌基因
- CXC195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和激活内质网应激调控人肝癌细胞增殖及凋亡
- 目的:研究CXC195在体外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抑制细胞增殖。探讨PI3K-AKT-mTOR信号通路和内质网应激共同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为CXC195治疗肝癌提供帮助。 材料和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株作为...
- 陈晓亮
- 关键词:肝癌信号通路内质网应激细胞增殖蛋白表达
-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系膜全切除术对患者术后排尿和性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研究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系膜全切除术后患者的排尿和性功能。方法 将 63例DukesA、B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2 9例 )和研究组 (3 4例 )。对照组行Miles手术 (13例 ) ,Dixon手术 (16例 ) ;研究组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系膜全切除术 ,保留肛门 2 5例 ,未保留肛门 9例。观察比较 2组患者术后自主排尿的情况 ,膀胱残余尿量及性功能。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轻、中、重度排尿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 11.8%、5 .9%和 0 ,明显低于对照组 (2 4.1%、2 0 .7%和 3 .5 % )。研究组中 17例男性患者术后 2例 (11.8% )阴茎不能勃起 ,4例 (2 3 .5 % )不能完成性交及射精 ;17例女性患者术后 1例 (5 .9% )性交时阴道湿润性差 ;7例男、女患者 (2 0 .6% )术后不能体会性高潮。对照组中 15例男性患者术后 11例 (73 .3 % )阴茎不能勃起 ,13例 (86.7% )不能完成性交及射精 ;14例女性患者术后 6例 (4 2 .9% )阴道湿润性差 ;2 5例男、女患者 (86.2 % )术后不能体会性高潮。研究组男、女患者术后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系膜全切除术能较好保留直肠癌患者术后的排尿和性功能。
- 陈晓亮曹虹熊乐平
- 关键词:直肠肿瘤直肠系膜全切除术排尿障碍
- 肝动脉门静脉瘘一例被引量:2
- 2008年
- 屈淑平曹虹陈晓亮
- 关键词:肝动脉门静脉瘘肝动脉栓塞术动脉DSA对症处理呕血黑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