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鹏程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篇牙周
  • 3篇牙周炎
  • 3篇咬合
  • 3篇咬合创伤
  • 3篇创伤
  • 2篇单胞菌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牙周基础治疗
  • 2篇牙龈
  • 2篇牙龈卟啉单胞...
  • 2篇卟啉单胞菌
  • 2篇患牙
  • 1篇蛋白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钙化
  • 1篇血管平滑肌
  • 1篇血管平滑肌细...
  • 1篇血压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王鹏程
  • 3篇曾红燕
  • 3篇薛栋
  • 2篇唐路
  • 1篇林松杉
  • 1篇李文婷
  • 1篇赵颖
  • 1篇杨瑞华
  • 1篇王峰
  • 1篇张明烨
  • 1篇董岩
  • 1篇陆夏
  • 1篇丁茜

传媒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口腔颌面修复...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fimA基因型的分布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不同fimA基因型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分布。方法选取需要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47例,收集术中分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患者龈下菌斑,用16S rRNA PCR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不同fimA基因型的分布。结果在47例患者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在龈下菌斑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2.3%和46.8%,在同一患者同时检出率为40.4%。Type Ⅱ fimA在龈下菌斑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76.4%和81.8%;其次为Type Ⅳ fimA,检出率分别为50%和40.9%;这两种基因型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Type Ⅴ fimA基因型在龈下菌斑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均未检出。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及其不同fimA基因型同时在龈下菌斑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被检出,Type Ⅱ和Ⅳ 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作为主要的定植菌,可能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唐路薛栋白雨豪王鹏程陆夏周维曾红燕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基因型牙周炎
牙龈卟啉单胞菌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ingivalis)对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钙化的影响。方法:选取C57BL/6小鼠,取主动脉体外培养VSMC,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用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特异性抗体对VSMC鉴定。热灭活P.gingivalis以不同的感染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干预VSMC,分别在12、24、48、72h检查VSMC的细胞活性,在21天时检测VSMC钙化表现及钙含量。并且将P.gingivalis与小鼠主动脉共培养,观察P.gingivalis对小鼠主动脉的钙化作用。结果:特异性抗体α-SMA在细胞中荧光染色阳性,证明体外培养为VSMC。P.gingivalis(MOI:10,100)刺激VSMC在24和48h,细胞活性明显增强,在72h,所有感染倍数下(MOI:1,10,100)细胞活性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强(P<0.05)。培养至21d时,P.gingivalis诱导VSMC出现明显钙化,钙含量与MOI成正相关(P<0.05)。P.gingivalis与小鼠主动脉培养14d,见主动脉壁出现明显钙化沉积。结论:P.gingivalis可诱导VSMC细胞活性增强及钙化,并且可直接引起主动脉壁钙化沉积。
唐路薛栋白雨豪王鹏程周维李文婷董岩曾红燕赵颖
关键词:血管钙化牙龈卟啉单胞菌血管平滑肌细胞牙周炎动脉粥样硬化
不同方式的□治疗对伴有继发性咬合创伤患牙临床及咬合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单纯调□与暂时性牙周夹板对伴有继发性咬合创伤的牙周炎患牙牙周临床指标及咬合指标变化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18例伴有继发性咬合创伤的慢性牙周炎患者按照咬合时间测定值大小分层区组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9...
王鹏程
笑气在高血压患者牙周基础治疗中的应用
目前笑气已经广泛用于口腔治疗的各个领域。从牙拔除术到根管治疗术、儿童口腔治疗,它对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减轻治疗时的疼痛,有着非常确切,安全的疗效。本研究报告了一例笑气应用在高血压患者牙周基础治疗中的病例。对该患者的预后进行...
王鹏程
文献传递
不同牙合治疗对伴有咬合创伤的慢性牙周炎患牙转归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牙合治疗方式:单纯调牙合治疗与暂时性牙周夹板治疗,对伴有咬合创伤的牙周炎患牙,牙周临床指标及咬合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8例伴有咬合创伤的慢性牙周炎患者按照咬合时间测定值大小分层区组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9例;0d时(基线),两组实施全口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治疗;第28d,A组咬合创伤牙位实施调牙合治疗,B组咬合创伤牙位实施暂时性牙周夹板治疗;第56d,B组拆除暂时性牙周夹板。调牙合在T-ScanⅢ型咬合分析系统指导下完成。在0、28、56 d、84d检查A、B两组全口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出血指数、咬合创伤牙位咬合时问及咬合受力百分比。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基线时A、B两组间牙周临床指标及咬合指标差异、各组内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标与咬合指标变化、两组在84d牙周临床指标与咬合指标变化值的差异进行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为双侧d=0.05。结果:龈下刮治+根面平整后咬合创伤牙位牙周临床指标及咬合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B组行暂时性牙周夹板治疗后后纳入牙位出血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牙周临床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84d时,A、B两组牙周临床指标较基线的改变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咬合时间、咬合受力百分比相比基线的改变值A组显著大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合并咬合创伤的下前牙,龈下刮治+根面平整可改善其咬合时间及受力百分比;
王鹏程薛栋丁茜曾红燕
关键词:牙周炎咬合创伤
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继发性咬合创伤牙位龈沟液中IL-1β、RANKL-OPG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评价不同程序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继发性咬合创伤牙位龈沟液(GC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蛋白(OPG)系统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在海军总医院口腔科就诊的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继发性咬合创伤患者21例纳入研究,分层区组随机分为A、B两组。研究结束时18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A组9例,咬合创伤牙位共计18颗,包括9颗前牙及9颗前磨牙;B组9例,咬合创伤牙位共计18颗,包括7颗前牙及11颗前磨牙。基线时,A组先实施全口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SRP)治疗,B组实施咬合创伤牙位咬合调整治疗;第28天,A组接受咬合创伤牙位咬合调整治疗,B组接受全口SRP治疗。其中,咬合调整治疗在T-ScanⅢ型咬合分析系统指导下完成。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基线、第28天和第56天咬合创伤牙位GCF中IL-1β、RANKL、OPG水平。两组组内SRP治疗前后、咬合调整前后咬合创伤牙位GCF中IL-1β、RANKL、OPG水平变化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咬合创伤牙位GCF中IL-1β水平在第28、56天时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结果 SRP治疗后两组咬合创伤牙位GCF中IL-1β水平降低,RANKL/OPG比值升高,与SRP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咬合调整治疗后两组咬合创伤牙位GCF中IL-1β水平、RANKL/OPG比值降低,与咬合调整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咬合调整治疗可降低慢性牙周炎伴继发性咬合创伤牙位GCF中IL-1β水平及RANKL/OPG比值,提示咬合调整治疗可能有助于抑制牙周骨组织破坏。
张明烨王峰杨瑞华王鹏程林松杉
关键词:牙周基础治疗咬合创伤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